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墨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主體,它始于唐代王維,王維始創破墨之法,以簡筆淡墨的水墨山水代替工致艷麗的青綠山水,開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先河。而他的個人經歷、禪宗思想、道家文化都對他的繪畫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禪宗思想和道家文化對他的影響程度最深。通過探討不同因素對于王維的影響,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他的繪畫風格。
關鍵詞:王維;水墨;黑白
一、個人經歷的影響
藝術家的人生經歷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藝術格調。王維一生經歷坎坷,起起伏伏,對他的心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因而造就了他自然寧靜,玄遠幽淡的藝術風格。
王維自幼聰穎,十五歲便遠赴長安,謀求仕途的發展,但仕途開始就不太順利,因“為伶人舞黃獅子”而遭貶官。幾年后,他有幸受到賢相張九齡的提攜,得到了升遷的機會。但張九齡罷相后,王維游被迫走于政治漩渦之中,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直至“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攻入潼關,逼近長安,玄宗倉促出逃,王維等京官扈從不及,被迫授以偽署。安史之亂平復之后,他雖得幸保命,但卻對他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他的心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他一方面對唐廷的寬宥滿懷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又因未能以死殉節而深感自責。因此為了尋求內心的寧靜,他最終選擇了參禪吟詩作畫,開創了中國山水畫史的新形式—水墨山水。
藝術家的涵養往往決定了其作品的風格。王維前半生的仕途起起伏伏,使他對于官場失望至極,晚年退居山林,心態平和、淡泊,這種人生態度使得他的作品空靈超脫、清淡玄遠。
二、禪宗思想的影響
對王維的繪畫風格影響最大的就是禪宗思想。禪宗無拘無束淡然幽遠的精神,對王維在繪畫上的開拓有重要啟發。表現在技法上,就是作畫始用黑白二色、創破墨技法,追求畫面的清新寧靜之境。
禪宗文化是佛教與中國本土的文化相結合的發展的產物,是吸收中國本土儒家和道家思想所生發出的一種佛教宗派。禪宗主張“明心見性”“道由心悟”的觀點。在王維的山水畫中,既描繪自然景物又表達自我感悟的境界,體現了禪宗佛性論,也正是真正的“悟”。他的《輞川圖》中著重描繪“遠景”,表現了畫家悠然淡遠的情懷。
總的來說,禪宗思想對于王維水墨山水的創作功不可沒。王維對禪佛思想研究深入,禪宗思想中所追求的自然和本色的“空性和寂靜”,使他逐漸消解了仕途失意的郁結之氣。他靜心參禪,隱居山林,游于自然山水之間,在自然中修身養性,因而他的繪畫作品寧靜淡泊,充滿禪趣。
三、道家思想的影響
王維始創水墨山水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文化自產生以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影響深遠。王維身處在這個大的文化環境之下,潛移默化地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因而他的水墨處處體現著“道”的韻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世界的本源。這種思想直接影響了藝術的發展。老子認為“道”包含兩種形態,一是“有”,另外則是 “無”,“道”即“無”與 “有”的統一、“虛”與“實”的統一。老子的“有”“無”運用在繪畫上,促使繪畫者與所取物象追求主客合一,追求畫面意境的傳達。這正是王維首創水墨畫的重要出發點。
首先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對于王維的影響。王維的水墨山水始終洋溢著道家天人合一的審美精神。王維的山水畫充滿物我相融的意趣,既描繪了自然美景,又通過自然表達了自我情懷,體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審美標準。例如他的《雪溪圖》呈現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意境,是作者內心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的寫照。
道家提倡“有”與“無”的統一,在色彩上表現為黑與白的統一。黑即有,白即無。道家這種黑白的色彩觀念也是王維使用水墨作畫的影響因素。在道家色彩觀念的影響下,王維使中國傳統的青綠山水轉向了水墨山水,他在繪畫實踐中以黑白二色為主,就是通過墨的濃、淡、焦、干、濕來表現自然之象,這種掙脫了多彩的墨色真正表現了“道”。
道家有與無的統一為王維水墨山水虛實對比的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啟發。王維始用水墨作山水畫,即畫面以黑白二色為主,表現了道家的“大象無形”。王維傳世的《江千雪霽圖》通過強烈的虛實對比表達了他平靜開闊的胸懷。這幅畫的畫面“筆墨宛麗,氣韻高清”,以淡雅的水墨色呈現了一種寧靜幽遠的意境。
四、結語
王維之所以能夠開創中國畫史上的水墨山水,根源是多方面的。從他的仕途經歷來講,他一生經歷的政治上的坎坷起伏,使他最終能夠退隱山林,寄情山水,通過描繪自然來傳達淡泊的心境。從道家和禪宗文化來看,他們主張擺脫萬物的干擾,回歸內心的無欲無求,他們的美學特征就是對寧靜玄遠境界的極致追求。王維始用水墨作山水畫,改變了前人的繪畫風格,以水墨之色代替傳統的五彩之色,畫面幽深淡遠,渾然天成,物我和一,開啟了唐代的水墨山水,為后世的文人畫家樹立了典范。
參考文獻:
[1]劉昫.舊唐書[M].北京: 中華書局,2000.
[2]高萍.論安史之亂與王維晚年的儒佛互補思想[J].唐都學刊,2019,35(5):5-11.
[3]劉墨.禪學與藝境[M].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75.
作者簡介:陸曉娜(1996年9月21日),女,漢族,山東青島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碩士,學生,研究方向為美術學中外美術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