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滄海
摘 要:脹差是影響汽輪機啟動速度以及機組安全行駛的核心參數,對于火電機組較為典型的變工況下脹差的變化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該文從脹差產生的原因以及計算公式進行分析,闡述了脹差的產生機理,并詳細介紹300MW汽輪機在運行中、裝置結構與系統初參數等方面影響脹差的因素,探究了減小脹差的方法并變工中脹差的控制要點,避免因為脹差過大帶來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滑銷系統 汽輪機 冷態啟動 汽缸 脹差
中圖分類號:TK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c)-0045-02
我國的汽輪機參數逐漸增大,研發方向也朝著大容量發展,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轉子軸系與汽缸外形體積的變大,每當發生啟停時,都會有大量的熱量產生,造成機器設備的受熱膨脹,從而發生脹差。當轉子的膨脹大于汽缸膨脹程度,就會生成正脹差;相反,轉子的膨脹程度較小,則產生負脹差。脹差的程度應有所控制,高于標準脹差,則會引起間級的間隙變小,逐漸消失,進而使汽輪機內部發生靜摩擦,甚至出現轉子變形彎曲的狀況。所以,對于汽輪機中脹差的控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關系到行駛中的安全。
1 脹差產生原因
1.1 產生機理
汽輪機的整體都是由金屬構成,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熱量,導致發生膨脹,而膨脹的大小與構件比例有直接關系,實際結果需要根據膨脹系數進行計算。如果汽輪機處于對流換熱狀態,則受熱膨脹的比例與換流熱系數、流體流速有關。高壓汽輪在正常使用中,需要經歷從靜止到運行產生熱能的一系列過程,其中溫度差較大,進而汽輪機的汽缸相關參數都會受到膨脹的影響。機組啟動的初期,高壓缸質量較重,但轉子的重量不明顯,而處于運轉中的轉子受熱的接觸面是汽缸的5倍,受熱效果更加明顯。在運行過程中,在同樣的時間內,質子因為運轉速度較快,溫度上升程度也較高,而汽缸的溫度相比較下上升不明顯,極其容易產生溫差,即脹差。
1.2 脹差的計算公式
軸向相對值由轉子與軸承座之間的推力軸承確定,而推力軸承的具體位置則是轉子與汽缸軸向膨脹差值的相對平衡點。如果將汽輪機轉子帶高壓缸至進汽口的距離設為l,則可以認為兩者之間的平均升高溫度為t,這些數值的產生都是相對而言的,那么該橫截面上生成的相對膨脹值為l2=b×tl[1]。
1.3 脹差的允許范圍
脹差的大小對汽輪機的正常行駛會產生較大的副作用,帶來的安全隱患也較為嚴重。不單單使汽輪機的可使用年限減少,還會造成機組的大面積損壞。所以,一般它都會有較為標準的脹差報警值、與手動停機值,不同參數的汽輪機的脹差報警值也完全不同,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加以控制。
2 影響脹差的因素
2.1 機組運行工況對脹差的影響
汽輪機在冷態狀態下開啟,表現為正脹差。而從沖轉到達定速階段,汽缸與轉子的溫度都會因為運轉而生熱,而后者表現出的加熱速度更為明顯,其正脹差是呈現上漲的趨勢,如果該機組使用的是中壓缸,那么脹差的產生在缸內。缸的脹差變動不但會受到摩擦產生的熱量影響,同時與離心力也有直接關系。當汽輪機轉子達到3000r時,啟動過程到最后結束,兩者的正脹差值會到達最大峰值[2]。
在冷態沖轉中,主汽的壓力值一般控制在4.2Pa左右,溫度將會在420℃范圍內,使用高壓缸啟動的方案,主要環節包括:汽輪掛閘之后,第一步需要啟動1、2號中聯門,輸入閥限100%后,中壓主汽門打開,DEH采用TV控制,調到300r/min的速度,1~6號門全部打開,在大機轉速到達600r/min時進行摩擦檢查,結束后在采取2400r/min中使用中速暖機。如果熱氣溫再次到達260℃,并計算中速暖機時間,在3h之后,將會升速到2900r/min采取TV/GV切換,然后申述到3000r/min。
2.2 汽缸結構對脹差產生的影響
