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孫富奇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貨物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整齊的貨架;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物流世界的美妙。”在物流行業中,生產“機器慧眼”的制造商不乏少數,但有這么一家,不僅讓機械雙眸清澈,更讓智能裝備所及之處,一片井然,它就是——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海康機器人”),一家自主研發機器視覺、移動機器人產品和算法平臺的創新型企業。在2018Ce MATASIA現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專訪到了海康機器人營銷總監楊卓,針對最新產品、未來發展等問題做了詳細了解。
在2018 Ce MATASIA中,海康機器人帶來了諸多新品,包括潛伏、移載、復合、無人叉車四大系列移動機器人以及基于機器視覺產品的物流讀碼系統等設備,產品豐富多樣,技術亮點搶眼,參觀垂詢者絡繹不絕,場面火熱。
海康機器人營銷總監楊卓告訴記者:“海康機器人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一方面源于自身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營銷服務等方面的布局,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母公司海康威視的強大資源和先進經驗。”據了解,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2016、2017、2018年持續領跑A&S“全球安防50強”,海康威視在圖像傳感、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方面有多年技術積淀。楊卓表示,將海康威視的技術優勢延伸到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領域,是挖掘生產制造業用戶需求后的戰略性舉措,對業務流程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海康威視較早認識到圖像傳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對生產制造領域的影響在加大,順勢而為,以視覺技術為核心,延伸產品線,積極開拓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業務線,滿足各行業多種發展需求,讓倉儲物流無人化和管理可視化成為可能,達到企業降本增利的目的。在近幾年的發展中,視覺技術已滲透到移動機器人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海康機器人較早將視覺導航技術應用在移動機器人上,代替了磁條導航和傳統激光導航,給整體方案賦予了更高的柔性,屬于在穩定、柔性、性價比中的良好探索。另一方面,海康機器人把視覺感知、定位引導等技術應用到復合、叉車系列機器人本體上,讓更高精度、更強適應性的自動化生產觸手可及。
在海康機器人展位上,海康威視六面讀碼系統(DWS)和叉車系列機器人吸引了記者和眾多訪客的駐足。
楊卓向記者介紹,本次展出的六面讀碼系統(DWS)為首次亮相新品,統將新版線掃工業相機和智能讀碼相機完美結合,良好的解決了到港包裹信息采集時條碼朝向不確定、整體讀碼率低、追溯難的業內難題。實現了到港信息采集無人化操作,大大提高物流生產效率,完美詮釋了物流行業快而準的工作理念。全新亮相的動態讀碼定位系統可實現傳送帶上多貨物的輪廓分割、獨立讀碼,假如傳送帶上出現未識別出的(拒識)貨物,可快速對其定位,并在后端可視化提醒相關操作人員,協助其挑選出未識別貨物,從而達到貨物信息100%錄入。
在移動機器人動態演示區域,叉車系列機器人MR-F 5 L-SS 314 A現場展示“一擊制勝——探針打靶”。
“該款機器人的重復定位精度能夠精確到毫米級,在高位庫的使用中,這種精確度能夠大大提升安全性。因為一個看似小小的誤差,都極有可能造成貨物、托盤等在碼放時發生偏差,進而發生墜落等問題,而這款叉車系列機器人配有高精度視覺感知系統,讓機器人‘目光敏銳’,作業精準可靠。”楊卓說,“再配合新款潛伏系列機器人MR-Q3 C-LE 600,從地堆式到高位貨架,無人化作業全線聯通,倉儲運行效率將獲得極大地提升。”據悉,新款潛伏系列機器人MR-Q3 C-LE 600可在視覺、SLAM導航間按需切換,采用雙輪差速驅動,行駛速度可達2 m/s,并能夠自動快速更換電池或進行充電。
楊卓表示,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達到拐點、企業信息化水平提升,機器換人或勞動力升級已經勢在必行,海康機器人致力于協助各企業優化生產作業環境、解放重復繁雜工作所需人力、提升勞動價值。
未來,海康機器人會堅持自身定位——移動機器人、機器視覺產品和算法平臺的研發和提供商,為用戶提供更完善、更豐富的產品和系統,讓“移動創造價值,物聯賦能制造”這句口號落到實處。楊卓也希望攜手各界合作伙伴,共同解決行業痛點,健全行業生態,讓智慧物流綻放更華美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