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畹蘭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醫院 四川 瀘州 646000)
慢阻肺穩定期是指發病后病情較為穩定的階段,沒有急性發作期臨床癥狀,但仍有輕微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穩定期中度慢阻肺治療目的是減輕癥狀,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為了提高穩定期中度慢阻肺治療效果本研究對觀察組32例穩定期中度慢阻肺患者實施噻托溴胺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呼吸訓練進行治療,且取得了顯著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從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受的穩定期中度慢阻肺患者中,抽取64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均32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3例,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59.5±17.5)歲。觀察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60.0±17.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結果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噻托溴胺(生產廠家: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454)聯合乙酰半胱氨酸(生產廠家:海南贊邦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326)治療,用法和劑量:吸入噻托溴胺干粉18μg/次/d、口服乙酰半胱氨酸0.6g/次/d。觀察組在此治療基礎上聯合呼吸訓練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練習,縮唇呼吸方法:指導端坐,雙手放于膝蓋,讓舌尖放在下頜,先用鼻子緩緩深吸氣,屏氣片刻后從嘴將其緩緩呼出,呼氣時讓口唇呈吹口哨的狀態,平均每次呼吸保持4~6s,注意呼氣和吸氣的時間比應當保持2∶1,15min/d。腹式呼吸方法:指導患者將全身肌肉放松,左手置于胸口,右手置于腹部,用鼻子深深吸氣,使腹部慢慢隆起,張嘴緩緩呼氣,呼氣時腹部自然緩慢地向內下陷,呼吸頻率為5~8次/min,15min/d。
采用呼吸困難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 MRC進行評分,0~4分,分值越高呼吸困難越嚴重。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6MWD,方法:在30米長的封閉走廊上進行測試,期間禁止任何人陪同避免測試結果受到影響,到時間后通知患者停止行走,并對步行距離進行測量。
采用SPSS21.0統計與分析。兩組mMRC評分和6MWD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l
治療前兩組患者mMRC評分、6MWD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不同方案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mMRC評分、6MWD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治療前后mMRC評分和6MWD對比(±s)

表 兩組治療前后mMRC評分和6MWD對比(±s)
?
慢阻肺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是由于肺血管、氣道、肺泡等部位發生了慢性的病癥所致,噻托溴胺吸入治療是慢阻肺維持治療的主要藥物,但部分穩定其患者在規律用藥的情況下仍然出現呼吸困難、勞動能力下降、慢性咳嗽等癥狀,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治療效果,臨床中不斷探索提高穩定期中度慢阻肺治療方案[1]。
卓致遠[2]等人在研究中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應用噻托溴胺聯合呼吸操訓練進行治療后有效改善了患者肺功能、降低了圣喬治呼吸疾病問卷(SGRQ)評分,增加了6MWD距離。本研究中對穩定期中度慢阻肺患者實施噻托溴胺聯合乙酰半胱氨酸及呼吸訓練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且有效提高了6MWD。噻托溴胺是M受體長效抑制劑,可選擇性作用于M1、M3受體,促進支氣管擴張,同時降低了對M2的受體的作用,可有效避免M2受體阻斷所引起的瞳孔散大、唾液分泌等情況。乙酰半胱氨酸是常用化痰藥物,不僅能對粘液起到溶解作用,還能對促肺表面活性物質起到生成的作用,能夠有效清除和分解過氧化物,改善患者體內氧化、抗氧化失衡現象,從而降低肺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兩藥聯用可有效緩解緩和呼吸困難癥狀,延緩病情惡化。縮唇呼吸能夠有效延緩呼吸流速,使患者呼吸道內壓增加,有利于肺泡內氣體的排空;腹式呼吸能夠增加膈肌移動度,改善患者淺促的呼吸方式,提高潮氣量增加肺泡通氣量。在聯合用藥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呼吸訓練能夠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提高運動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