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摘要:鋼琴演奏是一項審美藝術表現方式。在鋼琴演奏過程中,鋼琴演奏人員彈奏技巧,特別是觸鍵技巧的應用,對最終演奏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本文以鋼琴觸鍵效果為入手點,分析了鋼琴觸鍵技巧對演奏效果的重要性,以德彪西《月光》為例,探究了《月光》觸鍵技巧,并對基于觸鍵技巧的鋼琴演奏教學進行了簡單的探究,以期為鋼琴觸鍵演奏效果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觸鍵技巧? ?鋼琴? ?演奏? ?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4-0109-02
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社會音樂體系也在不斷的完善,鋼琴觸鍵技巧也逐漸成為鋼琴彈奏獨立的表現體系,這種情況下,如何靈活運用鋼琴觸鍵技巧進行鋼琴演奏,就成為鋼琴演奏效果提升的決定性因素。因此,為保證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的有效應用,對基于觸鍵技巧的鋼琴教學進行適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應用的必要性
“為了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就必然需要對音樂作品的風格進行深入剖析,若無法準確了解音樂風格特點,就無法保證音樂作品演奏效果”,著名鋼琴家周廣仁老師在某次演奏講座中明確提出[1]。而觸鍵技巧是鋼琴演奏人員對音樂風格理解程度的主要展現,通過對鋼琴演奏人員觸鍵技巧應用熟練、靈活程度及與音樂風格適應程度的判斷,可以確定相關鋼琴演奏的水平。
從歷史發展視角進行分析,根據地域、時間及音樂風格的差異,在鋼琴音樂演奏作品中觸鍵技巧的應用也有較大的變化。而隨著鋼琴音樂作品數量及難度的增加,對鋼琴彈奏人員觸鍵技巧掌握程度就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鋼琴彈奏人員需要逐步訓練鋼琴觸鍵技巧,以便根據每首音樂作品的形式,合理進行鋼琴觸鍵技巧轉變,保證鋼琴演奏效果。
二、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分析
(一)《月光》觸鍵技巧分析
《月光》是德彪西早期應用作品,具有朦朧、飄逸、舒緩的效果,其富有變換的聲色及音響效果,不但需要靈活的手指功夫,而且需要進行炫技性質的觸鍵技巧應用。由于《月光》中具有較多的連音,在實際鋼琴演奏中,鋼琴彈奏人員需要以輕柔的觸鍵理念,保證每一個音階間無間隔,即在控制鋼琴彈奏速度的基礎上,根據具體彈奏內容調整手指接觸面,保證整體曲目播放力度在p-ppp之間,達到柔弱且平穩的效果[2]。同時在演奏階段,鋼琴彈奏人員需要維持手指、手掌、手臂等關節呈自然放松狀態,以達到《月光》所需要的表現效果。如在《月光》第15小節彈奏過程中,由于其和弦變化較頻繁,因此在觸鍵技巧訓練時,鋼琴彈奏人員需要以和弦音與音間粘連為要點,在手指張開的基礎上,以掌關節為支撐,保證掌關節動作一定,并最大程度壓低手腕,貼近鍵盤,以便指尖可進行橫向位移。
(二)鋼琴觸鍵技巧分析
通過對德彪西《月光》觸鍵技巧分析,可得出鋼琴觸鍵技巧根據鋼琴表情符號、手指碰觸位置、旋律音型的變化,其對應的觸鍵技法也具有較大變化。如《月光》就以優美婉轉、安靜寧和為主要旋律特點,在觸鍵時需要控制觸鍵力度,達到音色朦朧的效果。
三、基于觸鍵技巧的鋼琴演奏問題及訓練措施
(一)大指第二關節觸鍵訓練
大指第二關節在訓練過程中,雖然可以提供充足的力量,但是并不能進行靈活的觸鍵。因此,在大指訓練過程中,為避免大指第二關節緊貼手掌情況發生,鋼琴教學人員可以大指第二關節獨立抬起訓練為要點,在一定時間內控制大指第二關節進行獨立運動。在實際訓練階段,鋼琴教學人員可以引導鋼琴學習人員在二指的輔助下進行練習,即促使大指第二關節、二指指尖相連,呈首尾連接的圓形,隨后以大指第二關節、二指指尖連接點為觸鍵點,進行彈奏練習。在大指第二關節穩定后分開兩指,利用二指進行彈奏訓練,以提高大指第二關節靈活度。
(二)塌指及塌掌訓練
一方面,在初級鋼琴彈奏訓練過程中,多數鋼琴學習人員常出現塌指問題,對后續教學造成了一定阻礙。據此,為避免塌指問題對后續鋼琴教學的影響,相關教學人員就需要采取塌指訓練方法。塌指訓練主要針對手指第一關節,即手指支撐力。在塌指技巧訓練過程中,主要以控制手指三個關節承受重力時維持穩定狀態為目標。在基本鋼琴彈奏訓練階段,鋼琴教學人員需要引導相關學生首先嘗試采用較小的力度進行基礎練習,然后在維持手型穩定的基礎上,進行彈奏力度的逐步增加,以提升手指第一關節、第二關節及其他關節重力承受能力。同時在日常練習階段,相關學習人員也可以進行手指第一關節支撐力輔助練習,如“勾手指練習”等。在勾手指練習過程中,相關學習人員可以與他人合作,要求其他人員勾住自己手指第一關節,開展“拉鉤”競賽,從根本上解決“塌指”問題[3]。
