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軒是中國寫實畫派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大一統”創作模式的第一批突破者,為藏族題材寫實油畫創作做出突出貢獻的畫家。安德魯·懷斯是二十世紀美國的鄉土寫實畫家,他的畫作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撼動了眾多觀者的靈魂深處。本文主要分析在懷斯影響下艾軒的藝術成長經歷、藝術特點。
關鍵詞:艾軒;安德魯·懷斯;繪畫特點
一、艾軒的藝術成長經歷
艾軒成長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炮火連天的解放戰爭蔓延全國,艾軒的父母不得不將年幼的他送往農村。在那動蕩的歲月里,社會的激烈變革下交織著幼年家庭變故所帶來的種種讓他一直與孤獨為伴。解放戰爭結束后,本以為能過上平靜的生活了,可艾軒父親被判入“右派”以及家庭的破裂讓他又一次深深地陷入孤寂之中?!拔母铩逼陂g更甚,每天遭遇的冷眼歧視不斷,卻未能使他意志消沉,反而讓他學會自立自強,經過努力考入美院附中,從未停下對藝術執著追求的腳步。這也使得他感受和思考的更多,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在他的畫面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經人介紹下初識了活躍于二十世紀的鄉土寫實畫家懷斯,其以逼真精致的繪畫技法和深刻真實的情感表達而被觀眾熟知,并被評價為最偉大的懷鄉寫實畫家之一。當“懷斯風潮”在中國刮起后,有眾多的油畫家追隨“懷斯風”,學習并借鑒懷斯油畫中的寫實手法和情感表達,并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而艾軒是當時公認學習運用“懷斯風”比較成功的畫家之一。
二、繪畫語言分析
(一)畫面構圖
艾軒的作品,通常以描繪單人為主,組合場面較少出現,故其構圖多呈現為“一人一景”。而他的獨幅作品中,多以凍土、荒野、雪原、天空等藏域元素為背景,以穿大皮襖的藏族牧民為主角?!独溆辍愤@幅作品是艾軒于1983年創作的,枯黃干萎的荒草,彤云密布的天空,以及孤獨立在遠方的房屋,傳達著一種無助與蒼白交織的感覺,極易讓人聯想到懷斯的作品《克里斯蒂的世界》。畫中,一個年幼的藏族兒童站在荒草原上,頭微微仰起,望著遠處布滿烏云的天空,仿佛在等待一場毀滅性的暴風雨的來襲,惡劣而龐大的自然環境襯托他的背影,越發的孤獨與無助。這幅作品創作于艾軒學習“懷斯風”的初期,構圖方面走著濃烈的懷斯風格,而作品帶給觀者的悲感也正是源于這巧妙的構圖。占據了整幅作品4/5的荒草,壓縮簡單化的遠景,無不將整幅畫的凄涼聚于人物身上,通過這種表現方式,將人物內心的情緒充分烘托與發散出來,更好地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傳達給觀者?!独溆辍分袩o處不透露著一種靜默的氛圍,在傳達孤獨無助的情緒的同時,也通過自然環境的惡劣與壓抑,進而反襯遙望烏云而無所懼怕的藏族小孩那堅定執著的信念。同樣的,在艾軒《微風撩動發梢》這幅作品中,描繪了藏族小女孩在蕭條惡劣的環境下她紅彤彤的面頰,清澈而堅定的目光,在環境的襯托下讓人們看到了遠方和希望。這時在艾軒的構圖中,人物就比較居中,這正是艾軒對懷斯風格的理解與學習,并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中不斷改進與提升,并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特點。
(二)形象塑造
艾軒一直保持著嚴謹的態度來進行素描塑造,每幅畫中的人物形象造型都是經過了反復的推敲,把人物形象表現到淋漓盡致。在色彩方面,艾軒保持了一種高級的灰色調,他善于在冷色調中處理出層次感,尤其是將畫面背景的高級灰色渲染出一種凄涼感與孤寂的景象,但在刻畫人物上面又用色大膽,藏族人臉部那種凍傷的灰紫色處理得逼真寫實。如作品《融雪的三月》畫面中有一個女孩站在凍土前,雙手交叉在大皮襖里,注視著前方,那眼神格外的感人。這幅畫色彩上是大面積高級冷灰色。面部刻畫極其精細,以紫灰色為主,充分表現出高原人民在冬日里被凍得美,而在高光處又用了一些暖光色,似乎又給觀者傳達了一種女孩遠處的“光芒”,反光處的表現就用了一些大膽的亮冷色,使人物更加惟妙惟肖了。
(三)情感表達
艾軒的畫面中流露出一種孤寂與憂傷的情感,而懷斯的作品中也充滿著大量凄美的情感表達,這也正是艾軒所想表達和所想學習的,盡管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繪畫經歷等,但內心的情感表達相像。在艾軒創作的西藏題材作品中,強調的更是一種孤單迷茫希望的情感,并把這些情感寄于畫中的人物與風景之中?!肚镲L掠過荒原》中,藏族女孩扶著下顎躺在黃色的荒草之中,在她身后有一條狗與她為伴,畫中最牽動人心的還是那雙傳達孤寂與希望交融復雜的眼神,這畫中的人物成為了艾軒借物言志的載體,他借助畫中的形象表達了他對世界的看法和他對藏族的感情,他更借助畫中主人公看世界的眼睛,把自己對藏族生活的理解,對藏民的感情全部表達出來。
艾軒對藝術道路的探索,為后人開辟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藝術道路,為中國寫實油畫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他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響著后續的藝術工作者。
參考文獻:
[1]劉小舟.論懷斯的繪畫風格對中國油畫家的影響[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2]賈德江.艾軒寫實主義油畫技巧[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
[3]艾軒繪.中國寫實畫派 艾軒[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李娜,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