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當前的社會人民將越來越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娛樂工作當中,以滿足自我的各項需求,同時在娛樂中提升自我綜合素質。但我國當前的文化館因為建設不到位,導致了輔導范圍的一定局限性,其各項活動也難以深入群眾的內心,所以本文主要針對基層文化館的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以及擴展免費輔導的范圍,就怎樣由老年人擴展到年輕人兩方面來制定一系列加強群眾文化輔導的策略。
關鍵詞: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范圍擴展
一、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群眾文化逐漸成為了群眾生活的重要產物,人們對于精神生活也有了不可忽視的需求量,而各地的基層文化館就是最直接最貼近生活的解決群眾精神生活問題的方式,那么,加強基層文化館對基層民眾的免費輔導培訓,以及擴展培訓輔導范圍就迫在眉睫,不能使這一項造福人民群眾的措施流于形式,成為老年人打發光陰,消磨時間的一種手段,這樣一來,國家的大力支持將會付諸東流,收效甚微。
二、基層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的現狀。
在經濟建設的新時代,文化已經發展成為各國政治競爭的一種手段,就像航空航天事業以及交通經濟實力那樣,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及成為文化強國都離不開群眾基層文化輔導。要實現這一目標,構件具有當代文化特征的文化精神還需要縣區等基層文化館的輔導培訓,從而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興趣。當前,我國本著以人為本、為人民群眾豐富生活的宗旨,大力開展基層文化館免費輔導培訓工作,一定形勢下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許多的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但是,當前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基層文化輔導的服務范圍普遍老齡化尤為突出。實踐過程中,基層文化館開展正常的群眾輔導培訓工作面領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服務范圍老齡化
基層文化館是當前社會為滿足人民群眾所創建的文化活動建筑,是屬于公益性的事業單位,其運行管理的模式和我國當前行政機關單位的運行模式大同小異,所以,這一定程度的體現出了管理體制的僵化性,其思想和服務理念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文化工作者素質參差不齊,人才凋零,年輕工作者少等。吸引不了年輕工作者,就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也就從根本上就沒有了創新理念,從而逐漸地形成服務的人群自然就偏向老齡化發展。
(二)硬件設施問題
基層文化館在當前社會中的存在可以說是較為尷尬的處境,大多數處在經濟不夠發達的直轄市或者縣區,所以在財政撥款資金上就有了一定的漏洞和限制性質,普遍的也就出現了資金不足或者硬件設施自然落后的狀況,或者有的場地面積很小,文化輔導培訓場所不足等問題。
三、加強基層文化館開展形式策略
如何加強基層文化館對基層民眾的免費輔導培訓,以及擴展培訓輔導范圍,針對以上問題,下文將對如何解決做出詳細說明。
(一)大力發揚地方特色,強化地方特色文化輔導
群眾文化建設應當具有多樣性,但是,卻不能夠固守某一個千篇一律的模式,應當立足在本地區的文化特色上,提起人們的興趣,也可以將本地區的特色發展成一種文化,如果發展的好,還會給本地區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有了經濟效益,年輕中堅力量自然投身其中。還要探索出一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輔導培訓方法,使培訓范圍變得更加廣泛。
1、基層文化的培訓工作應當選取地域性比較強的特色文化來開展,人們在培訓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親切,不會那么陌生,消除人們對于文化培訓的抵觸情緒和心理障礙。
2、結合人民群眾對文化主要方向的選擇,最大的引發群眾內心的向往,共同努力,進行悉心的發掘。以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為例,文化館從本縣傳統小吃入手,發掘出來了以岐山臊子面為核心的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輔導方向,結合寶雞當地的特色小吃,例如攪團、煎餅、野菜等等,發展成為了巨大的美食文化。如果現在去岐山縣,你會發現,大街小巷都布滿了民俗村美食街的文化廣告,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加入到了這次文化變革的革命當中,樂此不疲。
(二)從縣區群眾文化輔導培訓的服務模式上做出創新提升
1、基層文化館應當重視日常的培訓,除了日常的演出,文化展覽,娛樂比賽等的文化活動以外,還應當有針對性的、多層面的開展周密的大型活動,讓人們意識到,文化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
2、在文化輔導培訓的方式上,不能墨守成規,除了平時常規的日常培訓輔導以外,我們還應當將許多在其他行業應用的模式相互結合,比如,具有針對性的一對一輔導,駐點下鄉,上門輔導等等,加上傳統的培訓方式,這項工作一定會越來越順利,備受大家的歡迎。
