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準護理是在精準醫學被大家廣泛關注后的新興醫學護理方法,在臨床實踐中得到較多應用。新生兒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對疼痛的感知較成年人更加持久和強烈,因此對新生兒的精準護理具有較高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從新生兒疼痛來源及不良影響著手,對精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疼痛評估與護理干預方法進行了探討,并對新生兒疼痛管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關鍵字:精準護理;新生兒;疼痛管理;疼痛來源
引言
近些年精準醫學的發展帶動了傳統護理工作的全方位發展,護理理念逐漸趨向于全面化和個性化,新的方法、方式、思路在醫學護理領域層出不窮,既有的很多研究中都不同程度的證明了精準護理在癌癥疼痛管理中的效果,但是在新生兒疼痛管理領域尚研究的較少。本文中,筆者將對精準護理在新生兒疼痛管理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1新生兒疼痛概述
新生兒在出生后受到各類治療經歷和護理干預的影響,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對各類直接的痛感刺激。其疼痛的主要來源包括治療性操作和診斷性操作兩個方面。治療性操作主要包括:肌內注射、氣管插管、經口鼻腔吸痰、臍動靜脈置管、胸部物理治療、靜脈穿刺、PICC 置管、置入胃管、機械通氣等;而診斷性操作則包括:足跟采血、早產兒視網膜病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動脈穿刺、腰椎穿刺等。
2精準護理在新生兒疼痛評估中的應用
當前業內在新生兒疼痛的評估方面尚未形成統一的共識,研究大多集中在新生兒受到侵入性操作之后進行評估,但是受到新生兒敏感性強、痛感持久的影響,對其疼痛的評估局限于刺激性操作之后是不合理的,全流程的疼痛評估及制度的建立具有必然性。
3精準護理在新生兒疼痛干預中的應用
3.1多種非藥物措施聯合干預使用
非藥物措施的聯合使用在業內很多研究中都有出現,部分學者認為體位支持、口服葡萄糖水、撫觸和安撫奶嘴的綜合運用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新生兒靜脈穿刺疼痛護理中有較好的運用。而襁褓包裹、非營養性吮吸或音樂療法等,也在一些研究中證明了其價值,各類措施的綜合使用能夠顯著提升單一護理措施使用時的效果,減少新生兒啼哭發生情況,并且平緩新生兒在穿刺過程中出現的心率波動。可見,在新生兒疼痛護理工作中,可以適當采用多措施干預或集束化護理措施來緩解新生兒的疼痛反應。且在每次護理中,都要進行必要的干預效果評估,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最優的護理措施組合方法,從而在護理實踐中形成一套科學、規范的護理方案,提升臨床護理的效果。
3.2預防為主,全程干預并及時評價
既有的研究表明,在剛剛吃飽并即將進入睡眠狀態時,新生兒對疼痛刺激出現的反應最輕,而當新生兒處在饑餓狀態下時或在熟睡中被驚醒時,受到疼痛刺激出現的反應最大。因此在護理新生兒時,要盡可能的保證病房的安靜和舒適,條件允許時給予適當奶汁,通過安撫避免其進入激惹狀態。在給予疼痛刺激的同時,也要注重適當安撫,給予非營養性吸吮,調整其體位,使新生兒處在一個較為舒適和放松的睡眠姿勢下,從而提升其抗疼痛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讓父母為新生兒提供袋鼠式護理,在完成操作后及時評價每次的干預措施效果,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直至患兒的疼痛程度降到輕度。
3.3加強人文關懷,減少不必要的刺激
在精準護理模式中,每位醫護人員都要遵循減少不必要疼痛刺激的最基本原則,加強對新生兒及其家屬的人文關懷,具體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在新生兒膠帶粘貼時,要在保證粘貼效果和固定作用的同時,盡量減少膠帶與新生兒皮膚的接觸面積,盡量避免容易粘連頭發的部位,對于皮膚發育不完全的早產兒要避免使用粘性過強的膠帶,在去除膠帶前,要用溫生理鹽水或石蠟油將膠帶充分浸潤,輕柔的去除,減少對新生兒皮膚刺激產生的疼痛。其次在對新生兒進行足底或其他末梢組織血液采集時,要盡可能保障新生兒包裹或保溫箱的溫度,通過提前輻射預熱等措施保持環境溫度,避免環境溫度的驟降造成新生兒血管收縮,進而產生采血失敗的情況,保障新生兒組織末梢血運通暢。再次,在對新生兒進行穿刺操作前,要與主治醫生充分溝通,盡可能一次完成所有血液樣本采集任務,避免重復穿刺給新生兒帶來的痛苦。護理人員要在每一個工作細節中體現出對新生兒的人文關懷,減少其受到不必要的疼痛刺激。適當為新生兒父母指導新生兒疼痛護理的方法,鼓勵其參與到新生兒疼痛管理的過程中來。
3.4正確并合理使用鎮痛藥物
從臨床實踐中來看,想要完全緩解新生兒的疼痛,只依靠非藥物干預措施是不能夠完全實現的,必要時必須通過藥物鎮痛法提升疼痛刺激緩解效果。一直以來,國內外很多學者在新生兒鎮痛藥物使用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分歧,很大部分的醫護人員認為使用鎮痛藥物會影響新生兒的智力發展和神經系統發育。但筆者認為,只要能夠按照藥物具體情況,嚴格控制給藥劑量,就能夠實現鎮痛藥物的合理使用。我們不僅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更要從源頭上研發和探索能夠適用于新生兒的專用陣痛藥物,國家要適當采取各類措施,鼓勵并支持藥品生產體系針對新生兒群體研發小劑量藥品,通過專門成立的專業科研機構和力量實現無副作用且效果優良的新生兒鎮痛藥物研發。
4展望
疼痛是人體的一大生命特征,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新生兒疼痛的關注也會越來越深入。本文從理論角度分析了新生兒精準護理模式的開展要點,但是依然缺乏實際運用數據來佐證部分觀點,相信在后續的不斷研究與探索中,新方法、新技術會不斷出現,為新生兒疼痛護理提供規范化的操作方案。
參考文獻:
[1]侯樹林,黃希.精準護理在新生兒疼痛管理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18,4(21):62-63.
[2]高學軍,葉春花,趙會榮,陳晨.延續精準護理對高齡早期先兆流產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08):947+950.
[3]李靜.新生兒黃疸早期護理干預的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2):272+275.
[4]范美玉. 基于大數據的精準醫療服務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
[5]韋艷姬,莫霓霞,韋貌萍.疼痛管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0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