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琵琶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彈撥樂器,在我國音樂藝術史占據重要地位。而隨著我國戲曲事業的發展,在戲曲伴奏更多地運用了琵琶演奏來提高戲曲演繹的藝術價值。琵琶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其在中國歷史長河的演變中日漸發揮出重要作用,讓其價值得以充分展現。尤其在琵琶與戲曲相互結合的過程中,不僅讓琵琶的音色得以充分利用,而且讓戲曲得到更加充分的演繹。基于此,本文就琵琶演奏技法與戲曲伴奏的結合進行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琵琶演奏;戲曲;蘇劇;藝術特點
一、引言
琵琶演奏在戲曲中的運用主要分為獨奏、伴奏等形式,在我國大部分戲劇曲藝種類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運用琵琶演奏能夠極大地豐富我國戲曲伴奏的音樂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受到我國戲曲觀眾的一致喜愛。
二、早期的琵琶及演奏
早期的琵琶及演奏主要是:琵琶是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也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演奏樂器。根據史料記載,中國早期的琵琶同古波斯一種名為“烏特”的樂器同宗同源。絲綢之路的開通,曲項琵琶隨之流傳到中原地區,經過隋唐至今一千多年的演變,琵琶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當今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最早的琵琶出現在中國,當時的琵琶是由三根弦和一個直柄組成的。簡單的琵琶也表現了當時的簡單彈法,“琵”是彈出,“琶”是挑出,因此琵琶最簡單,最直接的手法就是“彈”和“挑”。早期的琵琶演奏還略帶有生澀,但也具有一番韻味。東漢中晚期前后,琵琶的外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共鳴箱的演變,其次是琵琶弦由早期的三根增加到了四根。這些較大的變化都影響了琵琶的演奏。琵琶在我國流行起來,唐代白居易還寫出《琵琶行》一詩,表現出琵琶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隋唐時期的琵琶與舞蹈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琵琶演奏的樂譜也多以舞曲為主,形成了琵琶演奏與舞蹈的完美結合。因為舞蹈音樂需要較強的節奏感,而對音域廣度和音色變化的要求并不大,此時撥手的作用還比較明顯。
三、戲曲結構在當代琵琶樂曲創作中的運用
戲曲結構在當代琵琶樂曲創作中的運用主要是:中國戲曲的結構體制大致可以分為“曲牌體”和“板腔體”兩類。曲牌體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將各種不同的曲牌連綴在一起,以曲牌為單位,構成一折或是一出戲的音樂,形成該劇的音樂風格?!卑迩惑w是“在上下句結構基本腔調(旋律)基礎上,進行各種板式(節拍)變化的結構體式?!边@兩種結構形式不僅在中國的各個劇種中被運用發展,其結構形式對于從古至今的中國民族器樂曲而言,一直存在影響。中國傳統古曲中的多段體結構與曲牌體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板腔體的板式變化結構也影響著許多器樂曲的結構與速度布局,在當代的琵琶樂曲創作中,依然可以看到曲牌體和板腔體這兩種戲曲結構形式的影響。曲牌體的結構形式在琵琶樂曲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多段體的結構上。在當代的琵琶樂曲中,雖然典型的多段體結構形式較少出現,但在許多樂曲中都滲透著這一結構形式的影響。例如《草原小姐妹》是多段體與奏鳴曲式的結合,《彝族舞曲》是多段體和三部曲式的結合。
四、琵琶在戲曲中的運用的藝術特點
我國各個劇種與樂器的結合,在很久之前就有了初步嘗試,并且現在還在不斷探索,嘗試,創新的過程中。在宋元時代,我國的文化蓬勃發展時期,琵琶就被作為伴奏樂器應用在多種戲曲之中。琵琶彈奏指法形式多樣,左手指法有“捺,帶,擻”,右手指法有“彈,跳,滾,剔,飛”等等。還有輪指(輪類,掃類,摭分勾打類)的演奏方法。
(一)琵琶演奏在京劇中的運用
