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27年在斯圖加特舉辦的魏森霍夫住宅展上,柯布西耶設計的13-15號樓已成功地將他所創的多米諾/雪鐵龍(Dom-ino/ Citrohan)住宅理論體系推向成熟,最終促成了1929年的薩伏伊別墅走向巔峰,成為現代主義里程碑式的建筑。本文旨在對柯布西耶20年代新住宅體系研究過程中的思想脈絡做一個梳理,并以魏森霍夫住宅為切入點,借以使世人全面了解他的新住宅特征和設計思想。
關鍵詞:魏森霍夫住宅;多米諾(Dom-ino);雪鐵龍(Maison Citrohan);薩伏伊別墅
1927年,勒·柯布西耶受邀參加了魏森霍夫住宅展,時隔2年,他推出了著名的薩伏伊別墅,并奠定了他在現代建筑中的堅實基礎和現代主義大師的重要身份。國內對柯布西耶經典住宅的了解,一般多集中于他的思想巔峰案例——薩伏伊別墅,他的建筑新思想也是在這個建筑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通過對魏森霍夫住宅空間特征的研究,在梳理柯布西耶住宅空間體系中發現,柯布西耶在現代主義建筑不斷地實驗中,魏森霍夫住宅是體現其新建筑思想的一個重要節點。從魏森霍夫住宅到薩伏伊別墅,柯布西耶的新住宅設計理論完成了一個由實驗性趨于成熟并達到飛躍的過程。
一、魏森霍夫住宅展覽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經濟危機讓金融界認識到,大肆鋪張的建設已經遙不可及,此時歐洲各國在現代建筑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于是利用新技術、新材料并快速建造的低價住宅成為急需的社會產品。1929年,密斯總體規劃了世界上第一處包豪斯“白盒子”風格的住宅群落“魏森霍夫住宅”,也稱為“魏森霍夫白院聚落”。邀請了當時來自德國、奧地利、荷蘭、瑞士、比利時的16名現代主義先鋒派建筑師參展,柯布西耶也在受邀人選之內,并設計了13-15號住宅樓,向世界展現了自己的建筑思想原則。
魏森霍夫住宅展要求受邀的建筑師能根據當時狀況,在藝術形式上積極創新以及利用熟知住宅建造技術,在展覽中最大可能的展現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衛生和藝術成就。對柯布西耶來說,他正是通過這次展覽,成功地將其在1915年創立的“多米諾(Dom-ino)住宅體系”加以延展,完善并成熟了“雪鐵龍住宅”(Maison Citrohan)理論。柯布西耶以此為契機,幫助他在新建筑思想的研究與實踐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揭開了現代建筑設計的新篇章。
二、柯布西耶的新住宅理論
柯布西耶曾經說過,“一個偉大的時代已經開始,存在著一種新精神。建筑在陳規陋習中窒息……”這就是《走向新建筑》的開始,柯布西耶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建筑的散步路”大框架概念——以居住為核心,突出人的活動秩序
柯布西耶從充滿詩意般的水平和垂直這些簡單的交錯符號中提煉出來的建筑元素,按照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規律設計出了一條“建筑散步路”,在這條路的起點和終點,特征從住宅內柱子的基礎形式到屋頂花園開始的。柯布西耶突出了人作為一個自然人的活動秩序,以此為基本設計理念,在均質化的平面空間中,這些建筑元素仿佛是鑲嵌在空間的內部,時時提醒人不要忘記運動。元素的環環相扣,從一個場面延續到另一個場面不僅反映了人的運動規律,也正好適應了人的視線移動和轉移的規律。
(二)多米諾和雪鐵龍住宅概念——建筑的秩序,居住的機器
柯布西耶設計的住宅魅力體現在:將不同的建筑空間以建筑特有的表現技法來展現其豐富的表情。在柯布西耶的建筑空間中,多米諾/雪鐵龍住宅體系 (Dom-ino/ Citrohan)所表現的是在內部靜態的空間構造形式,所有的住宅都有類似的建筑元素,嚴格運用比例、時間的概念,點到為止。
