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歐陽予倩是我國著名的戲劇大師,一生都專注于戲劇的改革,他對于戲劇的形式美有著堅定的追求。歐陽予倩追求的詩句形式美主要在敘事、表演和舞臺藝術等方面,他把西方戲劇和中國的戲劇的優點進行融合,創新出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豐富表現力和濃郁民族特色的戲劇表現形式,為中國戲劇建立了表現的新范式。
關鍵詞:歐陽予倩;戲劇表現;形式美;范式
歐陽予倩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戲劇大師,他擔任過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是我國中央戲劇學院的主要奠基人,同時也是第一任院長。他是戲劇方面的全才,是著名的劇作家、導演和演員,還是戲劇理論家、活動家和教育家。他創造了多部經典的作品,并且這些作品都是由他編制、導演并參與表演可以說是他一手創造的。在長期的戲劇工作中,先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戲劇觀念,他的作品即符合時代特性,還能表現出個性化的藝術特點。歐陽予倩先生從事戲劇活動,并不僅僅是對戲劇的熱愛,同時還存有啟發人民參與救國活動的目的,他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大多數作品題材都與民主和抗戰相關【1】。先生還積極的參加新文化運動,他認為戲劇作品應該能投體現新思想,內容上要符合新時代,表現形式要能迎合現代的審美。
藝術形式綜合了藝術作品的內部構造、外在表現形式以及藝術手段。歐陽予倩極為重視戲劇的形式美,他西方思想的影響,推崇藝術至上。他認為戲劇有宣傳的作用,但是戲劇首先是一門極具美的藝術。他的作品的戲劇形式美是將敘事、表演以及舞臺完美融合,要求形神兼備,在戲劇中必須體現形式美,才能讓觀眾在欣賞的時候獲得審美的愉悅感,戲劇才能實現其審美功能。
一、好的戲劇必須要有好的敘事
戲劇表演的時候受時空的限制,因此在有限的時空中想要講好故事并不是簡單的事情。歐陽予倩所處的年代,話劇事業還剛剛起步,敘事方式不成熟,當時僅僅作為宣傳的手段,不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眼光。當時的京劇過分強調技巧,和明角的效應,劇情文學性較差,敘事手法枯燥。歐陽予倩則認為這樣的情況必要進行改變,一出戲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最重要的是講一個好的故事。他了解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中國農民的很多歷史知識來源于戲曲,因此,戲必須讓人能看到,而且人們更愛看故事完整、情節有波折的戲,故事的關鍵需要有清楚地交代,這也是戲曲擅長體現的。先生創造的作品,不管篇幅長度,情節都能夠做到完整統一。比如他創造的紅樓戲,篇幅都不太常,情節也簡單,但是情節卻十分完整,觀眾很容易就能看懂。他還創造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獨幕劇如《屏風后》《回家以后》等,只是選取了生活中的小片段,用來折射社會生活的本質問題。講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是講好故事要做的第一步,觀眾更想看到一個精彩的故事,制造沖突是精彩故事常用的手段,讓作品充滿懸念,歐陽予倩的作品也善于利用沖突,他推崇簡練的敘事方法。先生創造的無論是戲劇還是話劇都重視舞臺效果,結合好的敘事并且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將東西方的戲劇優勢進行融合,創作情節完整、情節起伏且存在沖突的藝術作品。
二、戲劇形式最重要的是表演
戲劇是依靠演員的表演進行呈現的,表演是戲劇形式最重要的部分。戲劇或者是話劇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追求真和美【2】。歐陽予倩的京劇表演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受話劇風格影響較深,他的京劇表演更為突出寫實,表演細膩層次感明顯,能夠準確把握人物特點,成功的塑造人物。他的《寶蟾送酒》表演特別成功,此后,他的寫實風格表現被很多人效仿。寫實風格不僅僅是把生活搬過來,而是要求演員要進入角色,表演才能更為真實自然,真是美的基礎,藝術只有在真實的基礎上才能展現美。演員不僅要表演出表面的意思,還能夠表達言外之意,這一才能夠讓觀眾更好理解劇中人物的心理過程。細膩的表演要同時體現在表情和肢體動作上,還要注意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戲劇形式美最重要的環節是舞臺美術
舞臺的布景、燈光、服裝、道具等,都能夠對藝術完美呈現起到直接的作用。話劇效仿西方戲劇,劇情在規定的空間,逼真的舞臺布景中展開,很多時候創作者并沒有考慮布景是否和劇情相統一。歐陽予倩在戲劇表演的時候,有了西式的舞臺,也開始運用布景和燈光。歐陽予倩則覺得布景要和作品緊密的聯系,他布景的首要原則是強調美,但是不會喧賓奪主,燈光和布景都是演出的輔助,并且還應該盡量地簡潔。先生的舞臺布景采取虛實結合,更加體現了中國傳統的藝術表達方法,化繁為簡,呈現簡單大氣,更為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
四、結束語
歐陽予倩從投身戲劇開始,就不斷地對戲劇進行創新,進行戲劇內容和形式上的改革,并且始終堅持唯美主義的理想,在敘事、表演和舞臺美術方面精雕細琢,將西方戲劇和中國戲曲的優勢進行融合,形成更為具有個人風格和精彩的表現形式,建立中國戲劇表現的新范式。
參考文獻:
[1]徐曉鐘.紀念我國戲劇革新先驅、戲劇教育奠基人:歐陽予倩——紀念歐陽予倩先生誕辰130周年[J].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9(3):32-36.
[2]王永恩.建立戲劇表現的新范式——論歐陽予倩對戲劇形式美的追求[J].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19(3):46-57.
作者簡介:郎晨(1997.08.26),女,遼寧沈陽人,戲劇專業,碩士在讀,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