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歷史文化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匾額作為承載豐厚文化內涵、擁有獨特藝術價值的載體,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彰顯文人志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此本文主要闡述了現階段匾額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以此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傳統匾額;文化內涵;藝術價值
一、傳統匾額文化內涵的基本概述
(一)傳播科舉吏治文化
經大量調研數據分析可知,在古代人們要想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參加科舉是最主要途徑。目前來講,反映科舉吏治的匾額在歷代留存中數量是最為豐富的,而將其細化可分為科舉功名匾額和廉吏褒獎匾額。
匾額的主要社會功能之一就是宣揚教化。在歷史文化傳承與發揚過程中,科舉制度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不僅朝廷會賜予他們匾額,中舉仕子所在的鄉里民眾也會為他立匾,可以說在一塊兒小小的匾額內,卻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科舉匾額的豎立是一種榜樣、楷模,社會價值、道德情操、是非取向都蘊含在小小的匾額當中。除此之外,匾額的另一項社會功能便是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以往的階級社會統治過程中,勤政愛民一直以來是統治者要求執行者所具備的基本品質,而朝廷的獎勵與民間的口碑,往往都是通過這方寸之匾額體現,可以說,傳統匾額還有助于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弘揚傳統倫理道德
在以往的階級社會統治過程中,勤政愛民一直以來是統治者要求執行者所具備的基本品質,而朝廷的獎勵與民間的口碑,往往都是通過這方寸之匾額體現,可以說,傳統匾額還有助于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對于夫婦有道、長幼有序的家庭,社會也常以贈送匾額的方式對其進行獎勵,匾額的贈送往往彰顯了社會的包容性。人生之初,三年始離父母之懷,因此成人要有感恩之心,對老邁之父母要盡孝道,對于孝順的孩子進行嘉獎,是“尊親重孝”的直接體現,意在傳諸后世。儒家在我國歷史統治社會中,一直以來都是統計者所貫徹的統治思想,故此為從根本上為幫助人們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通過獎勵匾額也是當時統計者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從某方面而言也是對當下某些行為的一種鞭策。“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自古至今,老師都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因此通過匾額也體現了一種對教書先生的敬仰之情。
(三)彰顯文人興趣愛好
除了傳播科舉吏治文化和弘揚傳統倫理道德外,匾額還具有濃厚的文人氣息,尤其在古代,風雅之事一直被文人墨客所追捧,因此匾額中還能有效地體現文人個性,并將其文人情趣也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
在傳統匾額中,匾額還具有座右銘的意味,即通過懸掛于廳堂、書房亦或是其他居室,文人墨客都可以用來警醒自己,以確保自身高尚品德得以不被外界社會風氣浸染。除此之外,中國風景名勝、園林寺院等古跡的匾額,通常來講還有著一定的鄉土氣息,在我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和發展過程中,通常而言文人騷客都喜歡用一些代表“高潔”之詞的事物來命名,如——芝蘭室等,繼承典雅溫潤文學風格的匾額不僅具有以文稱景的作用,此外還彰顯了古代文人高尚的情緒和節操。
二、傳統匾額文化價值的基本概述
(一)與傳統建筑相得益彰
從某方面來講,通常匾額的懸掛范圍十分廣泛,既可以掛于室內,還可在宅門懸掛,不同的懸掛地點才彰顯出的文化氣息也不盡相同,通常而言,在室內懸掛有一種蓬蓽生輝之感,而在宅門懸掛則能顯得端莊文雅,但無論是掛于室內還是宅門,都與傳統建筑相得益彰,體現了“人性”和“天性”的渾然一體,足以見識到傳統文化的匾額所擁有的魅力。從某方面來講,匾額在古代擁有著極強的實用價值,而其本身又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兩者的相互交融從某方面而言,不僅彰顯了我國文化的多樣性,此外對于推動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而言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完美體現了書法藝術
在我國古代,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在書寫方面,陰文和陽文是匾文的兩種形式,其中陰文的使用率較高,至于題款則大多是陽刻。以“龍門石窟”匾額為例,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不僅筆力爽勁灑脫,還用用這一定的韻味。通常而言匾文的書寫不僅是將書法藝術和歷史遺跡進行了完美融合,最主要的是還具有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欣賞價值,是我國歷史文化中不得缺失的藝術瑰寶。
三、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匾額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傳播科舉吏治文化、弘揚傳統倫理道德以及彰顯文人興趣愛好的文化內涵,還擁有著“與傳統建筑相得益彰”“完美體現書法藝術”的藝術價值,為中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華.古匾上承載的歷史信息[J].東方收藏,2013(11):
18-20.
[2]周梅清.匾額——折射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J].清遠職業技
術學院學報,2011,4(05):86-90.
作者簡介:田兆信,邢臺市洛宸牌匾碑刻藝術有限公司;田登強,邢臺市洛宸牌匾碑刻藝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