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林
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故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天津市靜海區師范學校大力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并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這樣一所農村初中學校如何有效地發揮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為進一步做好農村初中學校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強學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全面提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筆者對全校各年級在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指導等方面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總結了經驗與成績,查擺了問題與不足,提出了合理化意見與建議。
一、經驗與成績
1.組織管理完善,工作機制健全
一是重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年級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了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規劃中,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結合各年級實際情況制訂了較為系統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明確了目標、任務與職責,加大了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力度。
二是建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進一步完善了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了各年級家委會、家長學校、學校開放日、家長接待日,以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調研、優秀家長評選等工作制度,行之有效地抓好推動和落實。建立了長期考核評估機制,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及成效納入工作績效考核,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提供了保障。
三是健全家委會建設。建立了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家委會,制訂了家委會章程,完善了家委會工作例會、家長座談會和專題研討制度等。定期組織召開各級各類專題會議,對學校管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進行專項研究,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有效指導。
2.教育指導得力,育人合力形成
一是優化家教隊伍。以德育干部、班主任和部分優秀家長為骨干力量,建立了一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輔導隊,通過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同時,充分發揮專家、“五老”人員和志愿者的作用,通過專題講座、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等活動,有效引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是建設家長學校。積極加強家長學校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認真制訂了家長學校工作計劃,組織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輔導、家長會、家教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創辦了《家教報》,定期發放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為家長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家長掌握教育子女的正確方法,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
三是辦好教育講堂。學校按照市、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積極創辦“和諧家庭大講堂”,邀請有關專家作專題講座,還請本地區的家教骨干作專題輔導,并以班級為單位舉行班級家教互動活動。通過大講堂活動,為家長們提供了優質的家教指導,促進了家長育人素養的提升。
3.教育載體豐富,家教水平提升
一是豐富教育體驗活動。學校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重點,深入開展“六個主題”“道德講堂”“感恩教育”等教育實踐活動。以婦女節、勞動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紀念日為契機開展親子互動、家庭體驗、微文明踐行等主題活動,吸引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促進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二是搭建現代溝通平臺。積極搭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建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專欄,開辟家長信箱、家校互動區。充分利用校信通、微信群等傳播教育信息,擴大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力。
二、問題與不足
一是家長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還需要強化。通過調查了解到,學校各年級不同程度地存在家長不理解學校、不配合學校教育的情況。有的家長教育理念較為陳舊,認為將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自己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而且不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因此,全力提升這部分家長的整體素質迫在眉睫。
二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待提高。由于學校地處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匱乏,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水平、能力相對較弱,故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單一,溝通渠道不暢通,家教知識的傳播力不足。
三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需要完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水平有待提高,沒有較完善的培養培訓機制、科學系統的評估機制,沒有可量化的評價標準,而且骨干教師的培養還存在斷層現象。
三、意見與建議
一是優化隊伍,夯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基礎。進一步加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建立校級培訓制度,有計劃地開展學習、培訓、交流活動,積極推薦優秀教師參加區級、市級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骨干的專業培訓,努力打造專兼結合、具有較高素質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增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服務能力和實效性。
二是加強學習,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進一步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完善家長學校章程,扎實開展“和諧家庭大講堂”“學習型家庭”等活動,豐富家長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長的綜合素養。要通過大力開展“學習型家庭”活動,引導家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三是強化研究,深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豐富內涵。進一步強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對當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誤區和薄弱環節展開調查,加強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
四是建立科學機制,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實效。進一步加強學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的建設,完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格局,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是關注特殊群體,形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做好弱勢家庭及貧困兒童的關愛幫扶工作,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制訂相關的制度及措施,積極組織開展愛心服務活動,給予農村地區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貧困家庭子女以關懷,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能惠及每個學生。
總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只有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助力,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