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
摘 要:煤礦安全培訓是提高煤礦職工安全意識,安全技術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石。特種作業人員是三項崗位人員中人數最多的,是高危崗位的直接操作者,他們的安全技能水平高低,直接關系煤礦的安危,因此構建科學有效的培訓體系至關重要。科學的培訓體系構建就是從政府部門監管、培訓需求調研、培訓師資培養、培訓考核中不斷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培訓質量的過程。
關鍵詞:煤礦安全培訓 特種作業人員 培訓體系
中圖分類號:TD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c)-0098-02
煤礦安全生產中,特殊工種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所在的崗位,容易發生事故,傷害自己和別人。特殊工種的工作融技術與安全于一體,特殊工種既要學習扎實的操作技能,又要更加地注重安全,因此相比較其他安全培訓而言,特殊工種的培訓任務更重,也更應該得到重視。現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談下如何建立科學的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培訓體系。
1 培訓存在的問題
1.1 培訓內容陳舊
現有的特殊工種培訓教材和課程設置中,理論知識偏多,重理論輕實踐[1]。安全基礎知識、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占據大量的篇幅和課時,而在學員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操作技能則安排了較少的課時,有時甚至匆匆點到為止,學員不能得到真正的學習訓練。講基礎的多,講專業的少,教材雖然經過多次修訂,但基本上是換湯不換藥,缺乏新技術的編寫,與已經不能適應煤礦生產一線的需要。
培訓內容的陳舊歸根結底是培訓教師知識的陳舊。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煤礦技術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很多教師的知識還是自己上學時的知識,后來的知識也是從書本到書本的“本本主義”。培訓教師很少到現場調研,即使到現場調研,也是流于形式,到煤礦轉轉,便寫出了調研報告,很少到工作地點跟班作業。特種作業人員是專業性很強的工種,如果不跟班作業,親自操作,很難發現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如果長此以往,那么培訓內容只能是無源之水,一潭死水。
1.2 培訓方法單一
當前煤礦安全培訓的方法多停留在講授法上,老師單一的灌輸,學員在下邊被動地接受,對于長期在煤礦工作的工人而言,讓他們坐下來安靜地聽講是很難的事情。長期的應試為主演變為通講題庫,題海戰術。好一點的也就是系統地講一下知識點,對于文化水平低的煤礦工人來說往往也是聽不明白。實操教學也存在的問題是設備能看不能用,基本不滿足現場一線的操作需求。甚至授課教師本人也不會操作,也是按培訓教材講授下操作步驟,引導學員通過實操考試。
1.3 送培單位不重視
送培單位往往重生產效益,輕安全,對于安全培訓的態度往往是迫于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府部門的壓力而應對一下[2]。在僅有的脫產培訓中,往往不讓脫產,只在考試前的前兩天突擊地進行考前復習與訓練。這固然是煤礦企業不能正確認識安全培訓重要性的結果,其實這也是煤礦不能協調好生產與培訓的結果,是相關管理者的失職。安全培訓是保證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很多企業領導卻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有些企業甚至把培訓當福利,培訓不該培訓的地面輔助人員,以應對煤炭監管監察部門的檢查,這是非常愚蠢和危險的舉措。
1.4 學員積極性不高
學員的文化程度往往很低,年齡較大,對他們來說,學習煤礦安全技術往往很吃力,這也是他們學習懈怠的重要因素。學員學習積極性不高還與煤礦企業的文化有關,有些企業重視培訓,他們的學員就能脫產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有些企業則不重視,認為培訓就是為了拿證,與企業的安全生產是兩碼事,殊不知這就使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的三駕馬車白白丟掉了一駕。學員對培訓沒有興趣還因為教師的培訓內容陳舊和教學方法單一,往往以教材和考試題庫為主,以教師為中心,以單向的灌輸知識為主[2]。一些適用于煤礦安全培訓的先進的教學方法不能得到應用和有效的推廣?,F代教育理念要以學員為中心,發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
1.5 培訓考核不科學
