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稻盛和夫
學校里有成績好的學生,也有成績差的學生。我自己在小學時代對學校的學習不感興趣,預習、復習自不必說,就連課外作業幾乎都不做,只知道玩樂。所以畢業時的成績單讓我很狼狽。
但是經過一年普通高小的復讀生活進入初中后,我開始認真學習。平時感到最棘手的數學,我從小學四年級的課程,也就是最基礎的部分開始重新自學。
那是因為我想到,基礎不牢固就不能建設高樓大廈。打實基礎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常讓人覺得煩瑣枯燥,興味全無。何況3年前的小學數學,進入初中后要再學習,在別人眼里這或許是一件傻乎乎的事。
但是,我思考自己為什么害怕數學,結果我意識到,那是因為我對數學最基礎的東西沒有很好領會,所以我決定從小學課程開始重新溫習。可以說,每當追溯起我重新學習小學數學這件事,我都會覺得它改變了我后來的人生。曾經不擅長的數學變成了我最喜歡、最得意的科目。 我因此考入了理工類大學。
我想,人也像早稻和晚稻一樣,既有早熟、很早就嶄露頭角的人,也有晚熟、大器晚成的人。

在學校學習的階段,早稻式的人很早就能取得優良的成績。晚稻式的人在早稻式的人成績上升的時候,還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成績很差,落后于人。
這種情況,大體上是因為以前的基礎學習階段不用功,即使后來想努力,因為基礎不好,成績也上不去。
實際上,我進入初中后,從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開始重新學習,就是因為考慮到:“晚稻式的人雖然學習上落后,但是如果能重新學習小學以及初中已經學過的課程,打好基礎后再度努力,成績很快就能提升。”
在美國,晚稻式的人物,往往進了大學才奮起直追,進而開拓新的道路。
而在日本,往往到初中為止的成績,就決定了學生的前途,決定了一切。但是我認為,成績不佳也不必氣餒,只要從當時開始發奮努力就行。
同學們中間,也許有人認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成績總是上不去”,因此灰心喪氣。但實際上其中很多人,在課上的學習中,因為小學、初中所學的重要的基礎部分被忽略,所以即便專心聽課也很難理解。因成績不好而苦惱的人,我認為不妨拾起最基礎的課程重新學習。
“怎么能做那樣的蠢事呢?”有人或許這么想。但是,只有這種踏踏實實的努力,將來才能開花結果。實際上,我就是用這個辦法提高了成績,并塑造了今天的我。
年輕人,你們背負著社會將來的希望。從現在開始努力絕不算遲。我勸你們,即使是繞遠道,也要回歸原點,從基礎開始,重新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