琵琶在戲曲中的運用的藝術特點之一是琵琶演奏在京劇中的運用。京劇三大件:月琴,京胡,京二胡。琵琶在京劇中是伴奏樂器的一個補充。首先月琴音域較窄,不能發出低沉深厚的聲音,琵琶在其中能夠彌補月琴的不足,使京劇音樂音域更寬廣。其次琵琶能夠填補京劇三大件間奏唱腔之間的空白,使旋律更加流暢,節奏更加緊湊,同時琵琶演奏作為戲曲伴奏與戲曲相得益彰,不會喧賓奪主,驚艷而不高調。
(二)琵琶演奏在蘇劇中運用
琵琶在戲曲中的運用的藝術特點之二是琵琶演奏在蘇劇中運用。昆曲的伴奏音樂四大件中就有琵琶,琵琶豐富的表現力和喜劇演員生動形象的表演相互襯托,相互升華,使得昆劇富有極強的感染力。作為和昆曲有很深的淵源的蘇劇,引入琵琶演奏一定也會有相得益彰的感覺,給人一種搭配之精妙的感觸。蘇劇劇情中體現激烈的劇情轉折點時可以用琵琶演奏增加氣氛,用掃弦和掃輪等彈奏指法來演奏,把劇情自然過渡,把劇情推向高潮。琵琶演奏在蘇劇中的運用特點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托,裹,襯,墊。
(三)琵琶演奏在昆曲伴奏運用中的藝術特點
琵琶在戲曲中的運用的藝術特點之三是琵琶演奏在昆曲伴奏運用中的藝術特點。昆曲作為我國著名的戲曲種類,其風格獨樹一幟,是戲曲藝術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昆曲伴奏中琵琶演奏同樣作為主要演奏方式,其具備托、襯、墊等一系列體現昆曲藝術性的特點。昆曲伴奏中琵琶演奏主要在不改變昆曲唱腔的前提下,通過原有的昆腔高調將昆曲伴奏的小節旋律進行適當的改變,可以將昆曲伴奏中的四分音符或八分音符轉變成十六分音符,通過這種音符細分以及運用琵琶演奏的顆粒感和線條旋律的對比特點,提升昆曲伴奏旋律的層次感。在使用琵琶進行昆曲伴奏時,可以通過在琵琶演奏中適當的增加音符,在昆曲伴奏音樂時間不變的基礎上,在昆曲伴奏主旋律中加入輔助音和經過音,從而實現昆曲伴奏音樂的主旋律回旋。在經過音效處理后,能夠使昆曲的伴奏音樂飽滿流暢,旋律優美。而這種琵琶演奏方式是昆曲伴奏中經常用到的演奏手法,可以在不改變昆曲伴奏音樂風格的基礎上,將琵琶伴奏的音色特點充分發揮出來,使昆曲的伴奏旋律更具韻味,有效提升昆曲演繹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價值。
五、琵琶演奏應用在戲曲中的功能作用
琵琶演奏應用在戲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是:首先是 托腔功能戲曲藝術中演出人員的唱腔是表達戲曲藝術的主要途徑,而琵琶演奏能夠有效結合其樂器為戲曲唱腔增色,琵琶演奏可以融合的戲曲唱腔,使戲曲的藝術感染力出色地發揮出來,促使戲曲唱腔與多種樂器伴奏相互融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戲曲演繹效果。而琵琶演奏的托腔功能主要與琵琶的彈奏技巧息息相關,琵琶演奏人員在對戲曲托腔過程中,需要熟練掌握琵琶演奏的右手彈奏技巧,其中經常使用的包括彈、掃、撥、挑等,通過多種的彈奏技巧,將琵琶本身的音色特點發揮出來,將戲曲演繹的節奏加以細化,充分配合表演人員的唱腔,彌補其表演不足之處,將戲曲唱腔的聲音效果更加完美地展現出來,增加戲曲表演的藝術感染力,強化戲曲的內在情感表達。其次是伴奏功能戲曲演繹中,情感的傳遞和藝術價值的展現不光靠表演人員的唱腔,還需要戲曲背景音樂來烘托渲染,戲曲伴奏的好壞與否對整場戲曲的演出效果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琵琶演奏在戲曲背景音樂中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影響戲曲伴奏好壞的重要指標。
六、結語
總之,戲曲作為我國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依然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喜愛,通過琵琶演奏技法的應用,則可以讓戲曲的表演效果得以增強,能夠讓戲曲中的人物情感得以充分展現,能夠讓戲曲的舞臺表現力得以提升。相關人員還要就戲曲和琵琶演奏技法的應用結合予以探索,讓戲曲藝術因為琵琶演奏的加入而更具魅力,讓琵琶成為戲曲藝術發揚光大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黨寧.琵琶在戲曲伴奏中的和諧意識[J].戲劇之家,2014,
(14):51.
[2]劉麗丹.淺談琵琶伴奏與戲曲表演的和諧[J].中國戲劇,
2014,(08):74-75.
[3]梁瑩.探究戲曲伴奏中琵琶的運用[J].戲劇之家(上半月),
2014,(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