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江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一個班級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是聯系各任課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與家長的橋梁。這是學界提出的概念,而實際的班主任工作是繁雜瑣碎的。從早上睜開眼到深夜入眠,甚至周末、節假日的時間里,班級事務始終縈繞腦際,占用并消耗著班主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學校的班主任工作通常由科任教師兼職,客觀上會擠占教師提高自身學科教學業務水平的時間,是一項學科教學任務之外的勞動強度較大的工作。筆者曾在某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一線擔任班主任工作十年,備嘗其中況味。在此,將分享一些心得與經驗。
一、適當放權養助手
班主任既要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又要承擔班級管理職責,而班集體事務繁多,單靠班主任難免忙不過來。有的班主任總是擔心學生做得不夠好,或者對學生做事的過程有各種不放心,因此往往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作風就凸現出來。筆者認為,有些班級事務,班主任可以適當放手,在實踐中充分培養并鍛煉班委會干部、團支部干部、各小組長、各學科課代表等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引導他們在其位謀其政、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客觀上也能夠幫助班主任適當“減負”。當然,這種放權不等于完全撒手不管,班主任必須做好參謀、指導、糾偏、補臺等相應的外圍工作以確保實效。
二、寬嚴相濟把握度
有些學校所施行的管理制度不盡合理,難免會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具體執行造成一定的被動:如果執行不到位,學校領導不滿意,影響對班主任工作績效的考核評價,進而影響到班主任的諸多職業發展機會和前景;而如果嚴格按照制度標準的要求,有時候又容易引發學生對抗學校管理制度的大面積的情緒抵觸行為,不好收拾局面。為此,班主任一方面要積極向校領導如實反映實際情況并提出工作建議,以便對有關管理細則進行修訂;另一方面還要做好對學生的思想疏導與安撫工作,避免事態激化甚至失控。
三、共性之下談個性
時代在發展,目前在校生多是“00后”,班主任的管理思想也應該與時俱進,要充分了解新一代學生的成長經歷和心理狀態,做好相應的班集體育人和管理工作。在開放的社會大環境之下,有些賺人眼球的教育口號肆意流行,使得有些學生在有意無意間突破了學校和班級的某些管理要求,在張揚“個性”的幌子之下,產生一系列不適當言行。對于這種情況,班主任必須做好引導工作,個性也是有正向和負向性質區分的,必須在遵守基本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和社會公共倫理道德的框架和前提下,廓清個性和不良思想觀念、習氣習慣的本質區別。
四、動態發展看長遠
在分數評價杠桿仍然具有相當實際執行力的環境下,班主任要充分提升個人教育思想理念,自覺抵制那些片面放大分數影響力來評價學生的畸形、異化的制度和做法。應幫助學生在校期間盡可能地獲得全面發展,要促進學生身心兩方面的健康,要清醒地看到有些高分學生身上存在的自私、狹隘、一切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等思想品德方面的瑕疵,更要注意發現學困生表現出來的亮點,有時候即使只是相對于他們自身程度而言的優點。為了育全人、育真人、謀長遠,教師要做好相應的教育引導工作。一旦能夠幫助學生擺脫單以分數論高下的評價標準和環境,他們的未來必然會有大不相同的更加精彩的前景。
五、師德當頭律己嚴
班主任的職責賦予了其自身對班集體實施管理的更多所謂實際的“權力”。個別學生家長難免會帶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并以此干擾班級管理工作,為孩子在班集體內謀私利,甚至對班主任進行某些“糖衣炮彈”的攻勢。班主任對此必須保持足夠的清醒,時刻意識到自己所代表的是教育工作者的集體社會形象,要恪守師德規范、廉潔自律、為人師表,從自身做起、從小處做起拒腐蝕,珍惜個人名節和尊嚴,弘揚教師群體正能量,堅決以實際行動與不良風氣和行為劃清界限。
六、家校合作常溝通
學生的成長受到家庭、社區和學校的共同影響,要多注意跟學生家長的溝通與合作,了解學生在家里的實際情況。也要把學生在校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既要肯定其長處和優點,也能不回避問題和缺點。要特別注意盡早發現學生身上表現出的某些不良傾向和苗頭,有目的、有策略地取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防患于未然,這對于學生及其家庭、班集體和學校都是莫大的貢獻。以及時、向善、真誠、聯手為原則,促進家校形成合力,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設有利環境,培養全面發展的健康向上的未來接班人。
目前我國的某些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已有法規的實際執行也還有不夠規范之處,社會成員的法治觀念還有待提升,學生和家長跟學校、教師發生的各類糾紛乃至案件也不可能完全杜絕。在這種背景下,班主任與學生及家長的接觸率高,對于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能夠產生更為直接的影響。班主任應該加強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有策略地處理好班級育人管理工作和相關法律法規的關系,扮演好作為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拐棍兒”的角色,為構建和諧社會多做貢獻。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