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的包裝設計應該是便民利民的設計,而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優秀的農產品包裝仍占少數。同時對于農產品的包裝設計而言,可持續設計所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保證經濟效益與保證當地文化的可持續性,更重要的是體現環境保護、能源節約。如今,市面農產品包裝過度,既浪費了大量資源,又污染了自然環境,影響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大多數包裝還存在結構復雜、不易拆卸、包裝材料不環保等問題,農產品包裝生產和使用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意識淡薄。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建立商品包裝設計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將設計的法則與自然的法則結合起來進行創新。
關鍵詞:農產品;可持續;包裝設計;包裝創新
一、嘉興本土農產品包裝現狀分析
(一)品牌上
嘉興本土的特色農產品主要有桐鄉市的杭白菊,嘉善縣的黃酒,新塍鎮的月餅,烏鎮的姑嫂餅,西塘的八珍糕等。這些特色農產品大多依靠景點的售賣為主要經營渠道,推廣渠道狹隘且品牌意識不強。而一個好的包裝設計不僅可以美化商品,還能在第一時間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產品包裝不僅僅可以美化商品,也反映出企業商家在為產品使用功能上對消費者的用心程度,品牌包裝有著不可忽略的商品附加值,它的存在是要與其他產品有所區別的,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生存發展的空間理念,因此一個產品的包裝對于品牌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通過調研發現,嘉興本土其他的農產品大多原生態化嚴重,并不符合當下時代的新型消費觀念。
(二)外觀上
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優秀的農產品包裝仍占少數。像在嘉興景區的農產品,是有在包裝上進行設計,例如姑嫂餅,八珍糕,在景區有售賣精致包裝的,但小攤位的不包裝售賣占大多數。市區農產品的過度包裝現象,鄉村農產品的包裝浪費現象仍大量存在。在已形成規模的農產品品牌中,大多農產品的外觀設計缺乏想象力,造型過于雜亂,配色與排版粗糙,包裝設計水平不高。再加上企業品牌意識淡薄,包裝外觀設計不能根據產品的種類形成系列,也就不利于農產品的推廣。在嘉興的一些村莊,很多農產品甚至沒有包裝,或者直接用塑料袋草草了事。
(三)材料上
隨著企業營銷觀念和消費者觀念的不斷變化,人們開始了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和對產品包裝的全新認識,包裝工業規模也日益擴大,尤其近些年來廣泛使用的一次性包裝和輕型塑料包裝材料,消費者用過之后隨手扔掉,經過調研發現,目前嘉興市場上出現的包裝種類主要有紙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玻璃包裝等,這其中在農產品包裝中占有主要地位的塑料包裝使用越來越大,對環境造成了巨大污染。雖然塑料包裝成本低、來源豐富,但是廢棄的塑料包裝對環境的污染問題更加嚴重。
(四)功能上
包裝最重要的功能是保護產品與傳達產品信息,其次是美觀,這三大方面是包裝的基礎功能。調研發現,嘉興市場上農產品包裝的功能參差不齊且十分不完善。能夠同時滿足包裝基本功能的產品大都風格單一,不具特色。包裝結構簡單重復,能夠保護產品但忽視綠色環保,產品信息的不完善、品牌logo的不醒目以及排版、字體的不規范等問題多有存在。
二、農產品可持續包裝的要求
(一)可持續包裝的理念
現在市場上的包裝存在著過度浪費的現象,對環境污染破壞嚴重,因此人們的觀念開始發生轉變,提倡綠色生活,綠色生活則是指在生活中的各方面,例如吃的食物,用的物品等。隨著綠色生活理念的發展,綠色設計的理念也應時而生,綠色可持續包裝的創新成為未來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可持續性是指一種可以長久維持的過程或狀態。在包裝設計中體現為包裝材料的環保可持續。
(二)包裝材料的選取
盡量選取可循環利用率高,可再生能力強,容易降解的材料,同時也可以選取二次利用的材料。考慮到農產品的特殊屬性,例如一些農產品的新鮮時效性,以及農產品的綠色特點等,在包裝的材料上就更需要選取可持續的綠色包裝。減少泡沫、塑料、紙質等這些具有明顯工業加工痕跡的材料的使用。在日本,一些特色的農產品會用紙或者布袋、木盒包裝,例如大米,但是紙質包裝并不是簡單地進行打包,在包裝結構上有進行設計,包括包裝的外觀也有設計,紙質包裝相對其他材料的包裝來說比較環保,用布袋則可以循環回收利用。雖然紙質包裝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林木原料,林木的生長周期長,再生速度緩慢。但是相對于塑料材質包裝對環境造成的傷害,紙質包裝是比較環保的。
(三)包裝的優化
