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老年人生活現狀進行分析,對老年人宜居社區設計可采取的手段進行研究。本文認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應考慮發展社區養老。老年人宜居社區可以使老年人走出家門,廣交朋友,重建人際關系,學習新知,體味人情,調節情緒,改善精神狀態。
關鍵詞:老年人;宜居;社區設計;手段
中國隨著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大幅度延長,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政府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想要老年人提升生活質量不能忽視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而近年來老年人精神贍養狀況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一、老年人生活現狀分析
中國目前的情況是大多數孩子由于外出學習、工作在外地以及結婚等原因,導致了社會上出現了許多“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往往孤獨而且缺乏溝通,這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還有很多老年人由于沒有合適的社區環境,只能自己在家看電視,缺乏與他人的溝通,變得越來越孤僻,容易使老年人有持續的情緒低落現象,這會影響老年人身體系統的正常生理機能,使生理功能出現病理性變化,最終成為疾病。老年人在這個年齡時期,容易對自己產生無用、消極感。還有一部分參加社區上組織的有益的集體活動的老年人,特們性格一般比較開朗,可以積極與他人交流,在參與活動中會使這些老年人精神愉悅;老年人參與集體活動可以讓老年人在活動中肯定自己的價值,也可以讓老年人產生成就感與自我實現感,這樣就會改善老年人的心情,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滿足他們的自尊需求。
二、建設宜居社區可采取的手段
(一)增加社區老年人身體的鍛煉活動空間
老年人社區設計應本著促進交流的原則。為增加老年人互動性,設計開敞的綠地、文化廣場、多個小型戶外活動場地、健身步道。社區還應針對老年人特別設計大型康體中心,中心設游泳池、各種健身器材、舞蹈房等適宜老年人活動的功能空間;社區內還可設有果蔬種植區域,滿足老年人喜歡自耕自收的樂趣。
(二)社區設置老年人學堂
社區內設老年人學堂。社區組織老人年學習一些老年人感興趣的課程,比如棋類學習、刺繡學習、舞蹈學習、書法學習等。課程可由社區中的老年人擔當教師,在教學中體現自己的價值;學堂還可開展俱樂部及文娛活動,每個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活動。老年人在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的同時,精神上也得到了滿足。
(三)社區采用無障礙設計
考慮到老年人年齡的特性,設計應采用無障礙設計。地面設計平坦、無高差,做防滑處理;通道不設門檻;設計輪椅使用空間;社區內的設施位置適當降低,便于老人使用;社區在適當位置設置全覆蓋的應急呼叫系統,使老人可以隨時求助。
(四)社區注重綠化設計
社區在自然景觀建設中應注重綠化設計。居民樓和街道之間應有樹作為屏障,減緩噪音。社區的綠化設計可以融入黃石文化。植物選擇力求多層次,可選用適宜在當地生長的樟樹、廣玉蘭、桂花等樹種。 最佳方案是使社區空氣中負氧離子達到療養級別。細節上根據每個區域的特點,運用不同的綠化表現形式,形成區域之間的天然視覺屏障,風景隨四季交織變化,為老年人帶來舒適健康的環境。
三、結語
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注重考慮發展社區養老。社區養老是逐漸優化的養老模式,它是一種新概念的居住運動。我國已步入人口老齡化的行列,經濟不斷提高,做好老年人宜居社區建設,能夠使老年人身心愉悅、精神充實,對生活更加充滿信心;做好老年人宜居社區建設,老年人日常生活豐富,對促進和諧的文明社會有重要意義。社區是老年人主要生活和活動的場所,社區內的完善設計可以使老年人熱愛生活,廣交朋友,學習新知,體味人情,調節情緒,改善精神狀態。
參考文獻:
[1]老年人精神贍養的現狀調查及法律對策探討[J]. 韓登池,
曾于藍. 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4,(1):131-132.
[2]老年人需求與宜居社區建設[J].江立華,黃加成.華東理工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6):87-92,113.
[3]老齡人口精神贍養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中法
合作社會保障項目的調查[J].劉婧嬌.勞動保障世界(理論
版).2012(09):4-7.
[4]中國老年人精神贍養問題[J].李瑞芬,童春林.中國老年學
雜志.2006(12):1754-1755.
[5]淺談當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與精神贍養[J].邵南.南平師專
學報.2006(01):136-138.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 項目編號:鄂教思政函[2017]3號17Y074。
作者簡介:尹璐(1982-),講師,湖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孔慶君(1980-),講師,湖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