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版畫是少兒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手工和繪畫的綜合體,對兒童動手動腦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其他課業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兒童版畫,是少兒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繪畫、手工制作于一體,其靈活的構圖、淳樸的用色與兒童稚趣十足的美感特點極為契合。
關鍵詞:紙版畫;童趣;手工
版畫是一種繪畫形式,它以版作為中介材料,經過畫、制、印三個程序來完成一張作品。版畫的種類很多,有紙版、木版、絲網版、石版、銅版、蓋麗版、膠版等,版畫的印刷技巧也多種多樣,有油印、水印、拓印、透印等。 由于版畫的復數性,一張版可多次印刷,因此流傳性較廣。再加上制作起來不是十分地困難,表現形式又十分獨特,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針對青少年兒童來說,版畫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因為版畫是集繪畫和手工為一體的綜合性美術活動。通過自畫、自制、自印過程,兒童充分體會到繪畫與制作的樂趣,對學生的獨立意識、綜合性能力和素質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實現自我價值。同樣,兒童由于體能不足和技巧不成熟,在版畫創作過程中常會帶有新鮮的探索意識,創作出的作品不拘成法,時有“偶得”“誤打誤撞”的驚喜之處,加之兒童繪畫上充滿真、稚、趣的特點。因而兒童版畫在世界各地受人矚目,同時各院校也大力推行兒童版畫的教育。
紙版畫是少兒經常運用的一種版畫形式,因它具有省力、省材、省事的便利性,制作起來快捷、簡單,是最廉價和最容易掌握的一個版鐘,它以厚紙版為材料,經過剪、刻、撕剝、拼貼等方法制成版面,然后用多種方法印出畫來。兒童運用紙版畫的方式進行各種繪畫創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比起僅僅是為一幅圖上色這樣一個單調的過程來說,顯然要有趣多了。就效果而言,同樣一幅繪畫稿,經由拓印而不是涂色,畫面更顯層次豐富,品質“上乘”。反言之一味要求學生為畫涂色,會使得學生的手腦機械化,盲目完成繪畫任務,導致對繪畫興趣的褪減,完成的作品也容易因手法相同、變化不大而讓人失去興趣。我曾見過一位學生,想象力豐富,每每能創作出許多讓人歡喜的作品出來,一日數張,可惜一到上色,就覺頭疼,往往花去大量時間,用去各種顏料上色完成后,左看右看,總覺得不出“彩”,但將他的畫稿制成版再拓印出來,立即就感到畫面精美了,層次感、形式感都很強了,也能夠登上大雅之堂了。將兒童畫用版畫形式展示出來,不失為美術教育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重視趣味,輔以技巧
兒童畫總是天真爛漫,無拘無束,教師不應過多限制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勿總是用一些技巧性的框框條條去說服學生,應使學生自我發現、自由表現、愉快作畫,往往這時能出現夸張、意想不到的神來之筆,創作出一些獨特的造型。我看見一位刻紙版畫的小同學,魚兒是三角形和心形的,水草的葉子是圓形的,潛水員的手也是圓形的,如此一來,畫面竟出現一種韻律和節奏感,也頗顯大氣,正是因為他的“粗糙”使畫面別開生面,獨具一格。而相反過于追求手的細致刻畫以及魚、水草的真實性的同學,畫面卻不理想。因此在學生創作畫稿的過程中,老師只需要幫助學生聯想和指導構圖,在拓印過程中,老師要親自示范,讓學生好奇而產生動手欲望,對學生的不足之處無須過于緊張,否則會使學生們手腳“不靈”或手忙腳亂,讓他們以玩助學,體味發現中產生的樂趣,以嘗試和探索的方式表現各種肌理和搭配色彩。老師應及時指出各種優異之處并進行肯定和表揚。
二、培養耐心,磨煉意志
紙版畫跟其他版畫一樣,制作上需一定的時段才可以完成,因為版畫是結合了繪畫與手工,需要兒童們慢工出細活。再加之兒童的手臂力量、手指的靈巧程度、力度等相對成人較弱。因此,教師在教學輔導過程中要強調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放慢速度,印好一處是一處。對于純粹是求效果、易煩躁、方法掌握不當的學生要耐心指導,讓學生保持平靜輕松愉快的心情去創作,讓學生久而久之養成耐心處理問題、不怕辛苦不怕麻煩的好習慣。版畫中每一個環節都要學生親力親為,從畫稿創作中冥思苦想到制作上的撕、拼、刻的煩瑣,再到印時的屢印屢壞和油色滿手,都是“磨人”的過程,那么教師勿把訓練小版畫家作為版畫教學的目的,而是通過版畫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美、創造美,養成獨立自主、耐心細致的好作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兒童版畫課給美術課堂帶來了生機,促進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也為培養21世紀全面發展的兒童開辟了途徑,但上好版畫課還有待進一步在實踐過程中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祝琪.少兒版畫技法[M].出版社:金盾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8年03月.
[2]孫志偉.從指尖到心靈 兒童繪畫圖書[M]:兒童版畫教程出
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年06月.
作者簡介:劉慶西(1975.4 -) 職稱為小學中級,福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