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將本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5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為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干預,另一組為綜合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以此評價綜合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放療期間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
關鍵詞:食管癌綜合護理;放療;生活質量;并發癥
我國近年來在臨床中,食管癌屬于最為常見的一種消化道腫瘤,其不僅發病率高,且死亡率在惡性腫瘤死亡率中位居第四,已經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本文通過將我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觀察,并獲得了較為可觀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資料均來源于本院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食管癌患者,隨機抽取5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常規組與綜合組兩組,每組均占28例。常規組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75歲,均值(54.26±5.75)歲;文化水平:大學及以上7例,中學14例,中學以下7例;病灶位置:下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3例,上段食管癌5例。綜合組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齡方面,限值最小者為41歲,限值最大者為73歲,平均值為(54.21±5.71)歲;文化水平:大學及以上8例,中學15例,中學以下5例;病灶位置:下段食管癌11例,中段食管癌14例,上段食管癌3例。通過將以上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水平以及病灶位置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科學對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僅接受健康教育、基礎治療等護理干預,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組患者加用綜合護理干預。詳細護理內容見下: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放療期間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的情況。生活質量:采用EORTCQLQ-30生存質量核心量表(歐洲癌癥研究機構制定)評定。包括30個問題及5個項目(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及社會功能)。各項目評分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文中相關資料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例如計量資料數據以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形式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放療期間生活質量比較綜合組患者放療期間的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及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綜合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2所示:
3討論
本文研究結果中,綜合組患者在放療期間,其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及社會功能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僅如此,綜合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綜合護理通過情緒護理、飲食護理以及認知和行為護理,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通過飲食指導,減少咳嗽等不良反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提高其生活質量。綜上所述,食管癌患者在放療期間,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在今后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丹.綜合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放療期間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146-147.
[2]王海燕,李霞,梁微,等.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預防食管癌患者放療后并發癥中的應用[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6,33(5):925-927.
[3]李英,易紅梅,肖英,等.綜合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放療患者焦慮、進食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6,40(9):1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