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九〇三醫院放射科 四川 江油 621700)
支氣管擴張癥是臨床中常見的肺部疾病,臨床特點主要是氣道不可逆的擴張,并且存在著較多的誘發因素。此疾病的病理基礎是管壁彈性以及肌肉成分遭到破壞,導致官腔發生不可逆的擴張變形,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臨床中及時采取有效方法對支氣管擴張癥患者進行診療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本組選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治療的經手術病理確診的82例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旨在探討分析CT影像應用于支氣管擴張癥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效果,現對研究結果作如下匯報。
本組選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治療的經手術病理確診的82例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的將其分為對照組(41例)與觀察組(41例)。對照組,26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為21~43歲,平均為(27.2±1.6)歲。觀察組,28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為20~45歲,平均為(27.5±1.4)歲。
對照組接受X線片檢查,檢查儀器選擇50kW X射線機,電流為300mA,電壓為75kV,常規的對胸部進行正側位片。而觀察組接受多層螺旋CT檢查,檢查儀器選擇64排螺旋CT機(飛利浦公司產)。指導患者進行深吸氣以后再屏氣,沿肺底快速的向肺尖掃描,持續時間大約為7~9s,電流為400mA,電壓為120kV,層厚為1.25mm,層距為1.25mm。圖像傳至工作站,再二次創建薄層圖像,其中重建層厚大約為1~2mm。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對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其中通過±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實施組間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實施檢驗。若P<0.05則認為存在統計學意義。
經過臨床檢查后,對兩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臨床診斷情況進行判定,其中,對照組的臨床確診率為80.49%,而觀察組的臨床確診率為92.68%,觀察組的S臨床診斷情況明顯的比對照組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對比分析兩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臨床確診率[例(%)]
現階段,臨床中對支氣管擴張癥進行診斷的方法眾多,主要包含多層螺旋CT、碘油支氣管造影、X線及常規CT等,其中不同的檢查方法具有著一定的利弊,且臨床效果不一[2]。其中,X線胸片在支氣管擴張癥的臨床診斷中特異性比較差,難以獲得有效的影像診斷效果。而支氣管造影是一種有創性操作,具有著創傷大及手術復雜等特點,若沒有及時的進行處理,非常容易發生呼吸困難的癥狀,還有可能吸入造影劑,最終引發醫源性纖維化[3]。多層螺旋CT可多平面與多方位的對支氣管擴張以及管腔內情況進行顯示,并且可以有效的對肺部組織病變進行鑒別。此外,多層螺旋CT應用在支氣管擴張癥診斷中,可經由不同層面與不同層厚對疾病特征性進行顯示,其中隨著病變程度的改變,CT影像也具有著一定的差異性[4]。相關研究證實,就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來說,多層螺旋CT檢查具有著更加理想的臨床效果,可明顯提高臨床確診率,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臨床檢查后,對兩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臨床診斷情況進行判定,其中,對照組的臨床確診率為80.49%,而觀察組的臨床確診率為92.68%,觀察組的S臨床診斷情況明顯的比對照組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總而言之,就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來說,多層螺旋CT檢查具有著更加理想的臨床效果,可明顯提高臨床確診率,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值得在臨床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