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醫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因此在臨床上需要探討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控制患者病情發展。目前,針對此疾病在臨床上主要使用藥物治療方法,但是很多患者治療后會出現由藥物作用引起的不良反應,因此藥物的合理選擇對改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影響[1]。相關研究資料表示:胺碘酮治療措施見效較快,不會產生明顯的血流動力學反應,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療過程中得到肯定,因此本次研究針對胺碘酮治療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進行具體分析,內容如下。
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療的122例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61例)和觀察組(61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39∶22,平均年齡為(67.36±1.15)歲,其中擴張性心臟病11例,冠心病26例,肺源性心臟病24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37∶24,平均年齡為(68.24±1.2.3)歲,其中擴張性心臟病14例,冠心病24例,肺源性心臟病23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所有患者生命體征采用常規儀器檢測記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的基礎上采用胺碘酮(賽諾菲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254)進行治療,胺碘酮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首次注射時劑量為150mg,和20ml的5%葡萄糖液進行混合,注射量維持在每分鐘1.0~1.5mg之間,患者癥狀明顯緩解之后將注射量減少,每天注射劑量不得超過800mg,靜脈注射時間在4小時左右,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血壓心率情況調整用藥劑量,針對出現心臟停止跳動的患者需要實施心肺復蘇術治療,直流電復率的同時靜脈注射胺碘酮,并且給予腎上激素綜合治療措施[2]。
治療有效率:顯效:患者心功能改善大于等于1級;有效:患者癥狀得到改善,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心功能指標沒有明顯改善。觀察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壓、心率變化情況。
計量資料為心率、血壓指標評分,計數資料為臨床治療有效率,前者用(±s)表示,t檢驗,后者用(n,%)表示,χ2檢驗。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率、血壓等指標評分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沒有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壓、心率指標評分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率、血壓指標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心率、血壓指標評分比較(±s,分)
?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機體會受到病情的嚴重折磨,心理狀態以及生理狀態和普通人相比較都明顯較差,對自身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且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又包含不同類型的心律失常現象,經常會出現心動過速以及房顫現象,單純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進行治療可能引發患者出現并發癥現象,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選擇合理的藥物治療對改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具有重要作用[3]。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心率、血壓等指標評分和對照組相比較數據差異顯著,P均<0.05,原因如下:(1)胺碘酮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療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可以明顯延長心房以及心室動作電位時程,但是由于胺碘酮本身具有副作用,如果不合理用藥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因此在用藥過程中需要謹慎,如出現異常及時糾正[4]。(2)胺碘酮在治療心房早搏以及陣發性心房顫動中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患者在應用胺碘酮后會提升收縮壓以及舒張壓,并且有效降低心室率。充分證明,針對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實施胺碘酮治療措施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5]。
綜上所述,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療過程中應用胺碘酮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是一種安全性比較高的治療措施,值得在臨床上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