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吉媚
第三方教育督導評估是教育督導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政府、學校、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多元參與教育評價體系的突破口,也是我國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管辦評分離,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舉措。
廣西作為國內較早開展第三方教育督導評估的省份,近年來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相關工作方案,致力于構建“政府管教育、學校辦教育、社會評教育”的新格局,推進教育評價專業化、多樣化,努力將教育治理體系改革落到實處。
一、發展歷程
2015年,廣西出臺了5年教育綜合改革方案,其中建立教育第三方督導評估機制是改革試點的項目之一。經過兩年的調研和論證,2017年底,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制定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第三方評估試點工作方案》,建立了由教育督導部門管理、專業機構提供服務、社會組織多方參與的專業化教育質量評估監測體系,對各級各類教育進行科學、系統、權威的評估監測,為推進教育教學管理改革提供依據和支撐,同時鼓勵委托第三方開展教育質量、教育滿意度、辦學績效、學生就業、政府教育治理、重大教育政策和工程項目等方面的評價。
上述工作方案規定,教育督導機構可委托獨立于行政決策機關、行政決策實施機關和行政決策對象之外的組織或者機構(以下統稱第三方,指與委托評估的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督導部門以及被評估監測方均無直接利益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的組織機構,主要包括具有教育評估監測專業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按照客觀公正、合法規范、嚴謹科學、注重實效的原則,運用科學、系統、規范的評估方法,獨立、客觀、公正地對教育領域的政策落實和相關工程項目的實施情況等方面進行數據采集、信息匯總、結果監測等,向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督導機構提交評估報告,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督導機構參考這一評估報告,開展服務指導、成果運用、完善管理、實地督查以及要求被評估單位限期整改等工作。隨著方案的印發,廣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機構均積極推進試點工作。考慮到廣西已經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開展了全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因此本文所述試點項目設定為學前教育階段。
2017年是廣西試點工作的第一年,全區111個縣(市、區)對轄區內登記在案的所有幼兒園、看護點進行了首輪評估。據統計,全區共有幼兒園1.18萬所(含登記在案的3581所民辦園),各縣(市、區)通過本輪評估,較為全面地掌握了當地幼兒園的辦學情況。在評估前,政府管理部門對幼兒園辦園行為存在的問題,多為經驗性的了解,尤其是對民辦園存在的問題不能全面掌握。在本輪評估后,各地行政管理部門獲得了較為客觀、全面、具體的第一手數據資料,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較有價值的參考。
廣西試點工作的要求是,由教育行政部門或教育督導部門通過政府采購服務方式,選擇有資質、有能力的第三方,簽訂委托合同,并向被評估單位印發相關通知。第三方評估機構根據前期合同約定事項,按照評估指標體系向被評估單位采集數據資料,并派出工作組對被評估單位進行實地核查,形成評估報告后向被評估單位反饋征求意見,被評估單位對第三方的評估結論無原則性爭議后,第三方將評估報告提交給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教育督導部門審定印發正式反饋報告。在以上工作步驟均完成后,教育行政部門或教育督導部門作為委托方,按照前期合同支付第三方服務費用。
廣西試點工作的現實情況是,全區14個設區市中有2個市委托了本市教育科研機構作為第三方開展相關工作,111個縣(市、區)中的絕大部分縣份對轄區內幼兒園、看護點開展的督導評估,均由行政部門組織教科研專家在幼兒園自查自評的基礎上,再進行實地督導評估。在工作模式上,多數縣(市、區)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安排具體工作,并直接支付專家的評估費用,專家組經過評議后給出督導評估結果并向教育行政部門提交反饋報告,最后由教育行政部門將反饋報告正式印發給被評估單位。試點工作中,僅有個別縣份由教育行政部門委托本級教科所組織開展評估,這一做法雖然符合第三方機構的大多數條件,但各地教科所雖有獨立法人資質,卻無獨立財務,其經費支出均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直接管理,并未形成嚴格意義上的委托關系,這與試點預期達到的效果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面臨的困境
