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實現了更精準的跟蹤用戶行為,更智能的分析用戶情緒變化,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建立起更高效更復雜的用戶認知模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設計,從大眾的用戶體驗設計走到千人千面的服務設計中去。界面設計深度學習算法改變了僅憑設計師的經驗判斷界面是否符合用戶體驗。在核心目標沒有變的基礎上,人工智能為UI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時代下,要求UI設計師轉變思維,在專業能力、通用能力和設計方式上不斷突破,跨學科融合,保持對行業的敏感與不斷的知識更新,提升設計效果和用戶體驗,從而改變設計行業,完成思維轉變。
關鍵詞:人工智能;UI設計;AI;用戶體驗;界面設計;服務設計;AI時代
引言
微軟開創了“視覺文本版面自動設計”這一新的研究方向。阿里巴巴推出智能設計平臺鹿班設計。Baidu Create 2019將深度學習算法運用于界面設計、音色體驗、外觀設計等多個維度的用戶體驗中進行研究。人工智能時代,未來已來?;谌斯ぶ悄軙r代變革的UI設計的發展方向和思維方式需要被重新定義。
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UI設計
設計是為解決問題的創作行為,是一種經過精心計算的領導力,它不僅關乎一種產品,更是一種體驗。UI設計不是單一學科的知識,而是多專業、跨學科、跨部門、跨行業的能力。
如何設計出符合用戶體驗的界面困擾著每一個UI設計師和用戶體驗設計師。界面美觀是UI設計最基本的要求,美觀有模塊的大小、位置、順序、間距,模塊內文字的字號、顏色、字體、樣式、字間距、行間距、段間距、字數極值、輔助圖形設計、圖標大小、顏色、間距等幾十個因素。在進行元素組合的同時,需要分析視覺權重和視覺空間的配重關系,憑借經驗搭配心理學中的色彩和諧因子,理解信息在視覺認知和語義上的重要性,融入文字語義、設計原則和自我認知,結合不同元素的取值,最終可以得到幾百萬中排列組合的視覺呈現。除此之外,還要考慮產品創新、風格、內容、功能,考慮用戶使用習慣、使用場景、使用時間、是否實用、是否易懂等因素。設計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組合方式一一展現,并通過用戶反饋驗證最佳方式。只能憑借UI設計師的經驗判斷進行設計,通過用戶體驗部門的反復測試,通過用戶一遍又一遍的反饋,通過產品不斷的迭代才能在產品端打造極致用戶體驗的好設計。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使產品做到用戶滿意的基本方法,它的困難和工作量顯而易見。
二、人工智能時代的UI設計
(一)人工智能自動輸出設計稿并提高用戶體驗
微軟研究院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藝術設計專家一起,把設計學中的審美原則與可計算的圖像特征相結合,研發出可計算的自動排版框架原型。開創了“視覺文本版面自動設計”這一新的研究方向。只需要輸入文字文本和圖片,計算機會自動根據數據顯著值、面部特征、文字文本以及人物注意力集中的地方等綜合判斷并獲取視覺感知圖,進而調整圖片的尺寸,使之符合排版和設計布局的需要。然后結合視覺感知圖強調重要的部分。同時,計算機可以根據主題屬性挑選主題色彩,經過一系列算法就可以輸出一張圖文混排的海報。海報的視覺效果符合大眾審美和形式美法則,視覺上很難分辨是機器進行的圖文混排還是人工設計,大大減輕了基礎設計師的工作量。
阿里巴巴智能設計實驗室推出的智能設計平臺鹿班AI,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調用設計元素對設計框架進行調整,調用行動器和評估網快速、批量、自動化的進行圖片設計,提供拓展尺寸、拓展顏色等設計服務,應用之初便達到P4助理設計師的要求,1秒輸出8000張海報,為企業大幅度節省設計人力成本,提高了產品100%的點擊率。
Baidu Create 2019,百度AI交互設計論壇向外界展示了超前的人機交互探索和未來AI賦能,基于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的算法,訓練機器判斷和預測的能力,嘗試將深度學習算法運用于界面設計、音色體驗、外觀設計等多個維度的用戶體驗研究。通過模型計算的結果與用戶實際打分的結果,一致性高達92%,減輕了整個產品輸出的工作量,也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二)人工智能給UI設計帶來的影響
