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具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內涵,而在少數民族文化的內容中,舞蹈是內容和形式都非常豐富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新疆地區(qū)的少數民族中,錫伯族能歌善舞的一個典型民族,在錫伯族的舞蹈中,貝倫舞是一個主要的舞蹈種類。本文以貝倫舞中的“拍手舞”為例,通過觀察研究,對這種舞蹈的動律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錫伯族;貝倫舞;拍手舞;動律特點
引言
在錫伯族的舞蹈類型中,貝倫舞是非常著名的一種舞蹈類型,如果進一步進行細分,可知錫伯族舞蹈中又包括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其他舞蹈種類,“拍手舞”就是比較典型的代表。
一、錫伯族貝倫舞的簡要概述
錫伯族貝倫舞屬于一種在民眾娛樂的過程中產生的舞蹈,其主要的目的是豐富錫伯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并且適當地承擔起一部分文化傳承的責任。貝倫舞從產生和發(fā)展的角度上來說,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且相應的文化內涵和底蘊也是相當深厚的。對于錫伯族人來講,貝倫舞是被其稱之為生命舞的舞蹈,是流傳于我國新疆伊犁、塔城地區(qū)、烏魯木齊等有錫伯族分布的地區(qū),從目前貝倫舞的流行情況來看,凡是有錫伯族人聚居的地區(qū),都有貝倫舞的存在,而動律則是貝倫舞作為一種舞蹈類型所具備的非常顯著的特點。從分布和普及的廣泛性的角度上來說,錫伯族的貝倫舞是這一地區(qū)少數民族同胞人人會跳的一種舞蹈。“拍手舞”,更是這種舞蹈的一種典型代表,而且由于拍手本身的律動感強烈,使得這種舞蹈的節(jié)奏感和動律特點也表現得更加明顯。
二、貝倫舞的具體舞蹈種類
在錫伯族的貝倫舞中,又包括了多種不同的類型,不同的舞蹈類型在特點和內涵上也有相應的差距,從典型性上來看,貝倫舞主要包括了以下幾種類型,第一,“錫伯貝倫”,是一種適合于老年人學習和娛樂的舞蹈類型。第二,“多火倫阿合蘇爾”突出腳步動作,構成“三步一停”和“繞彈腕”“單臂繞腕”等動作,表現明快激昂的情緒。第三,“行禮舞”,錫伯族注重禮節(jié),著重突出“屈膝”“鞠躬”等行禮動作。第四,“拍手舞”基本動作有“拍手”“拍腿”“拍胸”等動作,舞蹈活潑明快、幽默詼諧。第五,“招妻舞”有一定的情節(jié),表達小伙子戀愛時的情景,情緒熱烈、氣氛歡樂。第六,“仿形舞”男性表演,舞者模仿禽或獸的各種形態(tài),表現錫伯族古老的漁獵生活。第七,“燒茶舞”,女性表演,表現一名家庭主婦晨起拾糞、挑水、擠牛奶、燒茶、沖奶茶等動作,具有濃郁的田園牧歌特色。第八,“醉舞”,男性表演,表現從喝酒、微醉、到醉倒的姿態(tài),將錫伯族人以酒會友和以酒助興的情趣表達出來。第九,“走馬舞”男性舞蹈,舞者表現騎馬慢步、小跑、馳騁等動作,剛健有力、形象逼真。第十,“蝴蝶舞”女性舞蹈,錫伯族人把蝴蝶當作美的化身,追求愛情的象征,通過“蝴蝶盤旋”“蝴蝶飛落”“蝴蝶落花”“捉蝶”等動作描繪追逐蝴蝶并最終捕捉到的全過程。
三、拍手舞的動律具體分析
(一)舞蹈特點
“嘎拉沙什喀拉熱貝倫”意為“拍手舞”的舞蹈者通常是男性青年,跳舞時通過雙手擊掌或拍打身體不同部位進行舞蹈,另外,還可以通過將雙手舉過頭頂拍打或者在胸部左右交替拍打來達到舞蹈的效果。從廣義上來講,拍手舞可拍打的部位通常包括了舞蹈者身體的各個部位。在拍打身體的同時穿插舞步的跳躍,形成一種整體的舞蹈效果。
(二)舞蹈動律特征
“拍手舞”的動律節(jié)奏呈現出整體節(jié)奏感強且動律特征顯著的特點。從節(jié)奏動律上分析,拍手時的整節(jié)拍相對比較短暫,這使得這種類型的舞蹈在拍手動律上散發(fā)出一種活潑輕快的特點。在一個完整的“拍手舞”舞蹈表現中,雖然舞者所拍打的部位有所差異,但從整體的情緒角度分析,都表現出一種靈動活潑且幽默俏皮的特征。是一種非常具有趣味性的舞蹈類型。從專業(yè)的動律效果上來看,拍手舞的舞蹈動作在基礎層面上觀察雖然是拍手和拍打身體的動作,但同時舞者也要帶有豐富且有鮮明變化的表情。這種面部表情與舞蹈動作的配合,一方面體現出了拍手舞的歡快明朗給人們的情緒帶來的積極引導,另一方面也體現出這種舞蹈動律的豐富性,即從顯著的方面觀察,舞蹈動作帶有動律區(qū)域的豐富性,從微觀的角度觀察,舞者的表情變化也是具有典型的多樣性特征的,從動律的專業(yè)角度上來說,宏觀和微觀雙方面的動律特征,意味著“拍手舞”的動律是一種更加具有全面性的動律類型,不僅注重舞蹈表演中的舞蹈動作的到位和完整,更加注重表現出一種動感和靈活的效果。另外,“拍手舞”的動律特征還體現在其節(jié)奏的有力方面。首先,拍打動作一般出現在動作短句的第四拍或第八拍進行兩次拍打,拍手和拍打身體的形式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動律結構感,其次,舞者本身的有力特點,意味著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能夠給觀眾的視覺和聽覺震撼也是全方位的。這也是“拍手舞”能夠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可,并且廣泛傳播的主要原因。
四、結束語
總的來講,錫伯族舞蹈中的拍手舞是這一地區(qū)貝倫舞舞蹈系列中的一個分支,其源于生活,尤起到了點綴生活的作用。“拍手舞”是一種律動感很強的舞蹈類型,需要舞者在表演的過程中注重動作和表情以及律動步伐的協(xié)調,才能帶給觀眾視聽的極致享受。通過對此的觀察,可以發(fā)現舞蹈中律動的特點,并在給其他舞蹈藝術的發(fā)展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何秋野.錫伯族舞蹈歷經的幾個文化類型[J].管理學家,2013.
[2]佟玉忠.淺談錫伯族民間舞蹈--“貝倫舞”[J].華人時刊旬刊,2013.
作者簡介:曹景(1978年5月-),女,漢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市人,本科學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民間舞教學,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