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深入研究大學生社團的特點和現狀,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措施,提出了大學生社團在管理、培養上的兩種創新模式:“社團+支部”創新社團管理模式,“社團+公選課”創新社團培養模式。
關鍵詞:大學生社團;管理;創新
大學生社團是高校學生在自愿基礎上自發組織而成,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愿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大學生社團是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高校第二課堂的引領者。這些社團可打破年級、系科的界限,團結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發揮他們在某方面的特長,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大學生社團形式多種多樣,如學術問題、社會問題的討論研究會,文學藝術、體育、音樂、美術等方面組成的活動小組,有文藝社、棋藝社、攝影社、美術社、歌唱隊、話劇團、籃球隊、足球隊、數學社、物理社、化學社等等,每年各社團以其具有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多樣性的社團生活吸引眾多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一、當前大學生社團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社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是校園文化的有效載體,是以班級、年級為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補充。然而,近年來大學生社團的發展也存在這很多問題。很多社團會員少,穩定性差,多數集中在大一學生,大二以上學生陸陸續續退出社團,不愿繼續參加。很多社團活動內容假、大、空,搞花架子。很多社團光有其漂亮的名字,沒有社團本該有的內涵,活動內容空洞、與社團的內涵建設不符,甚至相距太遠,重友誼交流、輕內涵建設。大學生社團本該是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但很多社團在這方面起到的作用不明顯,甚至有起到反作用的情況。
大學生社團在促進學生進行實踐鍛煉、豐富校園文化和成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存在的問題,造成了大學生社團的發展出現了瓶頸,呈現出表面繁榮,實則漏洞百出的局面,甚至某些社團會被社會人士利用,打著利于學生的幌子,對學生進行一些有悖于主旋律的思想浸入,本該成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陣地,卻成為了一大缺口。大學生社團存在的諸多問題究其根源還是社團自身建設的問題, 很多大一新生本是憑著強烈的意愿加入了社團,但是加入社團之后發現對他的影響不大,覺得沒意思,自動退團,如果社團建設內容形式實在,和社團本該有的內涵吻合,那團員們就不會覺得沒意思,就不會退團,如果社團自身建設有思想性,覺悟高,政治性強,自然也不會偏離軌道。
二、“社團+支部”創新社團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大學生社團的指導、監管部門一般是學校團委,大學生社團的管理模式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針對大學生社團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對社團的“自我管理”加強指導、引導尤為重要,自我管理得好的社團出的問題就少,發展得也好。怎樣加強對社團的引導呢? “社團+支部”創新社團管理模式會是一個好辦法。充分用好黨建帶團建,通過黨支部與社團結對,設置支部指導老師和專業指導老師,實行雙導師制,雙導師均不干涉社團內部,專業指導老師在社團所屬的專業范疇提出建議意見,而支部指導老師可將學生黨建工作融入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同時實現學生黨建工作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兩促進。例如紅木棉義工社可以和學校工會黨支部結對,給社團設置一名社工相關專業的指導老師作為專業指導老師,工會黨支部的一名老師作為支部指導老師,專業指導老師在社團開展活動的社工、義工等專業知識方面起引導作用,有了工會黨支部的引導,社團活動可能在經費、物資、項目來源等方面都可獲取上級工會、相關系統的幫助和支持。這樣社團活動的層次、深度、影響力等都獲得了黨支部的影響,可以大幅度提升,也不用擔心在思想上活動會偏離軌道。而黨支部在學生黨建方面的工作也落地,更加充實飽滿。像綠色環保協會可以和學校后勤黨支部結對,大學生合唱團可以和藝術系黨支部結對,遠航旅游協會可以和旅游系黨支部結對等等。社團應找在內涵建設發展方面相匹配或者有些關聯的學校院系或部門結對較好。
三、“社團+選修課”創新社團培養模式
社團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究其根源還是社團的內涵建設達不到團員們的預期。怎樣提高社團的內涵建設呢?從培養上下功夫,不能任由社團自生自滅,作為專業指導老師很重要,指導老師的培養模式更重要。大多數高校都會給社團找一名專業指導老師,但是專業指導老師一般都是有課才來學校,平時基本上見不上面,因此指導也就無從談起。“社團+選修課”創新社團培養模式會是一個好辦法。高校一般都會開設面向全校學生的選修課,我們將對社團會員的培養與教學上的選修課聯系起來,例如大學生合唱團,合唱團的專業指導老師在全校開設合唱選修課,合唱團的成員報名上該選修課,這樣大學生合唱團的培養,遵循教學規律,在有大綱、有計劃情況下進行。這比傳統的設立一名指導老師進行零散式的指導在培養效果上會好很多。實踐證明,采用“社團+選修課”培養模式培養的社團在培養質量上達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像乒乓球協會、足球協會、校舞蹈隊、辯論隊等社團均可采用“社團+選修課”的培養模式。
四、結語
總之,社團的發展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模式的創新,創新必須確立正確的指導思想,科學地管理和指導社團,確保社團全方位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曼霞.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活動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2] 黃景.藝術院校的社團建設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年14期.
[3] 張守興.高職學生社團活動的定位及其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作者簡介:劉爽(1979- ),女,漢族,貴州遵義人,本科,團委書記,計算機應用副教授,研究方向:共青團發展、計算機模式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