AI時代變革,BBC統計366個職業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風險評估:藝術家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是3.8%。三種會被取代的設計師風險評估:設計師A:會一些簡單的圖像處理和素材拼接。如:banner設計、簡單的頁面排版等。設計師B:熟練運用軟件進行設計,作品視覺表現力比較強。如:界面設計、網頁設計等。設計師C:視覺設計創新,具備交互、產品、運營技術等跨界知識,并能合理配合使用。研究表明,三類設計師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為:設計師A有75.0%的可能被取代;設計師B有50.3%的可能被取代;設計師C有3.8%的可能被取代。這意味著UI設計師要有像藝術家一樣的創意、審美和跨學科融合的能力才不容易被取代。相反,無須天賦,經過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重復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須過腦,唯熟練即可的工作或工作范圍小,待在格子間不知天下事的人有更大的可能被取代。
人工智能促使設計物從web端、移動端轉移到萬物互聯。促使基于大眾基本需求的用戶體驗設計轉移至千人千面的一對一的服務設計。促使簡單的圖文混排和有規律可尋地設計被取代。人工智能時代下UI設計師不但需要持續保持對行業的敏感和知識更新,而且需要向藝術型設計師轉變。
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幫助人類解決問題,創作與人類思維模式類似甚至超越人類思維模式的設計。人工智能技術為UI設計和個性化服務提供了基礎。解放了移動互聯網時代,UI設計只能用最簡單的設計語言滿足絕大多數用戶基本需求的情況。UI設計可以在專注設計風格、辨識、色彩、美學、排版和圖形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創新,加入更多的設計語言、元素、歷史、文化和環境,添加更復雜的參數、背景和硬件,融入更多的情感、含義、信仰、民族和人文等。運用不同的場景模式調動品牌調性,滿足甚至引導用戶習慣。
三、人工智能時代UI設計師的思維轉變
(一)人工智能時代UI設計師的能力模型
AI時代UI設計師的能力模型(如圖一),從專業能力方面講:UI設計師要懂交互設計、平面設計、視覺設計、用戶研究、動畫、產品設計、運營、界面設計、插畫、建模、剪輯和行業知識等;從通用能力方面講:UI設計師要了解組織力、學習力、領導力、抗壓力、影響力、自驅力、分析力、社交、新媒體、商用軟件、游戲、教育和醫療等;從經驗方面講:UI設計師要有設計管理經驗、客戶溝通經驗、團隊管理經驗、市場洞察能力、商業思維和創意思維;從技能方面講:UI設計師要學會使用PS、AI、C4D、Sketch、AE、Axure RP、CAD、藍湖和XD等。
(二)人工智能時代UI設計師思維轉變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董本洪在一次演講中說人類最寶貴的就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最大的表現是設計,是用戶體驗。用戶體驗是最好的營銷,設計是最好的產品。用戶體驗和設計是現在推動整個世界前進最重要的力量。人工智能時代是更加注重內容創意的設計而不是產品框架的設計。隨著語音技術的成熟、人工智能從+AI到AI+的不斷轉變、VR/AR虛擬現實不斷被運用在現實生活中,用戶和機器的交流逐漸脫離傳統意義上的人機交互,而是越來越類似人與人的溝通。人工智能讓承載內容創意的設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設計的終端越來越多、設計場景越來越復雜、設計的任務越來越重。設計師在產業里的角色也在不斷變化,人工智能時代催生有文化屬性的產品與品牌,全鏈路UI設計師也隨之應運而生。
大數據的千人千面給用戶體驗極大的提升。讓用于感受到一對一的VIP服務。這與辛向陽和桑普森觀點一致:“服務設計是針對提供商與顧客本身、顧客的財物或信息進行作用的業務過程進行設計,旨在使顧客的利益作為提供商的工作目的得以實現?!边@個定義使人們能夠判斷哪些設計是服務設計,哪些不是;同時也能夠衡量哪些服務設計是好的,哪些不是。香港理工大學教授約翰·和斯科特說設計師的基礎價值是作為修飾者,核心價值是作為區分者,競爭價值是作為驅動者。UI設計是所有經驗的集合,在人工智能時代UI設計的奮斗目標將朝著多元和內容創意的領域及服務設計方面發展。
在人工智能變革的效率經濟時代,低價值、重復性的設計將被取代。萬物互聯導致設計場景改變。軟件和硬件的結合導致設計物發生改變。人與物的交流越來越像人與人的交流,導致設計思維的改變。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地影響著UI設計師,在新的環境下UI設計師應該做好服務產品、服務設計、服務用戶和服務人工智能及被人工智能服務的準備。
參考文獻:
[1]楊緒勇,梅濤,徐迎慶,芮勇,李世鵬.Automatic"Generation of Visual-Textual"Presentation Layout(圖文排版的自動生成算法研究).微軟研究院,2017(8).https://www.msra.cn/zh-cn/news/features/acm-tomm-2017-best-paper-20170810.
[2]代福平,辛向陽.基于現象學方法,辛向陽與你一起探究服務設計“黑洞”,2019(4).https://www.douban.com/note/714686933/.
[3]鄭虹.關于 UI 設計中用戶交互體驗的視覺思維研究[J].藝術科技,2019(6):211.
[4]薛志榮.人工智能與設計:人工智能對設計的影響.《AI改變設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