大多數的汽缸都處于水平法蘭階段,水平法蘭在升速階段時的溫度會低于汽缸,減小汽缸的膨脹程度,致使脹差的升高。尤其是汽缸的保溫措施會不大完善,其中的抽汽管道多,導致汽缸溫度的分布不大合理或是較低,進而造成汽缸的膨脹不完全,讓汽輪的脹差再次變大。汽缸疏水出現問題,會有一定的幾率造成下缸的疏水冷卻、讓溫度降低,進而形成上缸變形、向上拱起,致使相對脹差產生較大的變化。大容量的機組除外,它受到離心力的影響程度更大。
2.3 汽輪機初參數對脹差的影響
汽輪機發生沖轉前,會向軸封供汽,此時的軸封溫度高于轉子,轉子部分部位因受熱發生膨脹,會出現正脹差的降低或升高。當出現真空的降低時,為了保障機組的轉速穩定,需要適當地提升進汽量,影響到摩擦鼓風的力度,進而高壓轉子受熱,正脹差值也會隨之增大,相反抵押轉子減小。
當滑參數停機時,脹差會與負荷的數值呈現正比例關系,一旦負荷縮減,汽源的溫度需要再次達到350℃左右,此時的負荷數值最低,這時發生停機解列,對于機組的檢修時長而言也是有利的。另外,可以發現負荷的數值不斷在下降的同時,汽源的溫度隨之發生變化,進而帶來脹差的降低。即使偶爾出現汽源溫度再次升高的反復現象,但是總體而言與汽缸的膨脹程度無直接關系。因此可以得出,有效地控制汽源的溫度變化快慢就能直接調整脹差大小。
3 降低脹差的措施
(1)當機組為冷態狀態下開始運行,則產生正脹差,與之對應的解決措施就是:利用汽缸法蘭作為加熱設備,讓溫度升高的同時,讓兩者的膨脹相結合,縮短沖轉前的汽封供汽時間,將原本的汽源替換為較低溫度的能源,進而對升溫速度以及升溫程度進行控制,對負荷速度也進行調整,讓加熱程度更為均勻,將原本升溫的時間加長。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使用高壓脹差來進行控制。發現低壓脹差加大,可以適當地提高汽缸的溫度[3]。
(2)當汽機在熱狀態下運行,為了促進脹差在合理范圍區間內升降,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機組運行前,脹差多數情況下為負值。最開始時,轉子與汽缸的溫度都會較高,蒸汽的溫度較低則可以引進,起到有效的降溫作用,進而控制脹差的影響。因此,在啟動前,需要重點關注負脹差的數值,將其控制在適宜區間內。當機組正式運行后,就需要關注脹差的正負變化。
(3)在機組的正常運行當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防止脹差的持續增大:沖轉需要將汽溫的溫度保持在金屬汽缸之上,并將溫度的范圍控制在50℃~100℃。出現汽壓較大的情況,汽源的溫度則需要上升,防止轉子發生過度收縮,通常情況下軸封使用的供汽都為高溫汽源,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這類情況。
(4)真空維持的時間需要加長,并且注意加熱的速度需要提升,防止因為低速的停留而導致機組溫度的下降,將脹差進一步加大。
4 結語
隨著汽輪機的使用需求不同、汽缸機構上的不同、以及輪機參數上的不同,致使應對脹差變化的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論。脹差對于汽輪機的影響程度巨大,無論是在日常使用還是維修養護中,都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控制,才能盡量的延長汽輪機的使用壽命,避免其工作效率因為錯誤的使用而降低。同時,建議設置脹差在線檢測系統,將脹差的調整原理與高科技技術相結合,及時地監控脹差變化情況,及時地做出反應。對于脹差的控制方式,也應從脹差的計算公式著手理解,才能在實際應用中做到靈活、從容地面對脹差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劉敏.50MW汽輪機組起動過程中脹差正向增大原因分析[J].通用機械,2017(10):50-52.
[2] 張小剛.火電廠超臨界機組汽輪機脹差控制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7(11X):99.
[3] 張振宇,戚夢瑤.600MW機組超臨界汽輪機低壓缸脹差大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浙江電力,2017,36(3):59-61.
[4] 李鵬剛.1000MW機組脹差變化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現代制造,2017(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