3、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這個一直備受人們詬病的載體已經屢見不鮮,以前,在大多數群眾的眼中,網絡就是迫害新一代年輕人身心健康的毒品,但是,在21世紀的今天,它將成為我們宣傳本土文化最有力的武器,充分的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發揮網絡文化輔導培訓的積極作用。文化培訓應當立足于實際,當有群眾不能到文化館進行學習培訓時,開設網絡培訓課堂顯得尤為重要。在培訓完成檢驗成果時,我們也可以將各種活動的照片,演出的影像資料等等上傳到主頁,大力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該地區的文化特色。
(三)做好縣區文化宣傳中堅力量培養的工作
所謂留住年輕人就是留住了文化的明天,所以群眾文化輔導培訓的主體就是基層文化館,群眾對于文化的普遍認知以及培訓水平的提高,都與文化館的每個工作人員的努力密不可分,所以,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效率,年輕化的基層文化館隊伍勢在必行。而現在,許多基層文化館工作人員的來源復雜,工作能力有待考察,極大地限制了基層文化館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文化館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構建專業的文化培訓人才的機制。在統計整合現有的工作人員素質水平的基礎之上,鼓勵人員參加成人教育以及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努力提高學歷文化水平,不斷地培養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開闊工作視野,打造為人名服務的一把尖刀。
2、優中選優,從現有的基層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當中,選拔出一批骨干型,高素質型的工作人員,發揮他們在基層文化培訓輔導工作當中起到的模范帶頭作用。
3、將基層文化館原有的內部管理制度進行優化,模仿國家企業進行崗位競聘以及績效考核、年終考核等等的人才激勵機制,調動文化館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打破傳統僵化的管理制度,推動基層文化館用人機制及管理體系的創新。
4、將活動的形式年輕化,在基層文化輔導工作中,各種活動將是這項工作的具體體現。而以往,基層文化館大多都以戲曲,各種老年舞蹈,民樂樂團為主,我們應該創造徹底的變革,讓它變得年輕化,比如,籃球比賽、舞臺劇、走秀、拔河比賽等等,只有形式年輕化,才能吸引年輕人。
最后,現在是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的交流與溝通極大程度的是來自于網絡信息的交互,所以要想留住年輕人,就必須利用當代年輕人的交流工具進行文化工作的開展,既就是注重數字化、科技化的文化館網絡平臺建設工作,在網絡信息上下功夫,以此來將文化館的真正內涵所表現出來,更好地吸引當代人民群眾進行建設工程。
(四)從文化體系上建立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加強群眾基層文化輔導培訓工作的必要方式,群眾基層文化培養本身就是健全的文化體系的一部分。當前我們國家盡管多數情況下文化館是免費開放的,國家政府機關每年也都會投入一定的資金支持,但實際收獲的效果卻不盡人意,這就體現出了傳統模式下文化館的培訓方面小,培訓的方式也就較為單一,表現出的是大多數文化館并沒有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所以首先縣區的基層文化館應當斥資建好文化館的場館設施,將硬件設施的配置達到現在當代年輕人的欣賞標準。其次打造基層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培訓的優質水平,多開展文學創作培訓班,弘揚時代的主旋律,徹底解決文學創作輔導是基層短板這一現象,最終增強縣區群眾的文化歸屬感與認同感,不斷完善縣區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建設基層文化館免費輔導培訓,及擴大文化傳播范圍,勢在必行,只有豐富了所有人精神世界,才能夠保障我國全面小康的進程。只有吸引了年輕人的加入,才能夠在基層文化培訓時發生改革,發展成為社會服務的主流,建立健全的基層文化輔導培訓機制。
參考文獻:
[1]蔣琴.淺談各地文化館對基層群眾文化的輔導培訓[J],大
眾文藝,2015(04):11.
[2]范桂蘭.試論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施[J].大眾
文藝,2014(08):13.
[3]郭強.如何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J].大
眾文藝,2013(07):259.
[4]李小鳳.文化館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J].大眾文藝(理
論),2014(04):111-112.
[5]王雪梅.試論在新形勢下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的工作途徑
[J].青年文學家,2009(21):137-137.
[6]陳匯.對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工作的若干思考[J].電影評介,
2017(16):104-106.
[7]舒浩.文化館擴展對外群眾開放工作的發展方向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 18(04):242-243.
[8]朵紅. 基層文化館建設必須堅持文化發展社會效益優先原
則[J]. 群文天地, 2019(8):48-49.
[9]章勤玉. 論擴大開放范圍在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中的
作用[J]. 群文天地, 2018(18):36.
[10]馮偉萍. 淺談文化館工作的著力點[J]. 群眾文化, 2019
(5):30-31.
[11]紀纓倪, 王巍巍. 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現狀
[J]. 中國民族博覽, 2018(3):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