陳素芳
中圖分類號:F325.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2-112-01
摘 要 本文主要以精益生產為基礎,以精益管理為牽引,從SQCDP(安全、質量、成本、交付、人員)的成本指標改善入手,對金屬生產加工企業的管理方法進行闡述,通過精細化管理達到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增加,從而提高企業經濟運行質量。
關鍵詞 成本 交付 效率
近幾年,隨著成本工程不斷走向深層次、細末節、規范化,采取行之有效的做法解決實際問題,積極找尋降本增效的著力點已成為科研生產企業必須關注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熔鑄中心承擔著軍民品高溫合等金屬制品的生產任務,2019年為深入推進中國航發運營管理系統(AECC OPERATION SYSTEM,簡稱AEOS)體系建設,推動S(安全)、Q(質量)、C(成本)、D(交付)、P(人員)五大績效目標的達成,中心對生產與管理的實際業務按計劃——生產——交付的產品全流程進行了梳理,設立能反映中心生產績效的具體指標,并將其運行狀態凸現在SQCDP可視化板上和電子文檔管理系統中,從而對生產現場的運行狀態實現了可視化的反饋、預警和響應。本文通過查找問題和分析原因,具體在C指標的改善方面,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SQCDP管理之C指標在生產企業的實踐應用
(一)SQCDP管理內容
S(安全):主要用來監控某一層級管理系統下的安全生產狀況、標識已經識別的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安全事故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記錄、分析、措施制定、跟蹤解決,以確保生產現場和公司的安全狀況始終處于受控狀態。Q(質量):主要跟蹤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狀況,并通過對比公司給定并分解到工段、架份等方面的質量目標進行監控。同時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記錄、分析、措施制定、跟蹤解決,以確保產品質量處于良好運行狀態,并經過記錄的信息進行分析匯總,為下一階段的質量改進措施提供數據支持。C(成本):主要對生產過程中不必要的支出或者可能構成不必要支出的活動進行跟蹤監控,信息收集匯總上報給質量管理部門進行原因分析和糾正措施的制定,避免下次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D(交付):對生產過程中影響各單位生產進度的問題進行監控、記錄、分析、措施制定、跟蹤解決,避免因生產過程中某些節點的耽誤造成對整個生產節奏的沖擊,確保生產過程處于平穩順暢。P(人員):包括團隊例會考核、操作員工技能培訓、最低人力資源需求信息、人員出勤、技能狀況等信息。
(二)加強信息化管理,推進業務可視化
以計劃管理為抓手,梳理不同視角關注的信息要素,將其列入生產計劃表中的監控項目, 能夠及時向上下游反饋實施情況,實現相關數據和報表的有效銜接。如把生產計劃表中的“產品的最晚送檢時間”列為生產帶班人員的考核點,推動生產任務的及時完成。同時,為減少計劃管理人員的文字輸入量,對檢查項規定了數據有效性,簡化了操作流程。全中心生產用原材料約100余種,為了保障生產供應,中心需要精確掌握各種原材料的庫存狀況。為此,中心在對每種原材料進行月度盤點和庫存預警的基礎上,每周對原材料的采購情況進行跟蹤,建立動態跟蹤表。每種物料的在購狀態通過數據有效地進行了區分,讓生產人員對生產用料的情況了如指掌。改善成品帳可視化,提高在制品盤存效率。中心生產為多品種小批量,產品規格達150多種,2018年之前每月一次盤點登帳需要保管員花兩天并加班加點才能完成。2019年,中心對成品帳進行了重新設計,新增產品“檢驗狀態”列、“成品屬性”列。其中“檢驗狀態”區分了“待投產”、“待驗品”、“合格品”三種情況,成品屬性區分了“待投產”、“已出庫(已完工)”、“在制品(剩余)”、“在制品(準備發貨)”四種情形。改進后對于產品的任何狀態都可以實時可視,在制品庫存實現了實時動態跟蹤,顯著提高了每月在制品盤存的效率,盤存匯總表半天就能完成,而且為中心在制品庫存的每日監控創造了條件。 利用院現有信息化手段,將中心生產計劃(含作業計劃和交付計劃)、原材料采購計劃、生產準備計劃、生產臺帳、成品帳等均納入電子文檔管理系統,實現了中心原材料——生產——交付的實時動態可視化跟蹤與共享,避免了頻繁發郵件的不及時和反復復制粘貼出錯的可能性,明顯提高了生產管理效率。
(三)推動工藝精益化,提高生產效率
中心部分設備使用時間已達10年以上,為此,增加設備保養次數、預防性維護的頻次,從而較之前降低爐均故障次數25%。此外,原裝機械泵組因使用時間較長,原生產廠家已不再生產,沒有備件,我們重新布局改造真空系統,更換國產機械泵組。舊的增壓泵抽真空時,抽氣速率不夠,達不到生產工藝要求,通過更換增壓泵,滿足生產工藝要求,保證生產工藝流程平穩順暢。坩堝是高溫合金的熔煉容器,以前打制坩堝在合金生產過程中耗時間占人工,為減少打制時間,采用成型坩堝代替人工打制坩堝,節省拆坩堝、打坩堝和生產準備時間,每爐料生產時間縮短約2小時,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
(四)降低在制品庫存,縮短成品交付周期
產品的及時交付是生產企業控制的重點,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會碰到成品在月底扎堆集中發貨的現象,導致平時在制品的數量較高。2019年3月起,中心將生產部對在制品的日庫存數量進行重點監控,以及時掌握庫存的異常波動,推動發貨流程辦理,有效提升庫存周轉,從而減少庫房占用及附加管理。從3月至12月,在制品庫存表呈下降趨勢,通過對庫存的嚴格管理,對交付發貨的時間把握有了明顯效果。
二、結語
自建立SQCDP的管理體系,中心各項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總工時較上年度增加 2%,工人完成工時增長5%,在制品占用下降15%,關鍵生產指標完成率提升25%。同時規范、完善了相關管理體系,有效建立各項管理創新工具并快速見效,建立了質量問題快速反饋機制,持續改進機制,總產量增加19%,達到設計產能的95%,中心的產能得到較大提升。
參考文獻:
[1]左軍榮.加強企業SQCDP全面管理的具體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8(11):11-12.
[2]張潔.細化管理量化考核構建以問題為導向的管理模式[J].現代企業文化,2016,29(12):122.
[3]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單元三級優化管理[J].企業管理,2019,11(1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