總結近年來廣西的試點工作,發現仍面臨不少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市面上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數量有限。目前廣西具備督導評估工作資質和條件的社會機構、高等院校及其他科研機構不多,有幾家教育管理類高校設有評估中心,如廣西師范大學評估中心,但其主要負責本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工作,重心并不在基礎教育的督導評估上。各市、縣(市、區)教育科研機構(教科所或教研室)獨立性相對較弱,一般只能作為第二方代表教育行政機構進行內部評估,無法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委托關系。第二,市場上有教育評估業務的社會機構專業性不強。經過前期試點發現,廣西各地市面上運營的一些教育咨詢公司,其主要業務范圍多為提供信息化平臺建設及運行維護、在線教育和教學資源開發等,沒有專業的評估團隊。第三,缺乏相關的專業人員。當前,教育督導評估專業人員多為教育系統業內工作人員、一線基礎教育骨干教師,這些人員不宜作為第三方評估機構聘任的專家參與到第三方評估工作中。
從筆者調研的廣西幾家教育咨詢公司情況來看,這些公司作為第三方評估主體,對參與教育第三方評估有較大意愿,但也有一些顧慮,實際工作中主要面臨以下兩方面困難:一是第三方雖然有意向參與教育評估工作,但是在與市、縣(市、區)教育督導部門(委托方)初步商談時,委托方很難評估第三方的資質能否勝任該項工作,尤其是委托方對第三方專家庫中的專家不熟悉,不確定其是否為行業權威。二是由于第三方督導評估工作屬于市場新業務,相關的工作規范、評價方法和評價模式只能使用教育行政部門給定的工作文件和評估指標,這樣的方式僅相當于承接了教育部門的內部評價工作,很難從第三方的立場為委托方和被評估方提供更為專業、全面、精準的參考意見和建議。
總的來說,廣西的第三方教育評估市場不夠完善,服務供應商數量少,專業人員隊伍規模小,行業標準、工作規范等不夠成熟。在這個層面上,教育主管部門可采取廣泛宣傳、重點培育的方式鼓勵社會機構、社團組織參與到教育評估工作中來。同時,應積極運用評價實踐和專業教育兩種途徑培養相應的專業人才。
三、改進建議
從前期試點情況看來,廣西要想進一步提高第三方參與教育督導評估的質量,拓寬社會參與教育督導評估的深度和廣度,還應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市場培育、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評價機構服務規范。當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第三方評估試點工作方案》雖明確了第三方機構的準入門檻,也明確了試點項目評價指標體系,但這也僅是針對某個具體項目的具體規定,而對第三方教育評估的行業標準還未建立起科學體系。因此,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要立足于服務學生成長發展、推動學校質量管理改革等方面,制定第三方評估機構的邊界和評估所應實現的目標,逐漸形成行業服務行為規范,提高服務水平。
第二,建立評價機構專業標準。為了提高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的專業化水平,可以引導第三方參與研制評價工具、創新測量技術、完善統計與分析方法及手段,研究解決認知判斷的可靠方法,制定出個性化發展的方案,推進該行業整體專業水平的提升。同時,還應鼓勵第三方認真研究國內外教育實踐和國家教育發展政策,制定研發教育質量評價指標、標準、方式,并始終站在中立的角度,對區域或學校的教育教學相關情況作出客觀的評價,為行政管理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第三,培養評價機構專業人員。教育評價的專業性要求必須有大量的專業人員,但現有高校的教育測量與評價專業人才培養數量和水平未能滿足該行業發展的需求。為此,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引導鼓勵高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培養相應的專業人才。此外,可以鼓勵引導現有的有意愿從事該項工作的人員學習教育評估、評價方面的規范文件和評估標準,提高專業能力。同時,還應探索建立相關專業人才的資質認證制度,健全相關從業人員的準入門檻和退出機制,提高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該項工作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總之,廣西在開展第三方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時,應進一步明確政府、學校和社會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定位與角色,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之間的權責邊界,構建系統完備、公平有序的制度體系,讓第三方教育督導評估充分發揮應有作用,推進區域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