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霞
【摘要】夏丏尊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語文教育家、翻譯家和出版家。在從事國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他有著許多獨特、先進的見解,構建了獨具特色的語文教育思想體系。文章主要闡述了夏丏尊在閱讀教學方面的思想。
【關鍵詞】夏丏尊;閱讀教學;國文;語感論
夏丏尊先生在《關于國文的學習》一文中曾描繪過自己心中一個理想的中學生:“他能從文字上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用文字發表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不至于理解錯,發表錯。他是一個中國人,知道中國文化及思想的大概,知道中國的普通成語與辭類,遇不知道時,能利用工具書自己查檢。他又是一個世界上的人,一個20世紀的人,他也許不能直讀外國原書,博通他國情形,但因平日的留意,能知道全世界普通的古今事項?!?/p>
我們可以看到,夏丏尊先生界定了閱讀和寫作的基本定義,在夏丏尊先生看來,“閱讀”是“從文字上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而“寫作”則是“用文字發表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閱讀和寫作是緊密聯系的,學生通過閱讀積累知識,掌握寫作的技巧和能力,又通過寫作運用這些技巧和能力,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體驗。能閱讀,能寫作,這就達到了學習文字的目的。
閱讀教學,自始至終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夏丏尊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中,我們能看到眾多關于閱讀教學的獨特思想,被評價為“用科學的教授法將形式上所含的規律一一指出”“使語文教育的嚴重問題能夠有一個可能解決的學術基礎”。
一、閱讀的范圍
夏丏尊先生認為“國文”學科是特殊的,而中學生這一群體也是具有其特殊性的。中學生的閱歷有限,在讀書方面需要教師的引領和指導,而這種指導也是以學生自身的情況為依據的。在夏丏尊看來,“讀書并不是風雅的勾當,是改進生活、豐富生活的手段,書籍并不是茶余飯后的消遣品,乃是培養生活上知識技能的工具”。
關于閱讀,首要的問題就是“讀什么”。當時的中學國文還沒有標準讀本,而中學國文課程中的讀物,很大一部分都是選文。夏丏尊先生對于選文和教師制定的課外書籍進行了一番述說。
對于國文課程中的選文,應該注意切實地學習:“收到一篇選文,對于其本身的形式與內容,原該首先理解,還須進而由此出發,做種種有關系的研究,以擴張其知識?!边@一點與葉圣陶先生的“例子說”是一致的:“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技能?!?/p>
夏丏尊把中學生的閱讀范圍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應該閱讀的是關于職務的書,第二就是參考書,第三則是關于趣味和修養的書。除此之外,夏丏尊先生主張學生學習古典文化知識,包括古代歷史、古代文學,還有哲學的原書等等,以求知識的充實。夏丏尊認為讀書與生活不是割裂開來的,而是具有密切的關系,是“聯成一氣、打成一片”的。由此可見,夏丏尊所推崇的是一種基于生活的大文章觀、大語文觀。
二、閱讀的方法
夏丏尊在《學習國文的著眼點》中提出:“我主張學習國文該著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就是說諸君學習國文的時候,該在文字的形式方面去努力?!蹦敲?,文字的形式是什么?
這里的形式,是相對于內容而言的,對于國文科本身而言,文字是記載事物情感情意的東西,這里面的內容就是事物和情意,那么形式就是詞句和整篇的文字,這些形式構成了內容。章法鍛煉結構的法則、句子的構成方式、用詞的習慣等等,這些都是形式。夏丏尊認為對于國文科的學習,形式是重要的,部分文字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但是形式上卻有相似相同的地方。盡管語言文字的內容有著千差萬別,但是在語言文字的表現形式上卻存在著可以遵循的規律。這里的形式分為三層:第一層是關于詞的,其次便是關于句子的,最后一層是關于表現方法的。文字語言由詞構成句,由句構成段落篇章,又寄托著思想和情感,而如何表達這種意思和感情,就是表現。
注重形式,并不是說輕視內容。國文科是學習語言和文字的學科,文法修辭是重要部分,不可能存在沒有內容的語言文字。只是說在學習國文科方面,需要注重的不是事情、情感的本身,而是學習對這些東西的表現方式和方法。
夏丏尊把閱讀的方法分為精讀和略讀兩種,略讀的目的在于觀其大意,理解文章的內容,而精讀的目的則在于仔細揣摩和鑒賞?!熬烷喿x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睂τ陂喿x好的作品,夏丏尊認為不僅僅要能夠理解感悟字面的意思,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三、閱讀的層次
夏丏尊把閱讀分成了三個層次:理解、鑒賞和觸發。夏丏尊認為,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一就是理解,理解包括關于詞句的理解和關于全文的理解,后者以前者為基礎,但僅僅把握了辭義的理解,并不能完全理解全文,需要以句子的理解為基礎,融匯理解段意,掌握各段的要旨,從而理解全文的真意所在。對于閱讀而言,僅僅理解其意義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引出了另一種層次,也就是鑒賞?!伴喿x了好文字,如果只能理解其意義,而不能知道其好處,猶如對著一幅名畫,只辨識了些其中畫著的人物或椅子、樹木,等,而不去領略那幅畫的美點一樣?!彼栽陂喿x中,理解掌握了詞句段章的真意之后,還需要知曉文字的好處所在。
夏丏尊認為,鑒賞的能力不僅因人而異,也因時而異。鑒賞不能憑空而來,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與此同時,鑒賞要冷靜,好的作品要學會重復讀,初讀把握內容,理解文意,再讀時用心咀嚼鑒賞,求得新意。
在鑒賞的過程中可以把前人鑒賞的結果作為參考,但在此之前,要以自己的體驗為基礎,把自己放進所讀的文章之中,對于文章的鑒賞而言,讀者也需要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在對于前人的鑒賞法的繼承和發揚方面,要學會分辨好與壞,用自身的知識與能力去鑒賞。
觸發便是在重讀之后所讀出新的意味:“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這種觸發將閱讀和寫作聯系起來,成為讀者作文的好材料。
回顧我國語文教育的發展史,夏丏尊先生的教育思想貫穿于他一生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為我國的語文事業貢獻了長久的養料和動力,在畢生從事語文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過程中,他始終充滿熱忱。他在閱讀教學方面的教育思想不僅在當時產生了重要影響,至今仍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閱讀的方法和閱讀的層次方面,對于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而言,起到了參考和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丏尊.夏丏尊文集[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
[2]杜草甬,商金林.夏丏尊論語文教育[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3]夏丏尊,葉圣陶.文心[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
[4]孫娜.夏丐尊語文閱讀教育思想探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5]蔣云飛.夏丏尊語文閱讀寫作觀淺析[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1(05):44-45.
[6]葉圣陶.葉圣陶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