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檔案是鄉鎮文化站乃至鄉鎮文化事業發展的根源,是鄉鎮文化發展進程的歷史見證。基于此,本文闡述了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的主要特征,對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要點及其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特征;要點;策略
藝術檔案是指通過某些媒介將文化藝術活動組織或者文化活動的個人,所從事文化藝術活動的過程或者結果,做記錄并且保存,這一由始至終的過程叫作藝術檔案。因此為了加強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以下就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要點及其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
一、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門類日趨多樣。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全面客觀地記錄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在門類上,文化檔案管理分為綜合藝術,語言藝術和表演藝術等,在此基礎上還可分出很多小的門類,因此說文化檔案內容多,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速,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工作的領域不斷拓展,檔案內容不斷豐富。
(二)管理日益規范。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通過文字、圖像等形式全面記錄了當地有各種保存價值的文化活動,既促進了鄉鎮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又為農村社會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滿足了新時期農村文化日益發展的現實需要。近年來,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日益規范。
(三)服務群體日益廣泛。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真實記載了基層群眾的各項文化活動和文化創作,它是基層政府全心全意豐富人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有力證明,它的服務群體既有鄉鎮干部,也有廣大農民群眾。除了在日常鄉鎮組織管理中發揮著作用外,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在鄉鎮公益事業發展、組織與輔導群眾文化活動等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要點的分析
各個地方的文化站,是各個城市及國家收藏和保護文化藝術的最具權威的有效組織,也是距離文化藝術表演活動最近的基層組織,所以,文化站中的藝術檔案是最能真實記載文化藝術活動過程、了解活動表演者真實情況的。在收集、整理藝術檔案時,要保證每一項藝術活動的真實性和成套藝術材料的完整性;系列活動要體現出藝術檔案的完整性和成套性。系列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文化藝術整體活動的有效組成部分,將每一個具體、細小環節記錄全面是保證藝術檔案完整性和成套性的前提條件。對于各個細小環節的藝術檔案名稱也要書寫準確,即檔案案卷名稱是活動名稱,以便日后及時、準確查閱;一項藝術活動必然有不同章節組成,其不同章節要用同一個名稱和案卷號,把各個章節與活動有機聯系在一起,并且注意時間順序,保證記錄時間的準確;將所有有效的藝術檔案進行匯總,形成電子版的目錄。
三、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策略的分析
(一)增強藝術檔案管理意識。藝術檔案產生的源頭是組織單位的領導和從事藝術活動的廣大群眾,最重要的是舉辦活動的組織者和單位負責人,如果他們對文化藝術檔案意識薄弱,就必定會造成藝術檔案的大量遺失。如果單位領導意識到文化藝術檔案的價值和重要,就會督促做好藝術檔案的收集、整理與管理工作,并把檔案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實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解決鄉鎮藝術檔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設立藝術檔案管理專項資金,將藝術檔案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經費預算,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保障軟、硬件的建設,完善各項藝術檔案的制度,營造一種良好的檔案工作氛圍。
(二)建立信息網絡。網絡使信息的傳播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加快了傳播的速度,擴大了傳播的范圍。實行計算機管理和數字化管理,利用現代的網絡平臺把收集、整理、開發的藝術檔案信息及時發送出去,讓利用者在網絡上自由的檢索、查閱、下載、吸收,使原來分散、孤立的藝術檔案信息資源能及時滿足社會的廣泛需求,實現高度智能的共享。建立文化藝術單位藝術檔案信息網絡,除了可以及時了解其他兄弟藝術檔案信息資源,充分獲知各鄉鎮、村落的藝術檔案情況外,還可以更好地發揮資源共享。
(三)提升檔案管理的綜合素質。藝術檔案案卷質量的高低完全取決于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質,因此要對檔案管理人員的進行相關培訓,提高對藝術檔案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培養檔案管理人員自身素質,要培養“多面手”的藝術檔案管理員,也就是說培養一個會寫、會攝、會處理資料;腳勤、手勤、嘴勤的“三會”“三勤”檔案管理員,同時,檔案管理員還要掌握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同時培養檔案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文化藝術鑒賞能力,讓管理人員能收集到更有價值的藝術作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鄉鎮藝術檔案是從事藝術者學習、借鑒的真實教材,其有效管理可以縮小鄉鎮與城市文化建設的距離,更有利于文化藝術的傳承,能夠防止民族特色文化藝術失傳,對保護傳統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對鄉鎮文化站藝術檔案管理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秀春.淺析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規范化
[J].文藝生活,2014(03):210-213.
[2]胡巧維.淺談文化站藝術檔案的管理[J].卷宗,2013(04):
12.
作者簡介:陳艷,吉林省輝南縣朝陽鎮政府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