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禎
摘要:藝術團是重要的大學生團體組織,對藝術骨干進行培養的主陣地。藝術團所發揮的作用遠遠不僅限于對學生藝術水準的培養及提高,而是為大學生樹立能夠積極面對生活困難的勇氣,在藝術表演中陶冶情操,對優秀人格的培養提供正面積極的影響。從高校的角度來講,加強藝術團的完善,積極推動藝術團相關活動的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藝術團及學校的整體知名度及影響力。盡管現階段大部分高校都已經完成了藝術團的構建,將其作為校園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又因為在藝術團的建設過程中,不具備較為完善的建設經驗、硬件設施等關鍵性基礎,從而使得藝術團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緩解學生壓力,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等目標。因此,本文便是將藝術團的建設作為主要研究案例,以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為切入點,進行較為全面的論述,將推動廣大高校藝術團建設作為根本宗旨,為校園文化建設進程的推進提供若干意見。
關鍵詞:學生智力? ?創新能力? ?藝術團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4-0172-02
大學藝術團擁有至少兩個藝術團,包括大學生舞蹈團以及大學生合唱團,上述藝術團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在表演、演奏等方面的藝術技巧,著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理解以及展示功底。常州工程學院大學生藝術團至今為止已經擁有了較高的實踐成果,如:“一二·九”大合唱比賽及“五月的花海”舞蹈大賽的舉辦、江蘇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兩項,二等獎若干項等,將這些作為理論依據,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在藝術團中參加相關活動,從而完成藝術實踐目標。與此同時,學生通過這種表現形式實現了智力、創新、交往等方面的全面綜合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逐漸提高,進一步推動學生優秀品質的培養,使其能夠在各種突發事件中保持高度冷靜。針對藝術團在學生生活中的影響,其在大學生進步及發展過程中表現出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藝術團現存的普遍問題
(一)人才匱乏
當今大部分藝術團均是藝術生及相關愛好者組建而成。藝術生在藝術學習過程中要對相關的藝術文化進行獲取,在文化課學習方面也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從而使得藝術生在訓練方面所具備的時間不夠充足,難以對藝術活動的排練、演出投入過多的精力。而相關愛好者則是因為不具備較為系統的藝術知識及技能培養,所以在藝術活動的舉辦過程中不具備較高的專業性。綜上所述:現階段藝術團中普遍存在的困難之一便是人才匱乏。
(二)指導能力不完善
大量的高校藝術團在指導老師的任教方面以外聘、無編或者本校藝術教師居多,正是因為這種社會現象,使得指導老師在進行藝術指導的過程處于指導不完善的發展局面。1.外聘教師各自作用,無法長期針對藝術團完成持續、有效的指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藝術團的進步;2.無編教師則會在工資薪酬等等方面普遍低于在編教師,從而因為激勵機制的不完善使其無法真正投入到工作之中,不具備較為顯著的指導效果;3.本校老師因為還擔任著本校的專業教學安排,所以同樣無法集中精力給予藝術團足夠的藝術指導。
二、大學生藝術團對教育大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
(一)智力方面
藝術團的建設會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智力的培養提供積極影響。針對音樂而言的學習與普通知識學習之間具備明顯的差異,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演奏出觸動人心弦的作品。學生需要對大腦進行持續使用的同時,還要將情感投入到音樂演奏之中,從而才能夠將樂器本身的音色進行充分發揮。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演奏出真正受人欣賞的曲子。所以通過藝術團活動的實踐及學習,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促進學生智力的提升。
(二)創新方面
