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胡佳虹
(江蘇省常州市福利院 江蘇 常州 213000)
目前,高血壓已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尤其近年來隨著國內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急劇攀升,由此而引發的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意外也迅速上升。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壓水平是降低心腦血管風險的關鍵[1]。本研究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給予氨氯地平與血塞通聯合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5月—2018年4期間常州市福利院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符合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2)年齡>65歲;(3)具有良好的治療依從性。排除:合并糖尿病、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以及其他嚴重的軀體疾病者。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6~80歲,平均(72.23±5.42)歲;病程3~10年,平均(6.29±2.16)年。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66~82歲,平均(73.10±5.07)歲;病程4~12年,平均(6.87±2.28)年。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照研究。
兩組患者均予以高血壓防治相關健康教育,并為患者定制低脂、低鹽膳食,鼓勵患者戒煙、戒酒。在上述基礎之上,對照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進行規律降壓治療,口服,每日一次,每次5mg;觀察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聯合血塞通軟膠囊治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使用方法同對照組,血塞通軟膠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與治療12周后測量收縮壓、舒張壓,觀察降壓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舒張壓下降幅度在10mmHg以上并且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下降的幅度在20mmHg以上;有效,患者舒張壓下降幅度在10mmHg以下但達到正常范圍,或下降幅度在10~20mmHg之間,或收縮壓下降幅度超過30mmHg;無效,沒有達到顯效與有效的標準。
運用SPSS19.0分析所有數據。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數據用(%)描述,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水平變化比較(±s,mmHg)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水平變化比較(±s,mmHg)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173.5±12.6 127.4±10.8a 102.4±7.3 72.1±6.5a對照組 30 171.9±13.8 139.7±9.4a 101.6±8.0 81.3±7.7a t - 0.469 4.705 0.405 5.000 P -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降壓療效比較[n(%)]
氨氯地平是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之一,其是通過抑制體內鈣離子侵入心肌與平滑機的細胞內,從而減輕外周血管阻力來發揮降壓效果。有臨床報道[2],采用氨氯地片規律性降壓,可有效減少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然而,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主動脈內膜以及中層生理性增厚、體內血流動力學減慢等原因往往導致降壓不理想。
有研究顯示[3-4],血塞通具有調脂、抵制多種炎癥因子的產生與釋放等功效,并且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本研究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與血塞通軟膠囊聯合治療方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降壓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相對于氨氯地平片單一治療,其聯合血塞通治療更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