另一方面,由于掌關節直接控制了手指動作,部分鋼琴初學者由于掌關節支撐力較弱,在鋼琴彈奏中,極易出現塌掌問題。相較于塌指問題而言,在鋼琴初學者中塌掌問題出現頻率較高,影響范圍較大,據此,鋼琴教學人員就需要針對學生塌掌問題采取適當解決措施。塌掌訓練主要針對手指、手掌間關節,以非聯奏的方式,進行手指支撐力練習。手指支撐力練習主要以“提手,落下”為要點,控制訓練手指掌關節一定。在控制手指支撐動作一定的基礎上,依次對手掌、手臂、手腕、肩部等位置,進行調整,同時維持各部位呈自然放松向下垂落狀態,引導鋼琴學習人員感受被訓練手指及掌關節支撐力變化。隨后采用另外一只手掌,對被訓練手指及掌關節進行輕撫動作,并在掌關節自然撐起后,對其他關節部位放松狀態進行觀察。需要注意的是,在塌掌訓練階段,鋼琴教學人員需要以耐心的態度,全面、詳細的逐步對整個手掌手指進行訓練,從而保證掌關節支撐力訓練效果。
(三)小指訓練
在鋼琴曲目立體音響中,左右手小指分別承擔著最低音彈奏、最高音彈奏的任務,小指堅實度對整體音樂線條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鋼琴觸鍵訓練過程中小指訓練非常重要。在實際小指訓練過程中,鋼琴教學人員應根據不同學習人員小指粗細、長短及形狀的變化,適當調整小指訓練姿勢[4]。在基礎小指獨立訓練中,需要在手型舒展、平正的基礎上,引導鋼琴學習人員控制整體手掌向小指一側傾斜。同時由于小指無法自由進行抬起、彈下動作,可利用翻掌動作代替,隨后逐步控制小指進行獨立觸鍵練習,提高左右手小指堅實度。
四、基于觸鍵技巧的鋼琴演奏綜合教學措施
通過分析德彪西《月光》可得出,在鋼琴音樂作品演奏過程中,對手指觸鍵靈活度、爆發力、穩定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解決基礎鋼琴問題的前提下,進行鋼琴觸鍵靈活度、穩定性、爆發力訓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基于觸鍵靈活度的鋼琴訓練
手指觸鍵靈活度是決定鋼琴彈奏人員彈奏效果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在實際鋼琴訓練過程中,針對鋼琴初學者,可依據不同人員學習基礎,從鋼琴簡單鍵為入手點,引導鋼琴學習人員進行正確手型的練習[5]。然后依據自身手指最大張力,在可接觸鍵的范圍內進行按鍵練習。同時為最大程度保證手指靈活度觸鍵效果,鋼琴教學人員可依據塌指訓練方法,逐步進行每一個手指觸鍵靈活度訓練,逐步提高鋼琴學習人員手指反應靈敏度。
(二)基于觸鍵穩定性的鋼琴訓練
鋼琴觸鍵穩定性訓練不僅可以保證手指控制手掌的穩定性,而且可以促使整體鋼琴演奏動作更加到位。在鋼琴觸鍵穩定性訓練階段,鋼琴教學人員應要求鋼琴學習人員每一個手指與琴鍵緊貼,并控制指尖與琴鍵維持垂直狀態。以指尖為觸發點,逐步帶動手腕、手臂等關節動作變化,以保證整體音符彈奏的連貫性。
(三)基于觸鍵爆發力的鋼琴訓練
觸鍵爆發力需要手指、掌關節、手腕、手臂等多個關節作用,對最終演奏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在鋼琴爆發力訓練過程中,基于彈奏力量、速度及受力面積對彈奏效果的影響,鋼琴訓練人員在受力面積訓練及手指靈活度訓練的基礎上,利用重力彈奏法及聯奏訓練法,進行大力度、快速訓練,以促使鋼琴學習人員了解并掌握觸鍵爆發力利用技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鋼琴彈奏過程中,觸鍵技巧的培育至關重要。因此,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鋼琴教學人員應針對鋼琴學習人員具體問題,從手指第一關節、掌關節、小指、大指第二關節等方面,對鋼琴觸鍵問題進行逐一分析。然后根據具體鋼琴音樂作品風格特點,以培育手指爆發力、穩定性及靈活度為要點,強化開展鋼琴觸鍵技巧訓練,提高鋼琴學習人員演奏能力,為鋼琴學習人員靈活運用觸鍵技巧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熊大香.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J].都市家教月刊,2017,(02):230.
[2]周玨.淺析鋼琴演奏的觸鍵技巧與演奏方法——以德彪西《月光》為例[J].音樂時空,2016,(07):100-101.
[3]王曉蔚.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觸鍵技巧之管窺[J].戲劇之家,2016,(0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