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發展速度日新月異,城市公共藝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如何科學有序推進城市文化建設,打造更加符合藝術規律、符合城市發展特色、符合工程質量安全要求的城市公共藝術,逐漸成為城市文化建設者、城市建設管理者需要考慮的突出問題。目前,國內一些城市分別在公共藝術規劃、藝術資金保障、制度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和實踐。本文以南昌市城市雕塑公共藝術為例,對南昌市地方性法規《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條款中涉及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內容進行解讀和思考。
關鍵詞: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建筑市場管理
2015年9月江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批準通過了《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這一地方性法規,從保障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加強建筑市場管理、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角度,將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涵蓋其中,對其藝術要求、質量安全、施工圖審查等內容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其中關于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的條款有兩方面,一是從建設工程的范疇里明確包含了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二是在質量和安全章節中提出“城市雕塑公共藝術項目的設計施工圖文件應當報施工圖審查機構審查,并報建設主管部門備案。”這是繼2008年《南昌市城市雕塑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南昌城市雕塑建設管理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對南昌城市雕塑建設管理中的出現問題的反思和工作的改進,更是對未來城市雕塑公共藝術科學有序管理的努力與創新!
一、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概念的拓展
公共藝術的含義很廣,廣義的公共藝術是在公共空間(戶外空間)中的各種造型藝術、設計藝術、視覺藝術,也包括群眾文化生活。狹義的公共藝術是指公共開放空間中的藝術創作與相應的環境設計。城市雕塑作為一種環境藝術,涉及到建筑、園林、道路、廣場等各方面因素。近幾十年世界上流行的\"公共藝術\"、\"景觀雕塑\"、\"環境雕塑\"等概念,有著各有側重但又相通的含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不斷地拓展與演變,對城市形象的影響力、文化傳播力也越來越深遠。我們所說的城市雕塑公共藝術是以城市雕塑為主體,包含室外壁畫、文化長廊、環藝小品、市政配套設施的藝術裝飾和具有藝術造型的城市家具(如廣告牌、座椅、垃圾箱、路燈、公用電話、標識系統等)的整體藝術化設計。城市雕塑公共藝術除了美學因素、其建筑屬性、工程屬性、從屬于城市規劃體系等方面的因素日益凸顯,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二、《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關于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條款設置的必要性
(一)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具有城市景觀工程和公共藝術作品的雙重屬性,集文化藝術性、工程規范性、科學技術性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工程。按照《中華人民建筑法》的相關規定,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是建筑物、構筑物及附屬工程施工的范疇,是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調控的對象。
在城市雕塑工程建設質量方面,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必須保證安全性、耐久性,做到結構合理、牢固可靠,受力均衡,結構的實際強度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根據2010年頒布實施的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T 688-2009 城市雕塑工程建設質量技術規范》,對結構有特殊要求的城市雕塑,應符合抗震、抗風、抗腐蝕、抗壓等方面的要求。對室外安放的城市雕塑,應根據需要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的規定,敷設避雷裝置。對容易引起造型變形及對支撐結構有特殊要求的雕塑,應設置鋼結構支撐系統。結構支撐系統應符合施工圖要求,必須有防銹、防腐措施。2017年6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T 399-2016《城市雕塑工程技術規程》更是從城市雕塑工程技術的角度對其材料、工程設計、制作安裝、質量與驗收等環節提出了全方位更明確更具體的要求。
城市雕塑工程的規劃設計、制作安裝與質量驗收工作需要依據國家行業標準《城市雕塑工程技術規程》實施,這就從制度上保證了城市雕塑工程技術水平,保證了藝術質量、工程質量和安全。從管理機構來看,全國多個城市都設有城市雕塑管理的專門機構,如北京、上海、長春、南京、重慶等地都設有城市雕塑管理辦公室,有的隸屬于規劃部門,有的則隸屬于建筑部門。城市雕塑管理部門隸屬于不同職能的管理機構,其城市雕塑管理的特色、管理模式與抓手都依托各自職能特點,各有側重各有特色。
南昌市城市雕塑管理機構隸屬于南昌市建設局,其管理模式就充分結合建筑行業特點,發揮建筑行業管理優勢,以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的建設屬性為切入點開展各項工作。目前突出的問題是,南昌市眾多建筑市場主體缺乏對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建設工程屬性的認知,全市城市雕塑公共藝術項目的建設極不規范,缺乏統一有效的監督管理,不遵循基本建設流程的現象比比皆是,無法確保工程建設最基本的藝術性、政治導向性及質量和安全。從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群眾人文生活水平、保障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的安全性出發,在《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中按照《中華人民建筑法》等相關規定將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的建設工程概念予以明確界定,將其納入《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中予以管理,是十分必要,具有現實意義。
(二)《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第二十條規定:“城市雕塑公共藝術項目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應當報施工圖審查機構審查,并報建設主管部門備案。”再次強調從城市雕塑設計階段對城市雕塑公共藝術的方案論證與審查。通過審查平面稿、立體稿(定稿、等比例放大稿、出場前作品、建成作品全過程),才能最大可能地保障城市雕塑公共藝術作品的成功。特別是涉及重大歷史題材、重要歷史人物、超大型雕塑、投資量大的雕塑公共藝術項目和重要場館、城市重要節點的雕塑公共藝術項目,必須要從作品的藝術性、安全性、與環境關系的和諧性等方面對方案予以論證與審查,避免大量財力、人力的浪費。如2012年烏魯木齊市新落成的高18米,重達40多噸的花堆雕塑“飛天女神”,在其形象和安全性遭到鋪天蓋地的質疑和調侃之后,不到兩周就被拆除,浪費了極大的財力、物力、人力。
三、實施《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條款需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觀念問題
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是城市建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對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建設過程嚴格把關的同時,應充分尊重文化藝術的創造性和藝術價值,尊重藝術的規律。正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提出的忠告,藝術創作不能等同于建筑、施工搞“大干快上”,雕塑不只是單個的裝飾物,而是整個城市的有機組合部分。所以,不應只是孤立地、局部地考慮城市雕塑的單體立項或設計問題,應與一個城市或城市中相對獨立的環境空間的宏觀規劃相協調。
(二)配套制度
作為一項地方性管理條例,《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關于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工程的條款是南昌市城市雕塑建設管理的一大立法實踐,它執行的科學性、有效性同樣也有賴于南昌市乃至全國城市雕塑公共藝術配套管理制度的跟進。正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提交的《關于加強全國城市雕塑建設科學管理刻不容緩提案》,城市雕塑如何科學管理已是國內各大城市迫切解決的問題,南昌市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建設的科學管理之路任重而道遠。
在南昌城市主題文化發展戰略下,依據《城市雕塑工程技術規程》,推進《南昌市建筑市場管理規定》的有效實施,使城市雕塑公共藝術方案的確定、審批、制作施工、養護管理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管理到位。通過建立健全公共藝術建設的相關制度、法規,加強城市雕塑公共藝術管理,形成形式多樣、層次分明、分布合理、整體協調、發展有序的城市雕塑公共藝術體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城市雕塑工程技術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T 39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