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坤
摘 要:屋頂綠化是植物栽植于建筑物頂部,不與大地接壤的綠化,是用植物覆蓋屋頂平臺的一種綠化形式。廣義的屋頂綠化還包括在房屋外墻上進行垂直綠化。屋頂綠化有效解決了綠化用地不足的問題,是地面綠化的一個有益補充。增加屋頂綠化面積不僅會大大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還可以起到保護城市環境、改善城市氣候條件的重要作用,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關鍵詞:屋頂綠化 園林景觀 綠化空間 發展和推廣
中圖分類號:TU9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c)-0081-02
屋頂綠化是植物栽植于建筑物頂部,不與大地接壤的綠化,是地面綠化的一個有益補充。增加屋頂綠化面積不僅會大大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還可以起到保護城市環境、改善城市氣候條件的重要作用,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1 屋頂綠化的內涵
所謂屋頂綠化是指用植物覆蓋屋頂平臺的一種綠化形式。廣義的屋頂綠化還包括在房屋外墻上進行垂直綠化。垂直綠化是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立面或其他構筑物表面攀扶、固定、貼植、垂吊,使綠色向空間延伸,有效地解決綠化用地不足的問題。常用的有地錦等藤本植物。屋頂綠化形式多樣,不僅僅是屋頂的庭院或花園,也泛指在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等人工基質地進行綠化。
2 屋頂綠化的基本構造
屋頂綠化的構造是在建筑物或構筑物結構樓板、保溫隔熱層和屋頂防水層上增加了植物生長所需的構造做法。屋頂綠化種植區基本構造分層是:植被層、種植基質層、過濾層、排水層、屋頂完成面(隔根層、防水層)。
2.1 植被層
植被層是屋頂綠化的主要功能層。屋頂的綠化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吸收有毒氣體,凈化空氣,并能調節空氣濕度,改善氣候條件。與地面植物相比,屋頂植物生長位置較高,能在城市空間中多層次凈化空氣,起到地面植物達不到的效果。屋頂綠化的植物受種植條件、種植基質的深度與成分、排水情況及空氣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根據各類植物生長特性,選擇適合屋頂生長環境的植物品種,宜選擇耐極端氣候(耐旱、耐瘠薄、耐寒、耐夏季高熱風、耐較大的晝夜溫差)、根系淺且水平根發達、冠疏、抗風、生長緩、耐修剪、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樹木。花木最好選擇袋栽苗,以保證成活。
2.2 種植基質層
種植基質層與植物的生長和房屋結構承重能力密切相關。選擇種植基質既要考慮到適于植物生長的需求,也要考慮建筑物或構筑物的承載能力。種植層的土壤必須具有容量小、重量輕、疏松透氣、保水保肥、適宜植物生長和清潔環保等性能。目前,用作屋頂綠化的種植基質有自然土壤、改良土壤和人造土壤(輕量基質)。其中,自然土壤取材方便,有利于植物的自然生長,但荷載較重;改良土壤屋面荷載較輕,對屋頂的承重結構有利,但種植的植物受到一定限制。最常采用的是用各類介質來配置的人造土壤,多選用壤土、泥炭土(草碳土)、蛭石(珍珠巖、鋸末)等混合而成,也可選用具有一定肥力的其他介質。
2.3 過濾層
在種植基質層的下面是過濾層。其主要功能是不讓種植基質層的土壤滲漏到排水層,促使土壤層的多余水分順利排到排水層。過濾層材料應選擇既能透水又能隔絕種植土中的細小顆粒,而且耐腐、價格便宜的材料。可在種植土壤下鋪墊10cm的砂層,利用帶鋼網水管把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到排(蓄)水層中。
2.4 排(蓄)水層
屋頂植物排水不暢,會造成積水根部腐爛,還會破壞房屋屋面結構。排水層的主要作用是降雨和澆灌時能讓種植基質層中多余的水分流走,將其排放到排水裝置中。用于排水層的材料種類很多,我們通常是在過濾層下鋪設由礫石、焦碴或陶粒組成的排水層。這樣,植物種植土中的下滲水就可通過排水層排入屋頂的盲溝或管網中。
2.5 屋頂完成面(隔根層和防水層)
