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蘭 李中清
【摘 要】
本文探討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護理經驗,根據患者健康問題提供特殊的護理措施。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及時進行搶救治療,術后密切觀察病人的血壓、心率(律)、呼吸、意識狀況及瞳孔大小等。當患者發生急性腦梗死時,立即通知醫生進行治療。術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經過2周的治療與護理后效果良好,患者順利康復出院。為臨床護理人員照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死;護理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240-01
急性心肌梗好發于老年人群,其早期主要的并發癥包括腦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且癥狀復雜,具有較高的致死率,且治療后常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1],治療護理難度較大。有研究顯示伴有附壁血栓形成的前壁急性梗死患者4 周內并發急性腦梗死的可能性則高達20%[2-3]。當急性梗死患者合并急性腦梗死時,其死亡率明顯增高,治療起來較為困難。2018年11月我科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死的患者,現將我院的治療與護理經驗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76歲,漢族。2018年11月15因間斷胸痛3天,未重視,5小時前胸痛加重,持續約1小時,伴惡心、嘔吐入院。發現高血壓病10年,具體治療不詳。體檢:體溫36.3℃ 脈搏73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壓90/60mmHg,心電圖提示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神清,精神一般,皮膚無黃染,口唇無明顯發紺,雙肺呼吸音粗,無明顯啰音,心率73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無明顯雜音,心臟相對濁音界無明顯異常,腹軟,壓痛(-),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無明顯浮腫。臨床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素健康狀況良好。輔助檢查結果:急診心肌酶譜:谷草轉氨酶53U/L,乳酸脫氫酶574U/L,C-反應蛋白74.45mg/L。血常規:淋巴細胞百分比17.70%,淋巴細胞絕對數1.08x10*9/L,紅細胞計數3.28x10*12/L,血紅蛋白101.0g/L,紅細胞比容30.20%,血小板計數397x10*9/L,血小板壓積0.43%,網織紅細胞百分比1.770%,高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7.60%,2018-11-21,急診CRP:谷草轉氨酶53U/L,乳酸脫氫酶574U/L,C-反應蛋白74.45mg/L。
2 入院治療
患者于2018年11月15日在心導管室行CAG+PCI術,左主干未見明顯狹窄。經手術治療后將患者安返病房。患者術后一個半小時出現意識模糊,煩躁不安,對答不切題。心電監護示室速,持續10s,立即通知醫生,給與治療,并加強床邊安全防護。患者神志不清,考慮急性腦梗死可能,11月16日行頭顱CT檢查明確診斷多發性腦梗死,且梗死灶較前增多。
3 護理措施
3.1 密切觀察病情。由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衰、休克及心律失常等并發癥發生的較早,且來勢較兇猛,從而給治療、搶救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應把病人安置在舒適、安靜、便于觀察的病房中,持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病人的血壓、心率(律)、呼吸、意識狀況及瞳孔大小等,如發現異常后及時通知醫生。
3.2 保持呼吸道的通暢。老年患者并發急性腦梗死時,反應遲鈍,誤吸率高,咳嗽、排疾無力,應加強氣道護理,盡量使患者頭偏向一側。對于排痰不利者給予經口或經鼻吸痰, 吸痰動作輕柔, 以免強烈咳嗽引起的心肌負荷增加。
3.3 飲食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常合并吞咽困難,且容易出現應激性潰瘍和胃腸功能紊亂,不能經口進食和意識障礙的患者應早期放置胃管,使用鼻飼泵鼻飼流食保證入量。飲食多以低鹽、低脂、低膽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宜。
3.4 二便的護理。定期監測患者大便情況,酌情給予緩瀉藥物,建議患者攝入充足的纖維素飲食以促進腸蠕動,必要時予以肛入開塞露輔助通便治療。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張力性尿潴留,必要時留置尿管,保留導尿。
3.5 肢體功能鍛煉。患者病情穩定后要經常牽伸痙攣肌肉,保持關節韌帶的正常伸展度,并給予按摩與被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輕或防止皮膚、肌肉的廢用性萎縮。
3.6 保持尿路通暢。準確記錄24 h 尿量,鼓勵自行排尿。留置尿管者,做好尿管護理。夾閉尿管定時開放,鍛煉膀胱肌功能,神智清醒排尿可控的患者可拔出尿管,增加舒適感減少泌尿系感染的危險。
3.7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及家屬溝通。要多詢問、多安慰、多鼓勵病人,消除各種不良情緒,鼓勵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康復治療。
4 討論
作為心血管科的常見急癥,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腦梗死具有共同的病因及病理基礎,所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死病情兇險。相關研究表明急性腦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發病率低,占2%~ 13%,但致殘、致死率較高,導致對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難度較大[4]。本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死病例我科三十余年來的第一例,患者是在術后2小時發生急性腦梗死的,通過對此患者的血壓、心電監護的密切監測,并及時糾正心律失常、心衰等[5],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患者的死亡率,使其順利康復出院。本次研究為臨床護理人員照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也加強了醫護人員對患者術后情況的科學及規范觀察。
參考文獻
[1] 巫天明.急性心肌梗死并發腦梗死32例臨床分析[J].甘肅醫藥,2012,31(08):604-605.
[2] 劉海軍,劉瑞德,孫晉民,等.探討血栓性疾病的診斷指標[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21(27):3441-3442.
[3] 古廣年,劉玉娟,張玉清.急性心肌梗死并發腦梗死26 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03,43(1):47.
[4] 宋海燕,李淑娟.腦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護理要點[J].中國病案,2013,14(07):79-80.
[5] 周宇璇,夏五妹.1例急性心梗合并腦梗并發室性電風暴患者的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