多米諾住宅以其材料廉價與施工快速的特點詮釋了現代主義建筑的思想內涵——民主性,以實現“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其將現代建筑單元式空間網格和結構體系作為可大量復制并快速建造的范本,而且由標準構件組裝的結構體系完全獨立于住宅平面功能,這也使住宅的組合具有多樣性特征。它強調的是規尺的使用,風格循規蹈矩。在當時,人們習慣了別墅上龐大而無用的屋頂,厚墻以及小方格的窗戶,住宅內部被分割出許多不相干的房間。柯布西耶急于要改變這種生活狀態,于是在1921年,柯布西耶提出了“住房是居住的機器”的理念,柯布西耶認為,“房子就像個電動汽車,要像公共汽車或者是船艙一樣來考慮和布置內部空間。設計師應該很明確的了解住宅的實際需要,傳統的住宅因為浪費空間而必須得到改進。住宅應該被當成一架居住的機器或者工具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
隨后,柯布西耶在1926年提出了著名的“新建筑五個要點”, “雪鐵龍住宅(Citrohan)概念”也通過從20年代初期從多米諾體系的不斷試驗完善中越發成熟,并集中體現了這些現代建筑核心內容的最重要基本原則。
1、房屋底層架空,采用獨立支柱,而取代了傳統的墻承力結構;
2、建筑屋頂不但是平頂,而且設計為屋頂花園,供居住者休閑;
3、橫向長窗,與建筑本身的承重結構無關,而盡可能多地讓人接納陽光、空氣、綠色;
4、自由平面,完全敞開的設計,盡量減少用墻面分隔房間的傳統方式;
5、沒有任何裝飾的立面,立方體的輪廓反而往往會引人注目。
在魏森霍夫的建筑項目里,柯布西耶推出了自己的成熟作品。這些體現了“白色時代”特征的住宅,全部凝縮的是柯布西耶崇尚地向“機器時代”的生活靠攏的意向,每套住宅都能看出都市化的影子,所有的設計都是以這些新概念為基調進行設計,柯布西耶將都市化設計、保障都市人幸福生活的住宅構成設計這兩個要素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
三、柯布西耶新住宅思想的設計實踐
從構成上講,魏森霍夫住宅具有以下兩個特征:
(一)箱型外形——純粹的立方體
柯布西耶增設了立方體的外部形態,在建筑物內部,為了增加空間動感而引入了樓梯。為了打破地面上完全閉鎖的箱型概念,特地在立方體的一層部分外加了一個樓梯平臺來延續外界的運動軌跡。建筑外觀表現出了屋頂花園的形態。純粹立方體構成中笨拙的元素都剔除了,呈現出了一個大約是黃金比例分割的平面,建筑的體量也得以控制。以純粹的相互關系使建筑自身的機械美感和結構特點更清晰明了地呈現出來。
(二)箱體內部空間高低落差,水平面分割和空間移動,形成了主體概念
柯布西耶在魏森霍夫住宅的設計方案中采用的是主體部分與附屬部分的區域明顯分開的策略。主體部分由多米諾型柱體構建而成,作為標準設計,住宅的正面寬度受到了限制,設計的自由性也受到了限制。柯布西耶將箱型的內部,依據運動的路線進行空間劃分,并把其視為建筑設計空間構成的主要元素因子。柯布西耶將住宅通過門廳到屋頂的明暗反復,達到了與寬窄相同的反差效果,增強了住宅設計的韻律感。依此標準建造的魏森霍夫住宅,通過箱型空間內部散置的形態要素——框架隔斷,獨立表現出來,并依托一定的設計使各個空間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統一表達。人性化空間的構造和采用數字化處理的空間設計同時呈現,這也成為柯布西耶設計的白色時代住宅的特征。
四、結語
1927年,柯布西耶在德國斯圖加特魏森霍夫地區住宅展上完善了他所創造的其多米諾(Dom-ino)體系,并成熟了雪鐵龍(Maison Citrohan)理論。1929年,在法國普瓦西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了一座世界里程碑式的建筑——薩伏伊別墅。這幢白色的箱型建筑如同宣揚機械美學的旗幟一般,將新建筑的要素發揮的爐火純青。整個建筑建立在一系列支撐的剛勁混凝土結構柱上,六面體的建筑純粹沒有任何裝飾,簡單而不單調,自由的大尺度空間沒有任何分隔,寬敞的窗戶自由布局,可以從室內看到廣闊的法國田園風光。這是一架完全以居住為目的的機器,完美實現了柯布西耶對輪船、飛機、汽車等系列機器的美學演繹,倡導了追求陽光、空間、綠色的理念,并使人聯想到希臘白色村落般的風景,田園生活般的夢想,成為精神層面和未來社會的完美結合,并無可厚非地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里程碑式建筑。
參考文獻:
[1](法)勒·柯布西耶著.走向新建筑[M].楊志德譯.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2]王受之著.世界現代建筑史[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