隔根層和防水層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隔根層是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層損害建筑物。在屋頂完成面中使用鋼性防水,這種防水層比較堅硬,而且上面還有一層水泥砂漿保護層,能夠防止根系穿透,這種情況可以不鋪設隔根層。但在防水層損傷和老化情況不清的情況下,應在綠化施工時鋪設隔根層,防止根系穿損屋面的防水密封層。防水層應選用具備不透水性、耐久性、承重性、耐菌性和耐機械損傷等性能的材料。我們可以選用瀝青防水巻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或聚氨酯防水涂料作柔性防水層,其上再鋪一道具有足夠耐根系穿透功能的聚氯乙烯卷材、聚烯烴卷材等作耐根系穿刺防水層,可起到隔根和防水的雙重作用。
2.6 其他技術要求
雨水綜合利用技術被逐漸應用于屋頂綠化。屋頂綠化收集的雨水通過循環使用可以達到開源節流的目的。另外,對于高層建筑的屋頂綠化,植物抗風倒要對其根部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具體可采取的辦法:(1)根部繩砣固定;(2)種植土內加金屬網;(3)根部支撐盤固定;(4)根部周圍固定;(5)種植土表壓重物。
3 屋頂綠化的發展與推廣
西方現代屋頂綠化技術起源于德國,20世紀60年代后,西方發達國家相繼建造各類規模的屋頂花園,如美國華盛頓水門飯店屋頂花園。而我國屋頂綠化起步較晚,發展于80年代后期,2000年以后逐漸在全國各大城市興起。屋頂綠化雖然具有美化、節能、改善生態環境等諸多特點,但由于對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建設成本高和民眾對其認識不夠等因素,使屋頂綠化在我國發展緩慢。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從政策、技術和認識等多方面入手,促進其發展和推廣。
3.1 屋頂綠化工作能否在一個地區廣泛推廣,關鍵在于政府的導向
首先要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制定相關政策:一是把屋頂綠化納入法規,制定統一標準,使其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各有關部門聯合進行規劃設計、施工,共同推進屋頂綠化的發展。二是落實專項資金。對新、改、擴建的各類工程要把屋頂綠化資金列入專項資金,使其有穩定的資金渠道。
3.2 制定一套全面科學的技術工作流程,在屋頂綠化的實際操作中嚴格按照制定的標準和技術要求認真施工,提高工作效率
對一項工程首先進行現場堪查,了解實際情況,然后根據勘查結果,研討制定規劃方案,再由設計部門根據規劃要求做出設計方案及效果圖,最終敲定后由專業綠化隊伍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同時,可以把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園林景觀中,挖掘獨特的生態資源,以打造獨具特色的屋頂花園。科學的工作流程會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和進程,從而進一步整體推動屋頂綠化事業科學規范有序地向前發展。
3.3 加強屋頂綠化的宣傳,提高民眾的認識
由于人們對屋頂綠化不了解,認為屋頂綠化造價高、維護麻煩,擔心施工或養護不當會對房屋造成損壞。這就需要利用政府、媒體、社區等多方面力量,廣泛宣傳屋頂綠化,通過網絡、電視、報刊等多種媒介,宣傳屋頂綠化的建造原理、技術措施、作用和意義,使人們加深認識,解除顧慮,自覺參與到屋頂綠化的建設和推廣中來,為屋頂綠化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社會氛圍。
4 結語
屋頂綠化正成為21世紀綠化、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它不僅有效節約了綠化用地,又調節了氣候和降低了城市熱島效應,更豐富了城市綠化景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要逐步推廣屋頂綠化事業,使其蓬勃發展,將城市更好地融于自然之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烈保,魏琦.屋頂花園(綠化)的種植設計[J].環境工程,2004(4):40-41.
[2] 毛龍生.人工地面植物造景.垂直綠化——城市綠化造景叢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3] 韓麗莉,馬麗亞.BIO-PARASO工法在屋頂綠化建植中的應用技術[J].建筑創作,2004(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