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當游走在老街古巷時,總會特別留意那些舊宅院前的老門環,它們風吹日曬,沾滿銅綠,見證著古往今昔。基于諾伯舒茲的建筑現象學的場所情感角度,北方民宅中門環的場所空間情感表達可從場所感的營造、刺激感的生成、空間情節的編排三個方面來探究,希望能對北方傳統民宅建筑入口門的空間藝術研究起到微薄的作用。
關鍵詞:北方四合院;傳統民居;門環;場所空間;情感
一、前言
諾伯格認為不同的場所能給建筑營造不同氛圍,其中空間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不同的空間對人的心理及情感影響也是不同的[1],即使是一個小小的門環所營造出的空間也在入口空間的營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烘托這種不同的影響,門環在空間營造上也要求表現得極為多樣化,要求我們不僅要關注人的理性要求,更要重視人的情感需求,因此在門環的場所空間情感組織方式上也有其獨到之處。
二、場所感的營造
叩響歲月的門環,作為一個特殊的值得記憶的場所,體現了人們對家的情感連帶的歸屬和認同,它有自己獨特的場所感覺,在結構組織上都是由底座和銜接在底座上的一對口環組成,而在材質組織上北方民宅四合院中由于等級制度和經濟條件的制約多采用熟鐵打制,還有少量的銅質門環,雖不及宮廷官府精美華麗,但鐵制品獨有的質感紋理更顯樸實無華之美,為北方民間門飾增添了別樣的美感,統一的結構組織和材料組織形成了北方民宅門環特有的場所意象,組成了場所的客觀特性,也是場所感的一個重要含義。
門環的造型多樣,紋飾豐富,但多變中卻有共同的情感指向,無論是從口環造型劃分的圓形、U字形和異形口環,還是從底座造型來劃分得圓形、方形和異形三大類底座,所表達的都是人們種種美好生活期盼,我們所看到的這些代表美好的造型和充滿吉祥的紋樣形成了我們對這個場所的直接和間接經驗的主觀特征,也就是場所感的另一個重要含義主觀特性。
三、刺激感的生成
固定程式中的突變,可以刺激人的心理感受,而把情感當作創造空間的主要因素,用情感創造空間總是更能令人耳目一新,生成別樣的刺激感受。工匠大師通過運用裝飾的手法,在顯示作品相似性的同時,鮮明的突出了其獨特的個性風格,北方民宅四合院中千奇百態的門環裝飾紋樣也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人們的神經。
裝飾是營造情感空間的重要手段,而且裝飾能蘊含鮮明的寓意,以象征和比喻等手法表現出倫理道德規范和審美情感,北方民宅四合院門環的裝飾手法常用的主要有諧音,以音喻言,如人們認為植物紋樣中的葫蘆能使人福祿雙全,健康長壽;在古人看來能輕身益氣的菊花,能令人長壽有征,和葫蘆一樣用于紋飾底座中可表達主人希望健康長壽的愿望;動物紋樣中蝙蝠能象征福從天降、幸福延綿無邊;常配有荷蓮或單獨出現的魚紋裝飾,可寓意“年年有余”“吉慶有余”,這些紋樣都是諧音的典型代表[2]。另一種常用的裝飾手法是運用吉祥符號的象征意義,如文字紋樣中“福”“壽”“卍”“囍”字等吉祥美好的文字屢見不鮮,“福”“壽”單獨或組合使用,寓意“福壽康寧”“福壽天齊”“福壽雙全”。
這些裝飾手法或反映百姓樸實的情感和美好的生活理想,或反映了文人雅士高雅的情趣志向,這些裝飾不僅使空間增加了美感,還營造了人性和人的情感空間,充滿人性和人的情感空間,給人以別具一格的心理感受。
四、空間情節的編排
雖然在我們的常識中,時間與空間是兩個相互、并列的概念,但空間常常作為歷史的某個情節被人們認識與了解。隨著時間的不同,空間中承載的生活情節、發生的具體的故事,豐富了空間的內涵,并穿越歷史向人們講述,人們置身其中便無法擺脫這種情感。比如人們置身于江南煙雨朦朧的環境中,會不自由自主地想象當時深居在這里的閨秀是如何感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3]。正如這一家一院一門環,置身老宅門旁總會忍不住想上前扣響,傾聽著門環悅耳的回聲有一種入夢之感,似乎下一秒就會有人緩緩打開院門,笑問一聲客自何來,不禁撫摸那沾滿銅綠的身軀,不知見證了多少古往今昔!
五、結語
門環場所空間情感藝術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華夏特色的民族建筑裝飾藝術,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偉大遺產,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已隨著飛速發展的現代化生活和我們漸行漸遠,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來弘揚和保護這些傳統文化,同時也希望北方傳統四合院的門環情感表現也能在現代入口空間情感表達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挪威]諾伯舒茲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筑現象學[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11.
[2]董婭娜.丁村民居門環裝飾紋樣初探[J].藝術與設計,2010(09):281.
[3]王朋朋.門之解讀—基于場所理論的中國傳統建筑入口空間研究[D].山東大學,2017.
作者簡介:郝文瑞(1991-),女,河北邢臺,河北科技大學2017級設計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室內設計及理論;張萬昆,指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