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臻 王銅柱 尹生弟
摘 要:當前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城市教育教學中,同時也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農村中小學的教育也是當前發展的重點,對于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也是需要改革的一個重點,隨著我國農村教育工程的開展,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該文將從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教師 信息技術 應用能力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c)-0154-02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也是為了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的總體要求,教育部開始從2013年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注重對教師全員能力的培訓和測評,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根據有關的數據調查分析,我國有74%的中小學教師分布在鎮區和鄉村,占據很大比重,因此,提升我國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教師的進步。
1 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現狀
根據有關的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在職的農村教師,其中只有50%左右的教師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而且只有10%的教師會應用一些日常的編輯軟件,如Flash動畫制作和網頁制作等,基本沒有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手段進行學科的整合和研究。在當前信息化技術的的發展中,先進的信息技術逐漸引導教師進行持續進步,不斷學習先進的技術手段。但是在農村的中小學教學中,還缺乏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和新的教育技術,需要進一步進行改革和發展。
2 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原則
2.1 注重發揮主干教師的輻射作用
對于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需要注重發揮主干教師的輻射作用,能夠帶動整個區域內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安排一名優秀的教師負責區域內的輔導和研討工作,使鄉村區域的骨干教師能夠參與到教學中,然后通過網絡授課等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為學生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定時做好研討工作,使骨干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產生輻射作用,帶動整個區域內教師的共同進步。
2.2 強化學校的主體作用
對于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需要能夠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學校在整個對教師的培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需要指定專門的部門負責對教師的培訓管理工作,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按照相關的政策和固定,做好對教師網絡課程的選課和教學工作,督促教師積極參與到培訓中,及時完成在線學習,同時需要做好網上學習的進度管理,及時進行對網上課程學習的研究,要能夠保證教師按時完成對課程的學習。
2.3 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實際需求
在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之前,需要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會等的形式進行培訓分析,了解農村教師目前所處的一種狀態,同時針對信息技術的培訓如果與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全面了解教師對培訓工作的需求和看法,需要以何種方式進行培訓,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先進理念融入進去,注重與教師的交流與溝通。
3 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必要性
3.1 能夠為教育行業專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對于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需要加強教師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能夠從觀念上不斷更新,能夠意識到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的重要性,能夠有效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要針對農村中小學的發展情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注重學科教育理論和學科的最新發展,如果提升教師隊伍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就能夠為以后農村教育行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為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奠定良好基礎
對于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其中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方式,將學習到的新的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其中,掌握新的教育技術,同時需要不斷學習一些基礎理論知識,要重視掌握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注重教育教學實踐的發展,要從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出發,要從教學的實際情況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能夠從整體上提升中小學教師的能力,也為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4 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措施
4.1 注重在網上進行培訓交流
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講,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交流,對網絡交流學習進行量化,需要定時間、定主題,其中網絡上的交流需要設定一個討論區,注重讓教師們在討論區進行學術交流,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也能夠豐富線上活動。例如,可以讓教師在網上進行集中討論,在網上進行作業提交和測試,而且網站需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進行管理,能夠督促教師完成網上學習,也能夠保質保量地參與到交流中。
4.2 注重線下的研修交流工作
對于線下的研修交流工作,需要注重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以網絡作為載體,充分利用遠程直播系統,注重加強教學中的研究和討論工作,同時需要發揮中心區域的示范輻射作用,擴大教師的應用,而且線下的研修工作需要制定一定的研修方案,其中包括研修目標、研修內容和活動安排等。例如,通過以大片區學校教師的整體應用水平為主,注重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實現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通過將多媒體應用到研修中,需要教師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在研修結束之后,教師需要上交一份自己的學習報告和總結。另外,還需要學校能夠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制定相應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案,教師都能夠發表個人看法,做好對整體教學工作的測評,注重創新對教師的培訓和教學工作,也能夠提升整體的培訓質量。
4.3 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結合學科特點
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需要結合學科的特點,要了解在實際教學中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程教學中,要注重信息技術應用的目標取向,不能忽視了學生的體驗和發展。要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學科的教學有機聯系起來,保障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注重對信息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在掌握學科中一些必備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相應的信息技術能力,也能夠達到實現教學的目的。
4.4 注重信息技術學習與教學方式的統一性
對于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就是能夠為教學工作服務,信息技術的學習也是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輔助手段,需要教師能夠將各種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幫助和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推動農村中小學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也是當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點,而且對農村中小學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教學情況,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方式的提升和改革,同時需要教師進行層次化的培訓,根據教師的實際接受程度和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實現區域之間教師的互動。
參考文獻
[1] 袁文珍.信息技術環境下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現狀與提升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7.
[2] 劉青青,蔡建中.信息化環境下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南省X縣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6(2):4-7.
[3] 牛得草.小學語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6.
[4] 薛麗偉.安徽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教育現狀研究[D].聊城大學,2015.
[5] 何菲.農村中小學教師網絡課程資源應用能力培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