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醒獅,是嶺南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千年歷史中通過一代代傳承者的守護和發展,在嶺南文化中獨成一脈。通過運用VR虛擬現實技術手段,數字化更新嶺南醒獅的傳播方式與交互體驗,同時在文化共同體概念引導下進行虛擬仿真研究與動漫數字藝術表達,開拓對嶺南文化新時代的傳承方式和新媒體應用。
關鍵詞:" 嶺南醒獅" "虛擬現實" "虛擬仿真" 動畫藝術
在新的社會背景下像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嶺南醒獅需要虛擬仿真的視覺效果去呈現出新的動畫數字藝術語言,虛擬現實技術結合嶺南醒獅\"沉浸\"到動畫數字化的角色與場景當中,實現人機體感式交互的科普傳播。
一、基本定義與發展現狀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 VR)的定義是:通過一個使用交互性的軟件和硬件的計算機系統產生一個三維圖形空間,構建一個模擬現實的環境;虛擬仿真是給使用者提供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1]。虛擬現實為虛擬仿真提供了前期條件與交互支撐。目前美國主要應用于軍事及太空的行星探索方面,如波音航空公司通過虛擬環境對波音運輸機進行設計加工。而英國擅長于運用虛擬現實技術處理和其輔助設備的設計研究,比如史密森協會自然歷史博物館實時參觀的交互體驗。中國的虛擬現實技術與文化藝術的結合已有先河,如敦煌文化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對敦煌石窟進行虛擬全景動畫制作。同樣,故宮博物院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將已“閉館休養”的養心殿再次以動畫數字影像呈現在國人面前。
嶺南醒獅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與傳統美德,節慶表演和龍獅競賽是它走進人們視野的主要方式。雖然嶺南地區組織過大規模的整理活動,但由于條件所限,僅有文字和圖片記錄。本文選取嶺南文化為代表的醒獅,開展新思維下的動畫數字藝術與虛擬仿真交互體驗。
二、動畫數字藝術與虛擬仿真技術
運用VR數字動畫的視覺特征對嶺南醒獅進行角色藝術設計與虛擬空間搭建,以及對不同外觀造型與材質紋理進行采樣。使用Maya、Cinema4D等動畫數字軟件,繪制嶺南醒獅角色設計圖和三維立體模型,完成嶺南醒獅立體造型的抽象模擬。因為三維模型建立在前期的二維角色設計圖的基礎上,在虛擬Maya四視空間里進行二次精準三維模型制作,數字化角色骨骼建立與結合骨骼控制器的動作設計、表情驅動設計密切相關,包括關鍵幀操作、特技動作表演,建立標準動態研究庫與Maya角色骨骼自動生成系統。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開發的第一視角的,讓觀眾帶上 VR 眼鏡,通過控制手柄體驗醒獅的 VR 動作表演,結合醒獅數字化3D動態仿真效果,建立與動作主題相匹配的虛擬場景方案以及渲染虛擬場景氣氛的光影特效。然后使用數字化虛擬場景系統模擬出與醒獅數字化動態內容相匹配的主題場景,比如參考歡慶恭賀的動作建立出符合嶺南風格的虛擬場景,預先在虛擬仿真環境中模擬現場氣氛圖,動力學和粒子系統與場景的狀態和天氣變化的結果都有相關性。
將動畫數字藝術與虛擬仿真技術作為嶺南醒獅的科技動力系統,本土化的民俗特征與傳統化表演方式作為嶺南醒獅的文化動力系統,這種“雙擎式”的綜合動力系統推動著嶺南傳統文化結合動畫數字藝術進行虛擬仿真的關聯性表達,在這種新模式下定制著創作思路與體驗方案。
三、虛擬仿真的實驗性與科普性
嶺南醒獅的虛擬仿真結合動畫數字藝術將嶺南醒獅的美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進一步發掘與探索。在醒獅結合虛擬現實的創新設計過程中,為文化傳播領域提供了新的開發功能與操作體驗,打破了傳統媒介傳播行業的推廣路徑與技術限制。經過虛擬仿真的醒獅藝術表演,表現出人機交互狀態下虛擬體驗與感官視聽,由于嶺南地區始終有著絕不故步自封、推陳創新等風尚,基礎文化研究與動畫數字化的資源調控合理優化,因此,在全面復興傳統文化的戰略背景下,嶺南醒獅作為嶺南地區的文化特征、民俗符號和精神財富,完全有責任和信心借助虛擬現實與動畫數字藝術設計去更新自身的發展模式,讓其發揮更大的中華文化核心價值,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重新認知,這種“雙擎式”模式印證了嶺南醒獅的虛擬仿真與動畫數字藝術相結合的實驗性與科普性。
四、結語
虛擬現實技術與嶺南醒獅文化的智能融合模式開啟了一種集感官與認知共同存在的新型交互體驗方式,為傳統民俗文化傳播與創新設計提供了新的動力引擎。在動畫數字藝術與虛擬仿真技術的推動下,使傳統嶺南醒獅的時代特征無限拓展與超越,通過對嶺南醒獅虛擬仿真的動畫數字藝術研究與應用,給嶺南文化注入全新的活力,為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與傳承開啟了VR新媒體時代。
參考文獻:
[1]張敬平.VR/AR 在戲劇中的應用[J]. 演藝科技,2016(11):
44-48.
[2]王藝.嶺南文化的新媒體傳播策略[J].新聞愛好者:上半
月,2011(11)27-28.
[3]王倩.嶺南地域民俗符號藝術文化研究[J].大眾文藝,2018
(17):51-52.
[4]王瑩,王金旺.VR/AR 的核心技術突破[J].電子產品世界,
2018(07):12-15.
本文為華南農業大學2018年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嶺南醒獅數字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研究成果,課題編號:zlgc18017。
作者簡介:李雷鳴,世宗大學,公演·影像·動畫系,博士在讀,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動畫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