藝術團的建設在學生創新方面發揮著極為明顯的推動作用。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的時候,需要對自身創造性思維進行實時發揮,從而發揮出藝術想象力,突破原有藝術技巧的束縛。藝術的培養需要經過不斷的創造,優秀的藝術家不僅僅要對自身演奏的作品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解,更要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創造,即便是相同的曲子,也會隨著演奏著的思維變化展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在藝術團建設過程中,學生需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深入的創新,藝術指導老師也會激勵學習大膽去創新、去開拓。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會使得音樂演奏更具感染力,吸引更多的觀眾進行欣賞。
(三)人際交往方面
語言有國界,音樂無國界。音樂可使不同人之間能夠建立更加穩固的全新聯系,獲得更加新穎的社交體驗。藝術團可以將其視為一個大家庭,學生不僅僅能夠從中獲得音樂相關的技能知識,還能夠在藝術交流過程中,促進自身交往能力的提高。如演奏或演唱一支優秀的音樂作品時,需要整體人員的積極配合與協作。和一般學生進行比較,參與藝術團的學生不存在孤僻現象,藝術團的成員則在人際交往、社會適應等方面表現出優異的適應力。藝術團的建立正是基于這種原因,盡管藝術團中的學生具備多種多樣的專業,但是大家都具備對音樂的無限熱愛,從而使得彼此間能夠在共同話題的基礎上構建出更為穩固的情誼,進一步促進了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提升。與此同時,也會使得學生修養得到進一步提升,良好的人品修養在人際交往中發揮較為關鍵的作用。
(四)思想政治方面
藝術團內部成員之間通常具備較為密切的關系,藝術團成員積極組織項目活動及藝術排練,這種藝術團環境便是藝術團長期存在的重要前提。課余時間下,學生能夠在藝術團的各類活動中收獲自我價值,從而適應藝術團建設過程中的各項任務,為以后適應社會生活提供堅實的基礎。在表演的作品中收獲某種榮譽的時候,會從心底產生一種自豪感及榮譽感,能夠在藝術團后續的活動舉辦中給予更加充足的責任感。在藝術團活動的舉辦中能夠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關鍵方式。
三、藝術團文明建設的未來規劃
(一)促進思想認知的提升
針對思想認知而言,需要進行長期有效的培養及提高,對藝術團在高校文明建設過程中發揮的現實意義進行充分了解,在藝術團發展進程中給予足夠的重視,以此為發展目標,高校應當將藝術教育融入到德智體教育體系之中,積極舉行各種具有教育意義、政治意義、娛樂意義的演出活動,從而烘托出良好的校園藝術氛圍。除此之外,還要對藝術團活動的舉辦給予足夠的支持,積極采購相關基礎設施,為其申請合適的活動場地,從而為藝術活動的順利舉辦提供基礎保障。
(二)提高團隊建設意識
應當在藝術團團隊建設意識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促使團隊得到更為規范的發展進步,對藝術團成員的整體素質進行持續提升,提高在藝術團中的整體管理機制。以此為目標,應當構建科學、合理的藝術團發展規劃,在人員、成本等方面做好預算策略,并為相關活動的舉辦提供具備較高專業性的指導老師。除此之外,還要健全藝術團的內部管理機制,從而確保各類活動舉辦的高度紀律性,使得藝術團得到健康、穩定的進步與發展。
(三)加強骨干力量的培養
應當更加積極的對藝術團骨干力量進行培養,選擇優秀的導師及學生,提高對學生的整體藝術要求。以此為目標,需要提供具備高度責任心及專業性的老師對藝術團活動進行更加深入的指導。除此之外,還要對團干部進行積極有效的培養,充分挖掘出具備組織能力、思想素質的優秀學生,將其培養為藝術團中的中堅力量。
四、結語
高校藝術團在培養學生整體能力方面具備較高的積極意義,在學生智力方面、創新方面、人際交往方面都具備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藝術團是整個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進行藝術教育的過程中,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及責任感的培養。在現今社會下,音樂治療所發揮的實際作用正在不斷被發掘。相關科學數據表示:音樂及音樂類似的活動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治療患者的作用。所有的高校藝術團都通過自身微薄的力量為自閉兒童提供幫助,在完善自身藝術素養的同時,為社會提供正能量。
參考文獻:
[1]李佳.“一帶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學生藝術團構建探析[J].藝術評鑒,2018,(06):169-170.
[2]付相宜.人力資源管理視閾下大學生藝術團的建設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8,(03):454.
[3]周游.大學生藝術團小提琴演奏員調式音準建立的途徑[J].黃河之聲,2017,(23):51.
[4]陳溢,張永強.“一帶一路”背景下僑校大學生藝術團建設路徑優化研究[J].藝術教育,2017,(Z8):166-167.
[5]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舉辦大學生藝術團40年藝術教育成果展演[J].河南教育(高教),2017,(11):11.
[6]謝菲.小議大學生藝術團的藝術教育理念——以大學生藝術團舞蹈團為例[J].藝術科技,2017,30(0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