培訓考核包含理論和實操兩個部分。理論考試則以單選、多選、判斷等客觀題為主,這樣有利于實現機考,隨機組建試卷,有利于防止作弊,但這樣純粹的題庫不能系統的考察考生的理論水平,還助長了學員不學理論,只學題庫,甚至死記答案的做法,削弱了學員學知識的熱情。實操考試從最初的不考,到做理論試卷,再到手指口述,到現在的實操+模擬操作+手指口述,這從邏輯上形成了實操考試的最終狀態,但是實際操作中存在監考過松,稍微準備下,基本上沒有不通過的,考察不到學員的真實水平。
2 科學培訓體系的構建
煤礦安全培訓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相關方的共同努力,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更是如此,因此科學培訓體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2.1 強有力的政府部門監管
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加強煤礦安全培訓的監管、監察。煤礦企業是安全培訓的主體,對煤礦企業要由以前的主要查培訓沒培訓,證件有沒有、夠不夠轉變為培訓真不真,是否做到真脫產,持證人是否是干證件相應的工種,從根本上杜絕假培訓,應付檢查的現象。對培訓機構也要加強監管、監察,著重從師資配備上,從教學計劃、內容和過程上檢查,確保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是培訓人員現場所需。
2.2 扎實有效的現場調研
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各工種技能差異大,做好需求分析是保證培訓成功的基礎工作[3]。培訓教師要深入礦井一線,在煤礦企業的支持下展開調研,現場碰到什么問題,需要什么技能,煤礦一線需要什么知識與技能,煤礦人最了解,讓他們參與到培訓內容的制定中,向礦領導了解,向一線班組長和技術人員咨詢,同工人溝通交流。通過調查總結出所需培訓內容和適用的培訓方式。
培訓教師現場調研,不僅是需求調研,還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機會。培訓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培訓質量的關鍵因素,培訓教師如不到現場學習,知識還是上學時學的,很陳舊,不能適應現實培訓需要。因此,培訓機構每年應該組織培訓教師下礦實踐,了解煤炭工業技術發展,了解現場所需,做好知識更新和實踐技能的提升。教學相長,常教常新,只有這樣才能讓培訓內容生動具體,培訓方式不單一枯燥,讓參培學員積極性提高。
2.3 卓越的培訓師資
煤礦培訓機構以河南省為例,培訓教師每年都要參加一周左右的知識更新師資培訓班,這樣的培訓,更新了知識,加強了交流,學習了一些實用的教學方法,固然很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每年培訓形式大體相同,往往是專家講座的形式,參培教師參與性不高,往往難以運用到現實培訓教學中。
師資的培養,教學水平的提高,重在平時,所以應加強培訓教學管理。要對培訓教師進行日常教學檢查,督促其履職盡責,上好每一節課。對培訓效果及時進行評價,通過學員評價等多種形式及時評價,讓培訓教師能夠盡快地了解其自身不足,以利改進。組織培訓教師教研活動,譬如觀摩課、專題研究、經驗交流、教材教法討論等,讓培訓出現的問題在培訓過程中得到解決,讓老師快速成長。
2.4 科學的培訓考核
現有的考核方式有理論考試和實操考試兩元組成,往往執行時偏重于理論,這與特殊工種這種操作性很強的工作來說是不相適應的。理論考試也應避免只考客觀題題庫的做法,應該只設考綱和考點,不設固定題庫,來促進學員系統學習理論。根據我們培訓考核的實際情況,考核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手指口述+模擬操作的形式在短短10min以內考察了學員的基本功,但這也某種程度上使學員養成了為了考試而表演的習慣??茖W的培訓實操考核還應該以實際操作為準,真正的工學零距離。參照國內外企業培訓員工的考核經驗,可采用競賽的方式進行考核,實行末位淘汰,即每次實操考試設定一個淘汰率[3]。這樣就可使學員變學會為學好,真正扎實地學好基本功,避免為考試而考試。
3 結語
煤礦特殊工種的培訓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工程,需要政府部門、煤礦企業、培訓機構、培訓學員各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一整套科學培訓體系的構建。只有不斷完善科學的培訓體系,才能持續的提高培訓質量,夯實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海濤,劉嘉瑩.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煤礦安全,2008(1):92-94.
[2] 曾慶林.淺議如何提高煤礦安全培訓質量[J].煤礦安全,2004(2):46-48.
[3] 田子建,雷婧,劉社育,等.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面臨的問題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J].中國煤炭,2015,41(1):104-10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