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疏導在胃癌全麻老年患者術后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收治的胃癌全麻老年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異丙酚全麻組),B組(七氟烷全麻組),C組(異丙酚全麻+心理疏導組),D組(七氟烷全麻+心理疏導組),每組30例,評估4組心理狀態、疼痛感、睡眠質量、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結果:研究發現,實施了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的C組D組的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B組( Plt;0.05),差異有統對計學意義。結論:對胃癌全麻老年患者術后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能提高其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理疏導;全麻老年患者;睡眠質量;生活質量
胃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的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常見誘導因素有生活習慣、飲食種類、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等。胃癌的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比為2:1。一般治療胃癌的有效方法為手術治療,但是術后可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術后并發癥。從而影響了患者情緒,使患者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也一定程度的影響了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1-2]。有關研究證實,對胃癌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術后睡眠質量和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因此,本文研究了心理疏導對胃癌全麻老年患者術后的睡眠質量,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收治的胃癌全麻老年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共120例。所有患者的年齡均在61-81歲,平均年齡為69歲;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現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四組,每組有 30 例,四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Pgt;0.05。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均gt;60歲,且≤81歲;②患者均無語言交流障礙和精神障礙;③均獲得患者及家屬同意;④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精神方面疾病;②存在手術禁忌癥;③有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④有凝血機制障礙。
1.2 方法
對A組B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C組D組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術后心理疏導,具體內容如下。心理疏導組干預措施:①生活方式護理[3]: 術后患者多臥床休息,睡眠晝夜規律會重新分布,睡眠節奏會被打亂,患者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確保病房充足光照,調節病房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給予患者適度刺激,促使患者覺醒。做好睡眠指導后,使患者接受有利睡眠的生活行為,糾正其不良睡眠習慣,積極鼓勵患者的進步,增強其改善睡眠質量的信心。②加強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情緒,耐心傾聽患者的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③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因此組研究對象對老年患者,應與家屬保持密切的聯系,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經濟狀況等,更深層次的了解患者出現術后焦慮、術后睡眠紊亂的原因。要為家屬講解胃癌的相關疾病知識,對疾病樹立科學的認識,減少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恐懼,獲得家屬的支持,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④音樂松弛療法:在入睡前進行一次音樂療法,每次持續時間約為20min。在患者完成晚間護理后,將病房照明燈光調暗,播放舒緩輕音樂,囑患者閉目養神,呈放松狀態,然后調節呼吸,跟隨護理人員的指令深吸氣深呼氣,以此調節呼吸頻率,達到放松身體提高睡眠質量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 (Self-depression Scale,SDS)[4],評估比較4組患者在異丙酚和七氟烷兩種藥物全麻術后有心理疏導和沒有心理疏導SAS和SDS的評分值,分值越高表示焦慮和抑郁越嚴重,反之分值越低越好。利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5],從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入睡時間等方面進行患者術后睡眠質量評分;另外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4組患者分別進行滿意度調查,患者按照自己感受真實填寫。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 ( x±s) 表示,采用 t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AB組患者和CD組患者術后在心理疏導護理前后SAS評分和SDS評分變化情況,患者術后沒有心理疏導的2組患者SAS評分及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 05) ; 與CD組患者術后有心理疏導比較,CD組有心理疏導患者護理后 SAS 評分和 SDS 評分均明顯降低( P< 0. 05) ,有統計學意義。見表一
2.2" 4組患者術后 PSQI 評分比較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入睡時間等睡眠質量評分均顯著降低( P < 0. 05) 。見表2
2.3" 4組胃癌全麻老年術后患者對心理疏導護理滿意度比較: 與AB組比較,CD組患者對術后心理疏導護理滿意度大幅改善( P <0. 05) 。見表3
3 結論
胃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的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臨床治療該疾病以手術為主,但術后患者極易產生心理應激反應,術后睡眠紊亂會影響手術效果,因此采取切實可行的心理疏導會提高患者術后睡眠質量,提高生活質量。大量研究數據表明,對胃癌術后患者實施心理疏導護理能提高術后睡眠質量。其中加強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情緒,耐心傾聽患者的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應與家屬保持密切的聯系,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經濟狀況等,更深層次的了解患者出現術后焦慮、術后睡眠紊亂的原因,減少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恐懼,獲得家屬的支持,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睡前音樂松弛療法,播放舒緩輕音樂,囑患者閉目養神,呈放松狀態,調節呼吸頻率,提高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對胃癌全麻老年患者術后采取心理疏導護理能提高其睡眠質量,減少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預后,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李鑫 . 護理干預對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睡眠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28(11):1033-1034.
[2]游多多 . 護理干預對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睡眠狀況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5(10):3030-3031
[3]張燕霞,劉彥培. 舒適護理對圍術期肝癌患者負面情緒?癥狀困擾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18,16( 6) : 694-696.
[4]楊珺. 護理干預對改善肺癌患者術后焦慮抑郁狀態和睡眠障礙的效果[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 19) : 3094-3096
[5]熊正香,張晶晶,李懿,等. 睡眠護理干預在原發性肝癌術后睡眠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 ( 6) : 59-62.