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全面研究內鏡室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來我院內鏡室治療的病人中任意抽取76人進行研究,重點探討了病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結果 內鏡室護理過程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危險因素,只有及時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才能保證病人身體健康;結論 不同危險因素貫穿于內鏡室護理工作中,對護理工作具有諸多不良影響。
關鍵詞:內鏡室;護理工作;危險因素;預防措施
最近幾年,各級醫院逐步意識到本行業存在的職業風險,內鏡室護理工作中就包括大量危險因素,不利于醫療衛生行業的穩定運行。在內鏡室護理工作過程中,護理人員隨時均可能面臨各種危險因素,如內鏡室病人分泌物、體液、血液等,還包括一些臨床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有關藥物,如各類消毒液等的污染,一旦操作出現失誤則可能危害內鏡室護理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1]。所以對內鏡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深入探索并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有利于保證內鏡室護理工作的穩定開展,防止內鏡室護理工作中出現各類風險。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來我院內鏡室治療的病人中任意抽取76人進行研究,病人主要疾病類型包括23人屬于呼吸系統疾病病人,21人屬于消化系統疾病病人,17人屬于循環系統疾病病人,15人屬于神經系統疾病病人。46人屬于男性,30人屬于女性,年齡處于24-77歲之間,平均為46.21歲。
1.2方法
參與本研究病人均參加了內鏡檢查,為了保證內鏡室護理工作的妥善開展,我科組建了內鏡室專業護理工作小組,并在規定時間內召開護理工作經驗交流會,重點研究內鏡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險因素,認為我院內鏡室護理工作中存在著聲音傷害、放射性傷害、消毒劑傷害等各類因素。參與內鏡室護理工作人員在為病人檢查身體后全部接受了室內防感染護理。
2結果
內鏡室全體護理工作人員與病人沒有發生感染類疾病,內鏡室護理工作得以穩定運行,沒有發生護患矛盾。
3討論
3.1內鏡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3.1.1聲音傷害
內鏡室護理工作中存在著各種聲音,這些聲音均會使護理人員處于長期困擾狀態中,會對護理人員的精神與身體造成各種不良影響,甚至會使護理人員的身體抵抗能力下降而感染各類疾病。內鏡室中出現的各類不良聲音主要來自病人本身及各類電子儀器的運行等,內鏡室護理人員需要長期處于內鏡室內工作,在這些不良聲音的長期影響下,最初可能只表現為精神方面的不適癥狀,而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步影響到病人的身體各個系統,如神經系統紊亂等,處于懷孕階段的護理人員還可能出現流產等嚴重問題。有的護理人員本身身體條件較好、有著較強的抵抗能力,但長期處于此類環境中也會出現消化不良、血壓升高等各類疾病,對身體各個系統的穩定運行造成嚴重影響[2]。
3.1.2放射性傷害
放射性治療在內鏡室診斷過程中占有較大比重,但同時將內鏡室護理人員置于危險環境中,放射性物質同樣會影響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如內鏡室在檢查十二指腸疾病時需要使用腸鏡,其會放射出X射線,這是治療與診斷此類病癥常用的一種方法,而電離輻射可能需要在較長時間內存在,會對內鏡室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造成污染,同時會影響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內鏡室護理人員如果長期處于放射性污染環境中,其內部身體結構則可能發生變化,體內白細胞數量會明顯減少,有的內鏡室護理人員還會發生皮膚灼傷或皮膚壞死等癥狀,有的內鏡室護理人員會由于身體抵抗能力下降而感染各類病癥[3]。
3.1.3消毒劑傷害
內鏡室檢查中經常使用消毒劑與標本浸泡液等,而消毒液應用的范圍更為廣泛。大多情況下,保養儀器首先要進行消毒,主要目的是為了殺死儀器中的病毒病菌,而且在使用儀器過程中,使用前后都要對病人有關部位進行消毒,進一步表明了消毒措施應用頻率較高。內鏡室治療環境也需經常消毒,是為了及時殺滅病人分泌物中含有的病毒病菌,創建安全穩定的檢查環境,環境消毒過程中需要大量消毒劑,這些消毒劑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較長,會對護理人員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內鏡室標本容器中盛有一定數量的浸泡液,這些液體也會揮發出大量氣體,與內鏡室空氣中的消毒劑混合在一起導致空氣受到污染,進一步危害護理人員的呼吸系統。戊二醛與含氯消毒劑應用較多,同時還包括浸泡液揮發的甲醛成分,這些化學物質揮發速度較快,會對護理人員與病人身體造成各種刺激,會通過護理人員呼吸進入護理人員身體,對護理人員身體造成嚴重危害。刺激性氣體會直接刺激護理人員食管與口腔,使護理人員出現食欲減退等不良反應,假如刺激的時間較長,還會使護理人員的皮膚與眼睛受到危害,甚至傷害護理人員的神經系統,使護理人員出現頭疼等癥狀,同時損傷護理人員的抵抗能力,甚至引發各類病癥[4]。
3.2內鏡室護理工作中解決危險因素的主要策略
3.2.1引進高質量基礎設備
內鏡室及時引進了先進的治療設備,有效改善了內鏡室檢查環境,重新設計了內鏡室內部布局,將辦公室與操作室分為二個房間,洗滌室與消毒室分別配備了排風設施,使室內空氣處于穩定流通狀態,大大降低了室內噪音強度,防止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長期處于困擾狀態,同時減少了護理人員與化學物質接觸的頻率[5]。
3.2.2預防感染
要求護理人員參與檢查前必須穿戴隔離衣與隔離鞋,配戴新的衣帽與口罩。假如在檢查過程中接觸到病人的分泌物,或病人分泌物污染了隔離服,則需立即更換,并嚴格執行洗手規定。檢查完一名病人后,要立即對檢查場所進行消毒,防止上一位病人分泌物對護理人員與下一位病人造成污染,同時注意穿戴手套前后必須洗手。
3.2.3防范眼睛傷害
假如在檢查過程中被病人分泌物或化學物質傷害到眼睛,則需馬上使用洗眼器沖洗,再使用生理鹽水沖洗,二者反復多次使用。但杜絕使用自來水操作,這是由于自來水會傷害人的眼結膜。假如病人分泌物或化學物質污染了皮膚則需立即使用肥皂水與自來水反復沖洗。
總之,為了保證內鏡室護理工作的穩定開展,必須要制訂合理的護理工作制度,嚴格落實消毒規定與預防措施,對當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及時采取合理的解決策略,為病人創建穩定的護理環境。
參考文獻:
[1]邵瑜. ICU危重病人實施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的護理體會[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98)
[2]沈詠芳,王琦. ICU應用橈動脈置管進行有創血壓監測的護理[J]. 系統醫學. 2018(21)
[3]蔣淵屏.有創血壓監測在ICU危重患者應用中的護理體會[J]. 健康之路. 2018(10)
[4]鄒靜蓉,柏廣富,向陽,伏平,盧峰.無創和有創血壓監測在急診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19)
[5]朱彩霞,程玥.有創血壓監測在ICU中的應用及護理[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