農產品的包裝需要圍繞農產品的產品特點來進行設計,其中包裝結構的設計至關重要,結構不僅會影響產品的運輸、包裝的容量問題,重要的是會影響對產品的保護性能。于是合理的結構設計就要求既可以起到保護產品、方便運輸的作用的同時又可以延長產品的保質期或包裝的使用壽命,從而實現農產品包裝的可持續。在農產品包裝材料的選取上,盡量選用同一種材料,避免使用復合材料同時從結構入手設計可多次使用的包裝,能夠提高包裝的利用率。
三、農產品包裝設計的創新
(一)樹立特色品牌觀念
根據農場或農產品特點創立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在此基礎上設計系列統一的品牌包裝,打破包裝混亂現象,有助于提高視覺上的新穎度,從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品牌的特色性上,可以從農產品自身特點、農場的地理位置、農戶的自身特色等多個角度出發。在包裝的系列性上,就要從包裝的排版、配色、結構等因素入手,設計完整系列的產品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除此之外,努力發掘產品的文化情感內涵,并努力在包裝外觀中體現,更有利于打造特色的農產品品牌。農產品的文化內涵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寫照,更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歷史寫照,是人們寓情于物、借物托情的精神文明生活的再現。
(二)包裝外觀的創新
在包裝的視覺設計上,傳達信息是外觀設計的關鍵,信息明確,圖案亮眼,能夠抓人眼球是獲得消費者青睞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農產品的特點,包裝的色彩要單純干凈,避免過于花哨使人眼花繚亂;包裝的圖案要生動簡潔,或運用插畫,或是產品寫真,體現農產品的綠色與質樸特征是關鍵;包裝的圖文信息應十分完善準確,其次是排版。農產品的質量、生產、保質期等信息的完善是農產品綠色理念的保證,圖文排版的優美是外觀的加分項。
(三)包裝材料的創新
農產品包裝在材料上的創新,盡可能采用原材料是純天然的自然材料,例如桔梗、麥秸、植物的根、莖或葉編制加工利用,或是自然資源的二次利用,例如茶葉的渣、蛋的殼等。成功的案例有粽葉、可降解的茶包等。這些自然原材料的使用不但容易降解且實現了自然資源的多次循環,降低對環境造成的壓力,是實實在在的綠色包裝,這種包裝只要利用合理、設計巧妙,更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從消費心理上講,綠色包裝給予消費者以安全感。
(四)包裝結構的創新
包裝結構的設計,或巧妙、或簡潔。巧妙的結構設計往往從農產品的自身特點、消費者使用途徑、運輸儲存等幾個方面著手,例如多功能的包裝、可拆卸的包裝、方便運輸的包裝等。簡潔的結構設計往往使用最少的材料來達到包裝的功能。少的包裝材料能夠降低材料成分對農產品本身造成的傷害,同時可以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減少包裝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壓力。無論從何種角度出發在不脫離環保理念的前提下對結構進行創新設計。
四、總結
對于嘉興本土農產品的包裝設計而言,可持續設計所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保證經濟效益與保證當地文化的可持續性,首先,在材料的選取上更重要的是體現環境保護、能源節約,可采用紙質包裝、布袋包裝等,還可以采用天然材料,例如桔梗、麥秸、植物的根、莖或葉編制加工利用,或是自然資源的二次利用,例如茶葉的渣、蛋的殼等,減少工業加工的材料。其次,在選取包裝材料之后,可根據包裝材料進行包裝結構的設計,再進行平面設計。最后,農產品包裝生產和使用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意識淡薄。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建立商品包裝設計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將設計的法則與自然的法則結合起來。在這個物質膨脹的時代,要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就要求農產品有更為獨特美觀的外表與不可復制的特點,因此包裝上的創新就更值得大家去關注。
參考文獻:
[1]文群艷,翁勝兵,李翎羚,佘威.浙江嘉興農產品區域品牌營銷戰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01):381-383.
[2]馬雪子.綠色包裝設計——可持續性包裝設計研究現狀[J].工業計,2016(12):93-94+96.
[3]祁書艷.基于食品安全的綠色可持續包裝設計策略[J].包裝工程,2015,36(14):33-38.
[4]師常然.淺談農產品包裝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9(05):129-131.
[5]李聰.包裝講述品牌理念.文藝生活.文海藝苑[J].2013(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