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玲
題目呈現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你的家鄉在哪里?你了解家鄉哪些民俗?試回憶一下,春節元宵,守歲、逛花市、吃湯圓;清明端午,踏青掃墓、看龍舟吃粽子;中秋重陽,賞月嘗月餅、登高插茱萸……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感受著或濃或淡的民俗文化氛圍。這風俗民俗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凝聚著濃濃的血脈親情。
請以“家鄉的風俗”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寫作導引
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主題為民俗文化,而關注家鄉民俗也是中考作文的趨勢之一。本作文題目不新穎但實在,能引導學生取材家鄉,突出家鄉特色,將學生血脈與家鄉情誼緊緊相連。
要寫好這篇文章,首先要明確選材。對于民風民俗,我們從小就耳濡目染,很是熟悉,但選擇哪一項民俗作為寫作點就不容易,既要熟悉該項民俗的特點,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意義。民俗風情一般可以通過家鄉特色美食及特定活動來展示,如果從美食角度入手,可以關注該美食的制作、味道、品嘗時的氛圍及其寓意;如果從活動角度入手,則應關注或熱鬧或溫馨的場面描寫,如賽龍舟或中秋祭月。
其次,在寫作過程中切忌面面俱到、記流水賬,選一項風俗詳寫即可。在寫作時,可以采用對比的手法,通過長輩回憶的方式進行今昔對比;可以動靜結合,例如春節時動態的舞獅舞龍場面及靜態的窗花對聯等喜慶的環境布置;可以采用細節描寫,描寫出親人在家鄉風俗中的舉止勞作及言談歡笑等;還可以采用一些創新的形式來寫,如以書信、解說詞、日記、電影鏡頭剪輯等。不管以怎樣的技巧或形式來寫,都要求對家鄉的民風民俗熟悉并帶有深刻情感,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多觀察、多思考,寫作時才有下炊之米。
最后,本次作文是話題作文,要求學生自擬題目。所擬定的題目應能恰當地概括文章內容,使用一定的修辭手法,使得題目能起到引人入勝、先聲奪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