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平
摘要:本文以中學美術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合探究為主要闡述,結合當下社會需要更多有用型人才為主要依據,從情感教育介紹、在中學美術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價值、中學美術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出現的問題、中學美術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這幾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情感教育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運作效率,旨意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中學美術? ?情感教育? ?教學目標? ?生活化? ?互動式
中圖分類號:J2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4-0143-02
中學美術教育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課程,現在需要教師對美術教育做出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意識到美術教育對人發展的有效價值。傳統時期教育以鍛煉學生基本繪畫技術為主展開,無法全面系統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由于現在我國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需要在美術教育中大量融入情感教育,提升教師的思維力和想象力,增強人們對美術教育的認識。
一、情感教育介紹
情感教育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為學生打造適合學習的氛圍,增強學生對美術教育的認知,在藝術培訓過程中充分證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不是一門單獨成立的學科知識,是將其融合在教育過程中,并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自覺加入到美術教育中,在情感的帶動下對美術產生興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認可[1]。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要依據教師的引導學習,逐步完成布置的任務,加強學生和教師間的互動,活躍美術課堂氛圍,改變僵硬化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情感認知和投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
二、在中學美術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價值
中學時期是學生發展自身能力和素養的基礎階段,對培育學生情感教育具有積極作用,此時的學生情感波動較大,不夠穩定,所以教師要正確有效的引導學生掌握情感教育知識,幫助學生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擁有正確的情感觀。美術是中學學生需要掌握的必要藝術教育之一,所以要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積極融入情感教育,充分有效的挖掘學生的情感認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和基本素質,使得美術知識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條件的人才。而且,美術是一門增強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藝術,其藝術形式和情感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美術是依靠于情感釋放和表現的一種簡單形式,所以,在初中階段不斷融入情感教育是滿足學生基本需求的表現,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美術知識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情感認知,促進學生發展和進步。
三、中學美術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出現的問題
(一)美術教育程度不足
由于現在社會的發展,家長對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因此現在學校教師承受著應試考試和家長的雙重壓力,導致教師也對文化知識重視程度加深,忽略對學生技能的培訓和情感知識的投入[2]。教師對情感教育比較注重,不過并沒有將情感教育的價值滲透給家長,導致家長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對技能的培訓不夠注重,忽略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培育,使得學生對美術教育失去了興趣。
(二)美術課程比例較少
因為應試考試的原因不得不減少藝術課的課時比例,所以學生接受和學習美術的時間越來越少,更是無法接觸情感教育內容。在簡短的課時中教師一味的灌輸文化知識內容,大大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有效培養情感知識,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對學生在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培育具有阻礙作用。
(三)注入式教育占據整體地位
為提升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識,教師不停的加快教學速度,本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和發現問題的機會,但是教師卻一味的注入美術知識[3]。學生在美術課堂上一味的注入知識,學生無法充分掌握和理解美術知識,無法將美術知識和技術運用其中,長此以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受到阻礙,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互動,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對學生未來發展不利。
四、中學美術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情感教育融入
教師是講述和傳播美術知識與技能的領導者,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時,教師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情感內容,在教學中充分展現自身對美術教育的熱愛和情感投入,用自身的熱愛熏陶學生,點燃學生創作和學習的激情,滲透有效的情感。而且,教師要有效對美術知識進行研究和分析,在講解理論基本知識的同時,要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4]。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春天的暢想》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情感認知,讓學生展開想象,在腦海中想象春天的模樣,進而加入自身的情感聯想,提升自身對美術這門藝術的情感投入,增強學生對創作內容的情感投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二)制定美術情感教學目標
在中學階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思想,所以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系統有效的觀察和思考,用正面積極的話語鼓勵學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學生,不能在表面上對學生的情感認知進行評判。特別是針對情感教育在美術中的融入,教師要明確情感教育目標,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形式[5]。教師要努力為不同學生制定有效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加入恰當的情感,激發學生爆滿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加入更多情感。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筆墨丹青》時,教師要根據學習中學生的特點和個性設計教學目標,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美術教學內容,適當投入充足的情感,感染和熏陶學生,提升學生對美術教育的情感投入。
(三)以互動式教學模式融入情感
教師和學生是組建課程教學的主要因素,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采取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加強和學生間的互動,提升情感教育的滲透和融入。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拋棄傳統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自主創新和研究的教學過程,使得學生能夠在互動中自覺掌握美術知識,加深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自身的情感投入,提升美術教育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將自身情感傳授給學生,不斷熏陶和感染學生,增強學生對美術的情感投入[6]。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為生活增添情趣》時,教師要注重和學生間的互動,通過實際生活引入知識,針對實際生活為學生創作美術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理解,從而投入更多情感。
(四)結合生活化教學方式融入情感知識
所有藝術都來自實際生活,美術是人們需要掌握的一門比較典型的藝術,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注重結合生活化教學形式融入情感知識。美術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知識的講解,還要帶領學生們到課外進行學習,從生活中感悟美術知識,使得學生通過自身的知識積累感受美術知識中的情感變化,增強學生的創作能力,提升學生對美術的情感認知。而且,教師可以依據知識將一些實物引入到課堂中,使得美術教學和實際生活融合的更加貼切,通過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感受情感變化,提升學生對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插花》時,教師要將一些插花藝術引入到課堂中,通過學生自主動手掌握插花內容,激發學生創作意識,使得教學和生活結合起來,提升學生對情感投入。
(五)將情感教育融入到美術課本中
在實際美術教育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等設計美術課本,注重情感知識的滲透,所以,設計美術課本時,編輯部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以此提升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知,增強自身的情感變化,為社會培養更多順應社會的人才。而且,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效挖掘課本內容中情感教育內容,結合自身情感和美術知識進行,講述給學生,為社會提供和培養更多全能型的人才,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結語
情感對學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教師要注重情感知識的投入,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情感教育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得學生具備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思想。因此,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合理有效的滲透美術知識,意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價值,充分挖掘美術課本知識,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毅.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8):114.
[2]靳曉麗.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J].福建質量管理,2016,(05).
[3]武靈梅.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3,(45):181.
[4]劉燕.簡述情感教育與高中美術教學的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5,(01):186.
[5]丁海青.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5,(22).
[6]沙擁軍.探究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