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的推動下新媒體應運而生,如今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都起到重要影響。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音樂提供新的發展空間,也讓音樂創作思維進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新媒體環境下音樂創作思維的表現。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音樂創作;思維;分析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等設備在人群中逐漸普及,新媒體由此出現并人們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在這種環境下音樂創作者需要結合新媒體特點,更新創作方式、改變傳統創作思維以滿足聽眾、獲得自身發展。
二、新媒體環境下的音樂創作優勢和消費特點
(一)新媒體環境下的音樂創作優勢
在科技的推動下,手機、平板等科技產品在人群中普及,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因此改變。音樂創作開始向信息化方向發展,以往的紙質創作變為科技創作,有效解決傳統模式下傳播速度慢、效果差的缺點,為創作人員提供新的發展空間。
速度快、聽眾多是新媒體環境下音樂創作的新優勢,在這種優勢的支持下音樂創作者不需要親自到場,可以根據網絡信息了解最新的音樂動態和聽眾的反應,有效縮短資源查找的時間,創作出更優質的音樂。
(二)新媒體環境下音樂消費者特點
傳統模式下光碟是音樂消費和傳播的主要載體,價格較高,雖然也有部分人選擇通過網站下載方式獲取音樂,但是網站之間常有版權問題牽扯,給消費者獲取音樂帶來困擾。在新媒體的發展下各大音樂平臺不斷出現,人們選擇的范圍更廣、下載數量更多,給音樂打開新的消費市場。
并且,新媒體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依托,音樂公司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現侵權信息并及時制止,降低公司損失確保音樂版權不受侵害,這對音樂公司發展起到正面作用。
三、新媒體環境下音樂創作思維
(一)大眾化思維
以往的音樂創作中,譜曲是音樂創作核心環節,因為譜曲的難度較高,所以能完成這項任務的人數非常有限。但是,在新技術的支持下譜曲開始被軟件替代,對創造的專業性要求明顯降低,所以原本喜愛音樂但缺少相關知識人也可以從事這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人參與,促進音樂行業發展。并且在新媒體的支持下,音樂創作者可以和聽眾更近距離的接觸,了解聽眾對音樂的看法,調整音樂創造方向,提高音樂創作的價值。
(二)高效思維
在新媒體的發展下,人們對音樂的興趣明顯提高,喜愛的類型也有所變化,所以音樂創作者需要更新創新思維,以確保創作出來的音樂能得到聽眾歡迎。收集創作資料是音樂創作的第一個環節,音樂創作者可以借助計算技術收集、分析資料,縮短資料查找時間,提高速度和質量。并且在音樂錄制時還能借助先進的技術美化音樂,給聽眾更好的聽覺感受。
(三)創新思維
音樂是時代的體現,聽眾對一類音樂的喜愛也表示他們對社會的感受。在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下,我們已經進入全新的時代,傳統的音樂受歡迎程度逐漸下降,所以音樂創作者需要結合時代特征,創新創作方式,引起聽眾共鳴。在新媒體環境下音樂創作可使用多種樂曲、科技作為輔佐,加入流行元素,給音樂創作者更多發揮空間。音樂創作者還可以借助新技術對傳統音樂進行改造,融入當下流行元素,促進音樂發展。
(四)互動性和傳播性思維
聽眾的喜愛程度是對一首樂曲的評價,也是音樂發展方向的表現。音樂創作者可以根據通過互動了解聽眾的想法、對音樂的期望[1]。目前,我國多數音樂創作者已經開通微博、設置微信公眾號,他們會把自己對音樂的想法、下一步創作思路和聽眾交流,相互通過,拓展創作思路,創作出更具時代氣息、能引起聽眾共鳴的樂曲。
再者是受到新媒體的影響人們開始不滿足單一的聽覺享受,視頻、圖片和音樂結合的方式開始受到追捧,音樂創作者使用三位、四維空間等讓音樂變成多維藝術。例如,3D環繞播放技術,只要在影廳里播放音樂就能讓人們聽到不同角度發出的聲音,享受特殊的視聽效果[2]。
(五)個性化和多元化思維
音樂極具感性和主觀,不同人對音樂的看法、偏好、期望都有明顯差異,特別是在這個多元化時代,人們更喜歡聽到不同類型的音樂內容。在新媒體發展之后,音樂創作者也感受到這種現象,他們開始轉變傳統的創作思維,把個性化、多元化的樂曲作為創作方向,如:古風音樂、民謠、鄉村音樂等。
(六)拓展性思維
在以往的音樂演奏中,樂器是演唱的主要工具,在歌曲中演奏者的技巧表現非常明顯,所以對演奏者的要求也相對較高。但是在科技的發展下,各種新型工具相繼出現,歌曲演奏的工具也逐漸增多,如噪音桑贏、電子音色等這些音色可以和演奏者的歌曲形成完美結合,成為我國受歡迎的音樂創作。也正是在這種發展趨勢下新型音樂不斷出現,通過現代化系統的處理提高音樂質量,成為人們爭相模仿的對象。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音樂創作進入蓬勃期,優質的音樂創作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也給熱愛音樂的人創造廣闊的發展平臺,這是新技術給音樂帶來的發展機遇。音樂創作者需要在這種優勢的支持下深入學習,主動適應新媒體發展趨勢,轉變創作思維,把更新、有高水平的技巧融入到音樂創作中,為我國音樂發展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謝力榮,莊曜.新技術媒體環境下的音樂創作及現象分析
[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03):152-158+1.
[2]孔桂芬.新技術媒體環境下的音樂創作及現象分析[J].才
智,2016(02):221.
作者簡介:孫躍豪,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