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杰 韓冬 黃銘
(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ICU 江蘇 無錫 214000)
膿毒癥是一種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給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帶來巨大的危害。多項研究發現,膿毒癥患者體內炎癥因子大量釋放能夠進一步加重器官損傷,所以及時清除體內炎癥因子是治療的關鍵[1]。連續性血液凈化是一種持續清除溶質與水分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調節患者液體平衡與電解質酸堿平衡,清除大量炎癥因子與代謝產物,保證體內環境的穩定性,改善器官功能。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ICU對44例嚴重膿毒癥患者應用了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收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嚴重膿毒癥患者88例。納入標準:符合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危重病醫學會制定的相關標準。排除標準: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88例患者以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3.5±4.2)歲。研究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43.8±3.8)歲。兩組在年齡與性別比較中無顯著差異(P>0.05)。本次研究方案已告知患者家屬知情同意。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方案,包括清除病灶、控制血糖、早期液體復蘇療法、營養支持治療、經驗性與敏感性抗生素、積極治療原發病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合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選擇DX-10型血液凈化機,其中有出血傾向者以無肝素法進行透析,有出血傾向者以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液流量為150~200ml/min,置換液流量為2~3L/h,濾過時間8~10h/d。兩組持續治療8d。
(1)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與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評分的變化。炎癥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α與白細胞介素(IL)-6。(2)比較兩組病死率。
治療前兩組TNF-α、IL-6指標與APACHE-Ⅱ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TNF-α、IL-6指標與APACHE-Ⅱ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治療前后TNF-α、IL-6與APACHE-Ⅱ比較(±s)

附表 兩組治療前后TNF-α、IL-6與APACHE-Ⅱ比較(±s)
組別例數TNF-α(g/L)IL-6(ng/L)APACHE-Ⅱ(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442.6±0.21.4±0.296.5±9.654.5±7.518.2±1.311.0±1.2對照組442.6±0.32.2±0.896.4±8.088.6±4.818.3±1.015.0±1.5 t-0.8564.0560.6585.0650.4854.382 P->0.05<0.05>0.05<0.05>0.05<0.05
研究組死亡1例,對照組死亡8例,研究組病死率2.27%低于對照組18.18%(χ2=4.456,P<0.05)。
膿毒癥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嚴重疾病,具有病情進展快、預后差等特點,治療起來十分棘手。有研究發現,膿毒癥主要與機體內大量炎癥介質釋放有關,且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導致臟器與內皮細胞損傷,以及血液動力學異常,最終造成患者死亡[2]。現有的嚴重膿毒癥治療方案包括控制血糖、液體復蘇、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措施,然而上述措施治療耗時較長,整體收效不夠理想[3]。因此,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抑制膿毒癥進展,保證患者的預后十分必要。
連續性血液凈化又稱為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該治療方式可以清除患者體內毒素、炎癥介質,保證體內環境的穩定性。膿毒癥患者受細菌與毒性侵襲的影響,能夠釋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質,連續性血液凈化則通過清除體內多余的炎性介質與毒素,進一步抑制了疾病進展,保護臟器功能,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性與體內環境的平衡。本文研究顯示,治療后研究組TNF-α、IL-6、APACHE-Ⅱ評分、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連續性血液凈化能夠改善嚴重膿毒癥患者的病情,清除炎癥因子,降低病死率。
綜上,連續性血液凈化在ICU嚴重膿毒癥患者中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