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對美感認知能力,高校課程中的美術教育,對學生的人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正面啟發意義。本文以高校美術教育為背景,分析當代藝術在校園課堂的影響以意義,為高校美術教育更專業化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當地藝術;高校美術教育;影響與意義;參考價值
當代藝術有別于傳統藝術,前者是對后者的傳承與創新,更適合當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當代藝術是基于當前社會狀態下出現的藝術產物,它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并滲透至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相關研究證明,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下,藝術與經濟兩者間存在某種相輔相成的聯系。當代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能夠促進經濟發展,故此,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更需要注重藝術領域的傳承與創新,才能為社會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一、當代藝術對高校美術教育的影響
(一)審美素養的影響
美術教育能達到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目的,學生將自己對生活的見解付諸于美術作品創作上,能夠促進學生自身的個性化發展。在高校美術教學中引進當代藝術,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將當前發生的社會事件融入到美術作品創作中,使作品具備一定時效性。當代藝術對學生的不斷熏陶下,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藝術素材,同時培養對生活元素的審美感覺,使學生自己在創作美術作品時能夠更融會貫通。
(二)道德情操的影響
高校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的有機結合下,能夠最大程度拓寬學生藝術視野,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情操。事實上,高校的美術學科教材內容每年都會更新或修改,但這種更新速度卻跟不上社會發展速度,故此,在美術學科教學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去查找相關資料,通過自主學習加深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從而達到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和增強藝術底蘊的目的。
(三)創新思維的影響
當代藝術能夠激發學生共鳴感,使其產生更多創作靈感與創作欲望。相關研究表明,將當代藝術引入至高校美術教育領域中,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能夠使學生更熱衷于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在當代藝術熏陶下,學生可以將社會上最前沿新鮮的藝術元素融入到創作上,使作品同時具備當代藝術與高校美術教材內容特點,發揮教學相長最大優勢。
二、當代藝術對高校美術教育的意義
(一)體現藝術的包容性
我國藝術由多個民族民間藝術所構成,不同民族藝術文化之間互相融合、相互包容。它是先輩們世世代代的生活結晶,并在社會發展下得到傳承與創新。當代藝術是基于當代社會發展下所產生的藝術形式,改革開放后,隨著西方藝術的大量涌入,使當代藝術在各民族傳統藝術的傳承基礎下,與西方藝術高度融合,促進了我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化傳承和發展。此外,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當代藝術已不局限于美術學科范疇,它更重于在多個學科之間取長補短地發展,取各學科之精華,棄各學科之糟粕,促使當代藝術在各個學科間取得最佳平衡點。因此,無論是多個民族的藝術滲透、中西方藝術交融,還是在多個學科之間游刃有余地發展,都體現了當代藝術的包容性,只有不斷包容,海乃百川,才能吸收更多藝術精華,促進當代藝術發展。美術是基于當代藝術下產生的學科,故此高校美術教學應發揚藝術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引導學生多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專業的藝術氣息,才能更有利于藝術作品創作。
(二)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美術教學氛圍
隨著人們思想進步,藝術已不再是貴族的專屬權利,而是逐漸走入民間,使更多普羅大眾均能平等接受藝術熏陶。藝術從生活中來,亦是普羅大眾在生產生活中所積累的創作經驗。將當代藝術引入至高校美術教學上,能夠有效培養高校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事實上,當代藝術是基于當前社會發展下的藝術產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為推進美學學習奠定基礎。由于藝術是從生活中來,故此在高校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用心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藝術元素,并運用在創作上,最終促進教學相長。相關研究證明,當代藝術能夠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美術教學氛圍,并為培養高素質藝術人才提供一定參考意義。
(三)增強學習美術自信心
美術創作過程十分枯燥,學生需要長時間面對單一的繪畫工具與繪畫材料,時間一長,難免降低了對美術作品的創作熱情。而當代藝術由于具備一定的時代氣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當前社會發展現狀展示出來,故此能啟發創作者的創作靈感,從而使創作過程具備一定趣味性,故此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一大意義在于它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美術自信心、保持創作熱情。
三、結束語
當代藝術是由我國各民族民間藝術與西方藝術組合而成,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將當代藝術引入至高校美術教學中,能夠使學生產生共鳴,激發創作熱情,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基于此,本文探究了當代藝術對高校美術教育所帶來的影響與意義,影響包括對學生的審美素養影響、道德情操影響以及創新思維的影響,此外當代藝術的意義在于體現了藝術的包容性、有利營造良好美術教學氛圍以及增強學生學習美術自信心。
參考文獻:
[1]趙丁丁.試論高校美術教學中當代藝術的介入與影響[J].美
與時代(中),2019(09):105-106.
[2]趙蓓.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影響與價值分析[J].美
術教育研究,2018(13):152.
[3]劉金石.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分析[J].改革與
開放,2017(16):148+150.
[4]陳淼.論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影響與價值[J].藝術
教育,2017(13):250-251.
作者簡介:王建群(1983-),女,漢族,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美術學,井岡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