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的創新是當前各方關注的問題,本文創新過程中需要明確的具體方向入手,對通過節目調整實現創新、通過融合新媒體進行創新和通過人才培養實現創新的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編導;廣播電視
一、明確當前創新的具體方向
(一)以時代的趨勢為創新方向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越來越深,新媒體也逐漸成為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因此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剖析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并將其作為電視編導的創新方向是極為必要的。新媒體的傳播特征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新媒體內容傳播具有真實性。實際上,在任何時代,具有強烈真實性的節目內容都是觀眾所需求的,同時我國各個廣播電視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不斷地推出真人秀現節目,讓觀眾能夠從真實的節目內容之中獲得享受,從而有效地拉近了節目與觀眾的距離,實現了收視率的提高;其次,新媒體時代的互動性也是當前電視節目的重要特征,通過加強節目互動性,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時候,不僅具有“觀眾”這一屬性,更能夠切實感受到自身成為節目中一員的樂趣,從而可以對觀眾形成更為深刻的影響,提升節目收視率。
(二)以深化節目內涵為創新方向
時代發展的過程之中,節目的形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但節目的內涵始終是廣播電視節目的絕對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之中提道:要讓正能量更加強勁,任讓群眾文化自信得以彰顯。這一思想在當前的廣播電視節目編導工作之中,就是要通過對人民群眾喜愛的內容進行深挖,并始終堅持以展現我國人民群眾生活、我國優秀文化傳統的方式,來推進廣播電視節目內涵的深化。
二、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路徑
(一)通過節目的調整實現創新
由于當前時代的多元化發展,不同觀眾對節目的需求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在這一前提之下,為了實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首先,相關單位必須積極地對以往的節目內容、形式進行調整,打造自身的節目品牌,并利用這一品牌對受眾群體進行影響;其次,在品牌節目的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通過優秀的團隊,來進行節目定位的調整和規劃,并讓節目始終與受眾特征保持其后;最后,在通過整體的調整實現創新的時候,也必須將節目的類別進行劃分,如前所述,不同受眾群體對節目的認可是具有差異的,通過這種方法就是為了讓受眾能夠在眾多節目之直接獲得自身感興趣的節目內容,降低受眾的觀看門檻。在這一基礎之上,相關單位需要對內容總質量進行嚴格的審查,以保證輸出內容的質量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線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對當前的節目審查程序進行規范,避免審查過程中出現失誤。
(二)通過多種媒體渠道的靈活應用實現創新
新媒體上時代背景下,節目的傳播途徑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電視媒體傳播,而是形成了互聯網新媒體和廣播電視等多元化的傳播途徑,這些途徑的存在,一方面對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形成了挑戰,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在對這些途徑進行利用的時候,相關單位首先要了解到不同傳播渠道的傳播特征,如微博以話題、熱搜的方式進行傳播,而微信以公眾號和小程序為渠道的傳播,其次,在明確了這些平臺的傳播特征之后,可以通過對新媒體的反饋機制進行利用,從而有效地搜集用戶對節目的反饋,為后期的節目改進形成真實可靠的依據;也可以通過結合這些平臺的特點,進行適于在這些平臺上傳播的內容的制作,從而增強原有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的傳播力度。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對新技術進行充分的融合,從而有效地利用互聯網之中的受眾資源,讓受眾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節目的觀看是當代廣播電視節目創新成敗的關鍵。
(三)通過加強編導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實現創新
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直接決定過了節目的質量和對受眾吸引力,尤其是在當前新技術、新傳播渠道的共同沖擊之下,保證編導工作的有效有序,更是對創新工作意義非凡。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相關單位首先可以進行相應的人才發展戰略規劃,通過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職業培訓工作,讓其充分地了解到當前編導工作和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方向,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職業素養的提升;其次,通過對相關單位中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進行組織,讓其在工作之中對新員工進行引導,從而一方面可以讓新員工快速地融入到工作之中,為創新工作帶來新鮮血液,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新老員工在思想上進行頻繁的碰撞,實現編導工作的創新;最后,在節目制作的時候,通過對各方意見進行聽取、討論,最終進行節目內容和方向的敲定,以集思廣益的方式實現節目質量的提高以及創新的有效性。
三、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的創新需要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和新媒體時代的特征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地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與調整,并不斷地對工作人員職業素養進行提高,才能對新媒體技術、理念進行充分融合,實現廣播電視在新媒體時代進一步的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朱偉.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與創新路徑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06):11.
[2]曹阿興.淺析新媒體環境中培養電視新聞編導創新意識的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16):235.
作者簡介:倪立雁(1998.08.17),女,山東德州人,漢口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士學位,學生;鄒昕延,指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