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董陽 鞏雯雯 李迎
(1萊蕪市婦幼保健院胎心監護室 山東 萊蕪 271100)
(2萊蕪市婦幼保健檢驗科 山東 萊蕪 271100)
在產科臨床中,胎兒宮內窘迫是常見并發癥,嚴重威脅胎兒生命健康。對于妊娠肝內膽汁淤積患者,需要采用有效方式對其進行檢測,以提高胎兒窘迫檢出率,提高分娩質量。為了探究無刺激胎心監護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對82例妊娠肝內膽汁淤積患者進行分析,過程和結果如下。
我院對收治的82例妊娠肝內膽汁淤積患者進行分析,患者就診時間為2015年4月—2018年4月,依據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進行分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1例。所有患者均經過相應診斷確定為妊娠肝內膽汁淤積,患者均為單胎,且產檢無明顯異常。將具有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語言障礙、精神障礙患者給與排除[1]。在實驗組中,患者年齡在24~35歲,平均年齡為29歲;孕周在36~40周之間,平均孕周38周。在對照組中,患者年齡在25~36歲,平均年齡為28歲;孕周在37~42周之間,平均孕周38周。對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對照組患者采用B超+自測胎動方式進行檢測,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無刺激胎心監護進行檢測,主要內容有:(1)無刺激胎心監測:所有患者在檢查前均沒使用藥物,讓孕婦取坐位或左側臥位,將頭部抬高、腹部露出,并用觸診方式判斷胎背位置。用飛利浦FM20胎心監護儀對患者進行檢查,將電源接通,在超聲探頭上涂抹耦合劑并放置在患者腹部,找到胎心最強處后用探頭帶將探頭固定好,然后將描記開關打開,對胎心和宮縮曲線描記情況進行觀察,走紙速度為3厘米/分鐘,監測時間為20~30分鐘,若患者感覺到胎動則按下胎動描記按鈕做標記,依據患者胎動和胎心監測情況對監測時間進行調整[2]。(2)B超監測。讓患者保持仰臥位并露出腹部,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兒胎心臍血流及大腦中動脈血流情況進行檢查。依據胎動監測和胎心情況對監測時間進行調整。(3)自測胎動。每天三次固定時間均為1小時,每小時3次以上說明胎兒情況良好,否則說明胎兒存在缺氧情況。
對兩組患者新生兒窒息發生概率和胎兒窘迫檢出率進行統計。用新生兒窒息評分量表對窒息率進行統計,重度窒息4分以下、輕度窒息4~7分、正常胎兒為10分。以下情況均為胎兒窘迫情況:當胎兒胎心率下降到60~70次/分鐘,持續時間60秒以上;胎心率在100次/分鐘以下,持續時間10分鐘以上;胎心率基線變異消失[3]。
對以上研究中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分析軟件為SPSS20.0,用%表示計數資料,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χ2檢驗和t檢驗進行組間差異比較,當結果P<0.05時,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中胎兒窘迫檢出率為90.0%、新生兒窒息率為29.3%;對照組患者胎兒窘迫檢出率為51.2%、新生兒窒息率9.8%,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新生兒窒息、窘迫檢出率比較[n(%)]
無刺激胎心監護是在無外界負荷刺激、無宮縮下對胎兒胎心率宮縮圖進行觀察和記錄,能夠了解胎兒的儲備能力,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相關研究顯示,針對妊娠肝內膽汁淤積患者,無刺激胎心監護需要聯合B超和自動檢測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對此本研究中將該檢測方式用于實驗組妊娠肝內膽汁淤積患者胎兒窘迫中,取得了顯著效果,實驗組窘迫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新生兒窒息率較低,效果顯著。綜上,將無刺激胎心監護用于妊娠肝內膽汁淤積患者胎兒窘迫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