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接受了高等教育。隨著高校學生的大量畢業,就業成為一個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而創業成為越來越多畢業生的選擇。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制定出良好的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教育策略。本文將簡單分析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工作所面臨的困境,然后提出相應的思維調試,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創新 教育工作 困境 思維調試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即高校教師對于大學生所開展的創業意識和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工作,促使大學生能夠對相應的創業政策及環境有進一步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創業精神和意識,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創業。
一、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工作面臨的困境
(一)高校不重視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隨著科學技術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光需要那些掌握多種技能的全能型人才,且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此外,就業壓力導致自主創業成為廣大畢業生發展自我、走向職場的重要方式。所以,很多高校都將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當作目標,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及方法。但因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還不是必須課,教師應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夠新穎,很難實現預期目標。
(二)缺乏完善的創業創新教育體系
要想實現較強的創業創新教育效果,一方面要建設比較專業的課程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備合適的時間以及水平較高的師資力量。盡管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聘用制度所具備的靈活化和多樣化能夠讓高校教師實現優勢互補,可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當中也有一定難度,例如一些知名的企業家都非常忙,去高校開展講座的精力及時間非常有限。部分大學在學生一進入大學時就會開展創新創業及職業規劃教育,可是卻很難推動學生創業。
(三)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工作在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學生創業創新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很多學生進行創業的時候都會面對諸多難題,要想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無論是高校、政府,還是其他的一些社會組織都應給予大力支持。政策體系的完善與否,對學生創業的成功有極大影響。因為學生缺乏資金和經驗,所以幾乎都會選擇一些技術含量不高、見效比較快、投資比較少的行業,可是這些行業的生命力和市場前景并不好。
二、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工作的思維調試
(一)高校應創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思維
要想提高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水平,高校就必須創新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教育的思維,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當前學生在創新創業意識方面的問題,轉變思維理念。具體而言,高校教師必須提高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視程度,積極學習當前比較成功的高校教育經驗,再根據本校的具體問題對教育思維進行完善。此外,高校教師必須明白,大學生個人的創新意識和自我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結果產生直接影響,所以教師應在實際教學當中合理地向學生介紹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這樣能有效加強學生的緊迫感,進而引導學生提高自身創新創業能力的必要性,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創業創新教育體系
高校必須積極挖掘創新創業資源,在創業指導、創業基礎方面開設一定的選修課和必修課,為學生提供方便的資源平臺,通過信息技術開展線上課程,并有效完善線上課程的學分制度及學習認證制度。此外,高校教育者還必須積極開展具有創新創業意義的競賽,例如創業計劃、創業設計,從而營造出一種主動創業、人人創業的環境氛圍。高校教育者還必須高度重視創業協會的創立和發展,從而有效發揮協會對于學生的重要推動作用。在學籍管理方面,高校應制定一些多樣化和靈活化的制度,針對那些具有較強創業能力及創業意愿的學生可以采用彈性學籍制度,適當調整其學習的年限,可以保留學籍后進行創新創業。
(三)積極完善大學生創業政策支持體系
高校要對那些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創業項目有政策方面的傾斜,從而使學生向高科技產業積極發展。此外,較佳的創業環境還必須有企業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國高校對學生開展的創業創新教育相對晚一些,所以要同政府及企業進行積極的溝通,為學生爭取到更多的創業優惠政策。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我國就業環境的變化,很多大學生畢業后都選擇了自主創業,這有助于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個人的快速成長。盡管當前高校開展的創業創新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問題,但只要積極調整思維,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亞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原則及路徑優化[J].思想理論教育,2015(10).
[2]曾媛媛,羅秋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發展策略[J].廣西社會科學,2017(04).
[3]鄒建良.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途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5(05).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8年度高教科研課題立項“東北振興視角下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項目編號:JGJX2018D21;主持人:左寧<長春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左寧,男,長春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創業教育)(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