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香 王雪雯
(1福建醫(y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yī)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2福建醫(yī)科大學藥學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臨床常見疾病,大部分患者伴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根據調查可知,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約有8%的患者存在肝硬化臨床表現,嚴重的會出現死亡。隨著臨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逐年上漲,因此也受到臨床醫(yī)護人員等高度重視,相關專家對治療和方案進行了大量的討論,推出了很多新的治療方案和藥物,其中熊去氧膽酸在用于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應用價值最為突出[1]。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118例進行研究分析,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有59例。實驗組中有男性31例,女性28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2.4±11.4)歲,平均病程為(4.36±1.82)年。對照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9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1.8±12.4)歲,平均病程為(4.16±1.69)年。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取多烯磷脂膽堿膠囊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取多烯磷脂膽堿450mg給予患者口服,每天早中晚各服用1次,患者服用一周后,可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可將多烯磷脂膽堿調整為220mg。同時,搭配250mg/次二甲雙胍服用,每天早中晚各服用1次[2]。
1.2.2 實驗組 取熊去氧膽酸250mg/次,每天早中晚各服用1次,同時,搭配250mg/次二甲雙胍服用,每天早中晚各服用1次。連續(xù)治療三個月觀察治療效果。
患者采取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消失,采用B超檢查未發(fā)現脂肪肝,檢測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表示治療有效?;颊咧委熀螅R床癥狀有一定好轉,采用B超檢查可見肝回聲,肝功能指標有一定改善,表示治療好轉?;颊吲R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肝功能指標加重,表示治療無效。
兩組患者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治療效果采用卡方檢驗,用%表示。生化指標采用t檢驗,用(±s)表示。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各項指標對比,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有較大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例)
實驗組患者的ALT水平、y-GT水平、AST水平、TG水平、T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對比(±s)
生化指標實驗組對照組P ALT(U/L)31.26±5.2645.56±5.71<0.05 y-GT(U/L)46.02±9.6263.31±9.32<0.05 AST(U/L)31.15±8.5146.58±8.52<0.05 TG(mmol/L)1.52±0.211.84±0.26<0.05 TC(mmol/L)3.85±0.754.42±0.66<0.05
臨床中關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病機制不夠明確,但是根據研究可知與胰島素抵抗、游離脂肪酸引發(fā)的糖脂代謝紊亂有密切關系。二甲雙胍具有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效果,而熊去氧膽酸能夠穩(wěn)定細胞膜,抑制細胞凋亡,同時有助于改善膽汁反流情況。
研究發(fā)現,實驗組患者的ALT水平、y-GT水平、AST水平、TG水平、T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有較大差異,P<0.05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
綜上所述,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取熊去氧膽酸進行治療,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和血脂水平明顯改善,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具有極高的治療安全性,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