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們觀察事物,通常都是很簡單,并不注重細節。孩子與孩子之間會有很大的差別,畫一幅畫之前,他們先觀察但是畫出來的效果有很大的區別,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畫面內容是否能表現出層次感并且按照大概的比例去把它表現出來,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引導中加入繪畫的基本理論。
關鍵詞:藝術素養;構圖;興趣
創意美術是近幾年來幼兒教學中流行的教學方法。所謂的創意美術,就是讓孩子釋放天性,把自己眼中觀察到的世界通過各種材料表現出來,這種表現是自然的、發自內心的。
一、激發作畫愿望,鼓勵通過觀察畫面培養繪畫興趣
創意美術階段主要就是培養孩子對美術的興趣,激發孩子創作的熱情,在完成一幅繪畫的過程中,孩子們是快樂的,而且也可以把繪畫的基本理論運用到其中。
孩子們觀察事物,通常都很簡單,并不注重細節。孩子與孩子之間會有很大的差別,畫一幅畫之前,他們先觀察但是畫出來的東西有非常大的不同。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畫面內容是否能表現出層次感并且按照大概的比例去把它表現出來。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引導中加入繪畫的基本理論。例如,一座房子,孩子們表現起來會覺得很簡單。如果十座房子畫在一起,孩子就會覺得紙太小了。實際上是他們不會表現層次,老師在引導過程中,除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之外,還要把繪畫的難度降低。到孩子可以接受的程度,這樣孩子對繪畫才會更加有興趣。怎么使觀察到的事物可以表現到整個畫面中,使畫面完整,這就是老師需要引導的。
(一)借助語言功能作為輔助的表現
語言功能在孩子不同的時期占據不同的位置,而且性格各異,每個人表現出來的也都會不同。處在涂鴉階段的孩子,他們通常表現的東西都是口述的。同樣一個物體,在不同的時間,孩子們都會向你表述她不同的意義。孩子口述繪畫時,畫面就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加以鼓勵,以培養孩子對繪畫的興趣。
(二)創建寬松的創作環境,鼓勵內容的完整
陶行知先生說,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們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讓他們把看到的事物都表現到畫面中去。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孩子始終對畫面保有興趣。這樣才能拓展幼兒的創造思維。為孩子將來成為創造人才奠定初步基礎。
(三)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
繪畫教室是一個創作的環境。在教室中孩子們表現同一主題,但畫面表現出來很不同,孩子們會相互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畫面。例如一幅秋天的畫就不只是秋天的紅葉,還包括樹上爬行的小昆蟲,這些都會表現在不同孩子的畫面之中。
二、運用綜合材料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繪畫材料也有了很大發展,孩子們對材料非常感興趣,我們可以把材料運用的綜合一些。從而降低繪畫的表現難度,增加畫面的色彩以及層次感。傳統的美術教學,通常把畫法固定下來,如水粉、油畫棒的表現和少兒水墨。現在我們可以把不同的材料運用到一幅畫面中,特別對于低幼的兒童綜合材料的運用可以降低繪畫的難度
三、積極正確的評價作品
在畫面完成的最后階段,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畫與眾不同,是最好的那一個。希望自己的努力成果得到別人的認同。兒童的這種心理通常要比成人強烈,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要針對他們的長期表現來評價本節課的作品。通過評價來激發他們參與繪畫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不要限制幼兒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積極鼓勵幼兒放飛想象的翅膀,誘導幼兒自發的表現,發現內心的情感,從而提高繪畫的興趣,實現自我發展。
雖然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但藝術的素養是循序漸進培養出來的,所以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到了入學的年齡家長希望孩子能夠畫出寫實的繪畫,而孩子卻不可以畫出自己觀察的,有立體感的畫面。在創意美術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學到了多少家長是很難了解的。孩子不是畢加索,不可能一生都去追求平面的繪畫,也很難像畢加索那樣創造出多維空間的繪畫,所以創意美術課程要有目的的教學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鄧福興.中國古代美術批評史綱.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
社.2000.
[2]徐霞.基于專業引導提高幼兒園集體教學質量的實踐研
究.西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辛巖,營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