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林青(通訊作者)
(1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消化肝病科 重慶 400030)
(2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感染科 重慶 400050)
恩度屬于一種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注射液,由美國Folkman博士提出,產自于腫瘤抗血管生成理論與實踐,在腫瘤治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由于恩度并不對正常組織細胞造成損傷,因此有效地減少甚至于避免常用化療藥物所致的毒副作用。與此同時該藥物主要對極其穩定的血管內皮細胞起作用[2],因此有利于減少常用化療藥物所帶來的耐藥。本研究對我院中晚期肝癌患者進行恩度肝動脈灌注、介入化療栓塞聯合治療,探討該治療方案的治療療效,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均不能夠通過手術切除,其中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年齡平均在50.5±5.0歲(35~69)歲,排除Child分級C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0例,男患者25例,女患者15例,年齡平均在50.0±5.0歲(35~65)歲;對照組20例,男患者10例,女患者10例,年齡平均在50.5±4.9歲(38~69)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可對比,P>0.05。
(1)觀察組:采用恩度肝動脈灌注、介入化療栓塞聯用方法。具體操作:對患者首先進行TACE治療1~2次,間隔45天治療一次。使用Seldingers方法經股動脈進行穿刺插管進行動脈造影,觀察腫瘤染色情況,緩慢注入10~30ml碘油,并使用明膠海綿12mm對供血血管進行栓塞。完成栓塞后,置入導絲引導放置肝動脈化療泵管,位置在肝左動脈和肝右動脈(需根據腫瘤的實際位置而定),經皮下隧道埋置動脈泵在腹部。恩度15mg+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緩慢滴注8~9小時,第一周、第二周連續給藥,第二次介入栓塞后重復給藥。(2)對照組:單獨進行介入栓塞化療,對患者采取常規抗感染治療措施。
比較聯合治療和介入化療栓塞治療的近期療效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應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控制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的近期療效比較[n(%)]
觀察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上世紀七十年代腫瘤新生血管導致腫瘤生長和惡化的有關理論首次提起,因此開創抗血管抗腫瘤的治療方法和研究。由此,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逐漸成為抗腫瘤的有效方式之一。九十年代,動物實驗培養所得一種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3],可有效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能力,并且抑制能力高達血管抑制素的數倍,該種因子即為血管內皮抑制素。
由于手術切除肝腫瘤難以阻止中晚期肝癌患者迅速發展的病情,因此一直是腫瘤治療中的重點研究。本文把恩度肝動脈灌注聯合介入化療栓塞對中晚期患者進行治療,結果證明聯合治療的效果明顯優于單獨介入化療栓塞,并且不良反應明顯更少。究其原因,通常而言,肝實質血供主要來自于門靜脈,肝癌細胞的血供則由肝動脈所負責;一旦阻斷肝動脈血供來源,則可大大減少肝癌細胞的血供量,并且對正常肝組織的血供造成的影響并不明顯。可見,栓塞治療是治療肝癌的重要方案。但是由于肝癌屬于實體腫瘤,惡化速度迅速,容易發生擴散和轉移,介入治療后容易復發。因此,通過恩度——血管內皮抑制素的栓塞治療,可有效地抑制腫瘤血管的再生,并且持續灌注恩度,可有效地提高血藥濃度,進一步增強治療的效果[4-5]。
綜上所述,恩度肝動脈灌注、介入化療栓塞聯用對肝癌(中晚期)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獨介入化療栓塞,不良反應少,安全有效,值得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